北碚区语文五年级下册考试卷(巴南区五年级期中考试卷语文)

北碚区语文五年级下册考试卷(巴南区五年级期中考试卷语文)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12-02 19:30:36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在抗疫第一线,最值得让我们关注的,是这位70多岁的老人李兰娟院士。我们从她的身上,深切感受到科学yánjǐn的研学精神和jūgōngjìncuì的献身精神。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手机对孩子的视力影响往往是不可逆的,家长应以身作则不在家中玩手机,并带领孩子远离电子屏幕。

B.终于迎来了开学的春天,很多家长表示感觉如释重负。

C.我们也希望眼下在武汉的医护人员多多保重,张弛有度,工作再累再苦,悲天悯人之际,也要尽量给自己创造轻松一刻。

D.不良商贩呕心沥血经营的口罩制假窝点被工商局一举查获。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佳节将至,通过各地开展的精准帮扶活动,将一份份慰问送到了困难群众的心中。

B.以北宋仁宗朝为历史背景的热播剧《清平乐》火了,同样带火的还有频上热搜的宋史图书话题。

C.扶贫类电视节目应该把宣传的“形”与脱贫的“实”结合起来,不仅要做脱贫攻坚的参与者,更要做脱贫攻坚的记录者。

D.科比·布莱恩特是NBA史上伟大的球星之一,他经常被应邀参加各种推广篮球运动的活动。

4.按要求填空。

①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

② ,何人不起故乡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

④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⑤《木兰诗》中用夸张手法表现木兰不远万里,跨越雄关险隘,迅速急迫地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 。

⑥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 其原句是: , 。

⑦请写出与“书信”有关的连续的两句古诗: , 。

⑧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写下了精彩的读书名言,请你根据平时积累,任选一则名言作为读书的座右铭并标明作者: 。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选自《宋史》)

【注释】①任:推荐。②手版:即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③仕:指做官。

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亭亭净植 植:立 B.有狱久不决 狱:案件

C.有囚法不当死 法:法律 D.将弃官去 去:离开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7.【甲】文 (写作手法)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 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 、 的特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吴雨僧先生二三事

汪曾祺

①吴宓(雨僧)先生相貌奇古。头顶徽尖,面色苍黑,满脸刮得铁青的胡子,有学生形容他的胡子之盛,说是他两边脸上的胡子永远不能一样:刚刮了左边,等刮右边的时候,左边又长出来了。他走路很快,总是提了一根很粗的黄藤手杖。这根手杖不是为了助行,而是为了矫正学生的步态。有的学生走路忽东忽西,挡在吴先生的前面,吴先生就用手杖把他拨正。吴先生走路是笔直的,总是吴先生走路是笔直的,总是匆匆忙忙的。他似乎没有逍遥闲步的时候。

②吴先生是西语系的教授。他在西语系开了什么课我不知道。他开的两门课是外系学生都可以选读或自由旁听的。一门是“中西诗之比较”,一门是“红楼梦”。

③“中西诗之比较”第一课我去旁听了。不料他讲的第一首诗却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④吴先生认为这种数字的排列是西洋诗所没有的。我大失所望了,认为这讲得未免太浅了,以后就没有再去听,其实讲诗正应该这样:由浅入深。数字入诗,确也算得是中国诗的一个特点。骆宾王被人称为“算博士”。杜甫也常以数字为对,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吴先生讲课这样的“卑之勿甚高论”,说明他治学的朴实。

⑤“红楼梦”是很“叫座”的,听课的学生很多,女生尤其多。我没有去听过,但知道一件事。他一进教室,看到有些女生站着,就马上出门,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联大教室的椅子是不固定的,可以搬来搬去。吴先生以身作则,听课的男士也急忙蜂拥出门去搬椅子。到所有女生都已坐下,吴先生才开讲。吴先生讲课内容如何,不得而知。但是他的行动,很能体现“贾宝玉精神。”

⑥文林街和府甬道拐角处新开了一家饭馆,是几个湖南学生集资开的,取名“潇湘馆”,挂了一个招牌。吴先生见了很生气,上门向开馆子的同学抗议:林妹妹的香闺怎么可以作为一个饭馆的名字呢!开饭馆的同学尊重吴先生的感情,也很知道他的执拗的脾气,就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加一个字,叫做“潇湘饭馆”。吴先生勉强同意了。

⑦听说陈寅恪先生曾说吴先生是《红楼梦》里的妙玉,吴先生以为知己。这个传说未必可靠,也许是哪位同学编出来的。但编造得颇为合理,这样的编造安在陈先生和吴先生的头上,都很合适。

⑧吴先生长期过着独身生活,吃饭是“打游击”。他经常到文林街一家小饭馆去吃牛肉面。这家饭馆只有一间门脸,卖的也只是牛肉面。小饭馆的老板很尊重吴先生。抗战期间,物价飞涨,小饭馆随时要调整价目。每次涨阶,都要征得吴先生同意。吴先生听了老板说明涨价的里由,把老的价目表撤下,在一张红纸上用毛笔正楷写一张新的价目表贴在墙上:炖牛肉多少钱一碗,牛肉面多少钱一碗,净面多少钱一碗。

⑨抗战胜利,三校(西南联大是清华、北大、南开联合起来的)复原,不知道为什么吴先生没有回清华(他是老清华了),后来我就没有再见到吴先生。有一阵谣传他在四川出了家,大概是因为他字“雨僧”而附会出来的。后来打听到他辗转在武汉大学、香港大学教书,最后落到北碚师范学院。文化大革命中挨斗得很厉害。罪名之一,是他曾是“学衡派”,被鲁迅骂过。这是一篇老账了,不知道造反派怎么翻了出来。他在挨斗中跌断了腿。他不能再教书,一个月只能领五十元生活费。他花三十七块钱雇了一个保姆,只剩下十三块钱,实在是难以度日,后来他回到陕西,死在老家。吴先生可以说是穷困而死。一个老教授,落得如此下场,哀哉!

8.文章写了有关吴宓先生的那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9.请从描写手法方面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

头顶徽尖,面色苍黑,满脸刮得铁青的胡子,有学生形容他的胡子之盛,说是他两边脸上的胡子永远不能一样:刚刮了左边,等刮右边的时候,左边又长出来了。

10.从第④段可以看出,吴宓先生治学有什么特点?

11.读完全文,请你说说吴宓先生给你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

参考答案

1.严谨 鞠躬尽瘁

2.D(D.“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褒贬不当。)

3.B(A.成外残缺,可删去“通过”或“将”;C.语序不当,应将“参与者”和“记录者”互换位置;D.重复赘余,应删去“被”)

4.①弹琴复长啸 ②此夜曲中闻折柳 ③百般红紫斗芳菲 ④朔气传金柝 ⑤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⑥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⑦示例: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⑧示例: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髙尔基)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进步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卡莱尔)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

5.C(C.“法”是名词用作动词的用法,“依照法律”的意思。)

6.(1)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2)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有人敢和他争。

7.托物言志 和王逵争辩 富有才能 为官正直

【参考译文】【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由于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8.吴宓先生走路匆忙笔直;吴宓将中西诗对比;吴宓帮女学生搬椅子;吴宓改饭馆名字;面馆提价征求吴宓意见。(概括出四件事即可)

9.前三句采用外貌描写,将吴宓先生的面部特征细致地刻画了出来。

10.由浅入深,朴实。

11.提示:从外貌,性格,命运等角度谈,言之有理即可。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