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调研考试试卷分析(九年级语文全套试卷 试卷分析)

九年级语文调研考试试卷分析(九年级语文全套试卷 试卷分析)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12-02 15:37:07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参考答案

九年级 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1.(1)hài ráo(每空1分,共2分)(2)①撼 ②坚(每空1分,共2分)

2.①欲渡黄河冰塞川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③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伛偻提携 ⑤往来而不绝者 ⑥不知天上宫阙 ⑦但愿人长久 ⑧千里共婵娟(每句1分,共8分,少写、漏写、错写均不得分)

3.①先秦时期 ②孜孜不倦、奋励威猛、建立功业的开拓精神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 ④政治上革故鼎新,学术上轻天重人(意思对即可。每空1分,共4分)

4.示例一:选A图。该图展现了张桂梅一心扑在学生成长上的情景,图中她放低自己的姿态,弯下身子和学生语重心长地谈心的细节、女孩子望着山外的世界和“奇迹校长”的荣誉,能补充文字材料中“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和“帮助20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的内容,有助于讲述张桂梅的故事。

示例二:选B图。该图展现了张桂梅在月夜坚定地行走在崎岖山路上对学生进行家访的情景。该图直观地呈现文字材料中“她经常日夜行走在崎岖山路上去学生家家访”的相关内容,有助于讲述张桂梅的故事。(意思符合即可,结合画面内容2分,说明理由2分,共4分)

5.④ ③ ② ①(3分,顺序有一处错误则不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6.①年木匠年老体衰,技艺落后,为“我”家做的家具经常坏,可父亲为什么还坚持让他做工?而不请月木匠、日木匠呢?原来父亲待人善良,用做工的方式帮助贫困的年木匠。

②年木匠年老体衰、技艺落后,为“我”家做的家具经常坏,让“我”倍感厌恶生气,而父亲却坚持让年木匠来家做工,让“我”生气的同时也不理解父亲的行为和对“我”说的话,后来年木匠和父亲去世后,“我”理解领悟了父亲的话和父亲帮助年木匠的方式。(意思对即可。任答其一即可,共4分)

7.①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将两瓢热水舀到一个搪瓷盆里”“又将一条手巾放进去”,这些动作表现了父亲对年木匠的尊重。②通过对比来表现。将父亲对年木匠的热情和“我”对年木匠的冷淡进行对比,突出了父亲对年木匠的尊重。(分析合理即可。每点2分,共4分)

8.月木匠的自私与冷漠,反衬了年木匠技艺落后、贫困潦倒的境遇,也反衬了父亲心地善良、尊重他人的美好品质;丰富文章的故事情节,使情节具有起伏感;从反面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人与人之间不应冷漠自私,应充满善意与尊重。(意思对即可。任答2点,共4分)

9.示例:一个人即便平凡渺小如草,也都会有自己的活路。年木匠贫寒多病,手艺落后,生活难以为继,一如不起眼的草芥。父亲卖完崽猪后以请年木匠做工的方式,尽力帮助他,从内心尊重他,善举虽如露珠般微不足道,但善心晶莹如露。这既是对父亲的理解与赞美,也是对艰苦环境下人与人之间充满善意、互助、尊重的美好人性的赞美。(能够结合内容和主题两个方面,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

(二)10.引用王阳明弟子请教的问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借王阳明的回答点明本文论点“能克己,方能成己”;自然引出下文论述。(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3分)

11.①言行深度自律,战胜内心欲望;②明辨是非,有底线分寸;③坚守信仰,坚定意志;④克己奉公,坚韧不拔。(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4分)

12.示例一:材料一适合。材料一写马龙在日常训练中能够做到高度自律,从而成为中国奥运史上首位“六金王”,先克己再成己,和文本一第⑥段“凡人皆以克己成”的观点相吻合。

示例二:材料二适合。材料二写李自成攻入明皇城后,因享受放纵最终失败,与文本一第⑥段“凡人皆以克己成,以纵己败”的观点相吻合,可作为文本一第⑥段的反面佐证材料。

(结合材料与文本一第⑥段内容,简要说明理由。观点1分,理由3分,共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13.B(3分)“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中的“临”是“居高面下”的意思。

14.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意思对即可。2分)

15.被贬谪的悲苦郁闷 洞庭春晴图(意思对即可。每空1分,共2分)

16.①以治国安邦为己任;②具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③军事才能卓著;④轻财好施,善政爱民。(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4分)

【附乙文参考译文】

刚好遇到边境有军情,范仲淹就和枢密副使富弼巡视边防。这样,范仲淹被任命为河东、陕西宣抚使,被赐黄金百两,但范仲淹将全部所赐分赠给守边的将领。麟州新近遭到了敌寇的大肆侵扰,进言的人多数主张放弃麟州,范仲淹却整修旧要塞,招回流亡百姓三千多户,减免他们的赋税,废除当地官府对酒类的专控权,允许百姓卖酒。又上奏朝廷免除府州的商税,黄河以外的地区于是得以安定下来。

17.首联写被贬地域之远、时间之久,颔联写物是人非,都表达了作者长年被贬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之情;颈联以沉舟、病树自喻,尾联“暂凭杯酒长精神”,都表现了作者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18.示例一:选图1。以太阳和土地这些艾青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作为背景,太阳折射出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土地”则表达了艾青对于饱经苦难的祖国热烈深沉的爱。

示例二:选图2。“歌唱的鸟儿”这一意象出自艾青的经典诗歌《我爱这土地》,这是一只用嘶哑喉咙歌唱这片土地的鸟,是死后将羽毛腐烂在这片土地的鸟,这个封面更能表达出艾青深沉炽热的爱国之情。(能够结合意象和情感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5分)

五、作文(50分)

19.【写作点拨】(1)根据所给材料,从不必叹息的角度看,有缝隙的罐子只关注了自身的缺陷,没有关注自己的价值,因而叹息。换一个角度看,虽然罐子有缝隙,但能浇灌花草,美化山林,也可以说用这个“缺点”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因此不必叹息。结合题干“你是否也有过从失落叹息到自信昂扬的成长历程”可知,本题重在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不必为自己的平庸(或“不足”)而叹息。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选材构思上,应先根据对题意的理解,回忆自己已经进步但还有不足或遗憾之处的事件来写。如活动比赛中虽未获奖,但全力以赴,奋力拼搏,既锻炼了自己,又收获满满,可不再叹息;课堂上专心听课,积极发言,虽然回答不尽完美,但提升了自信与表述能力,可不再叹息;旅行途中虽然又苦又累,但看到了不同的景色,开阔了视野,可不再叹息······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重点写出不再叹息的缘由。要用心理描写写出自己的感受,用议论抒情语句点明立意之所在。(2)题目要求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根据材料可知,有缝隙的罐子虽然身有不足,但能浇灌草木,美化山林,彰显自己的价值。从中可提炼出本次的写作话题“奉献”或“价值”,但有缝隙的罐子却认识不到自身的价值所在,故而也可以提炼出“认识自我”或“自我肯定”的观点。确定话题后,再选择一个话题进行深入思考。如选“奉献”,可思考什么是奉献,为何要奉献,怎样奉献;如选“价值”,可思考什么是价值,我们应有怎样的人生价值,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进而得出一个中心论点。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写作时明确一个中心论点,如“奉献是一种境界”“把青春献给祖国”“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人生不是为自己而活”等。然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排文章结构;选取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旁征博引,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