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I阅 读(共 55分)
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 1-3 题。(10分)
舞台艺术当以世界为天中国为地
①在各种大型艺术活动中,优秀舞台艺术的本土化改编成为引人注目的潮流。除经典作品之外,异域新作同样令观众满怀期待。有着深厚民族文化积淀的传统戏曲,通过对国外戏剧作品的改编,探索地方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合,河北梆子《美狄亚》的上演,豫剧双版本《俄狄王》的推出,本土化的步伐越来越大,显示了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热忱和坚守、发展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②国外优秀文艺“拿来”之后,要使其适应中国国情,被中国观众接受,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必须进行本土化的改编。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中最重要的始终是它的可直接了解性,因为人们愿在艺术里感觉到一切都是亲近的、生动的、属于目前生活的。”
③国外舞台艺术作品的本土化,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尽量忠于原著,保留原作的时空背景和基本的人物、故事情节,总体保持原来文化的特色,仅在形式上适当渗透中国元素,以民族性点缀普世性。上海大剧院版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在讲述“胡桃夹子和老鼠王”这个经典故事的基础上,在第二幕“中国舞”中飞舞起一条中国龙,以中国元素的融入对接本土观众的审美需求。此外,本土化的语言表达、网络梗的使用等,也是常用的手法。二是以重新阐释为主,把原作的时空背景、人物、情节都进行中国化的移植和改造,以反映中国的社会现实,传达中国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如话剧《破罐记》改编自德国三大喜剧之一《破瓮记》,它虽然保留了原作的故事框架等形式,却剔除了其文化虚无主义的寓言色彩,将故事背景设置在中国的北宋,以中国式的人物和情节诠释官场的复杂生态、官府和百姓之间的微妙关系,表达了对清明政治的向往。
④国外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的改编,既体现了中国文化对话域外文明的努力与能力,也考验着我们坚守自身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因此,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本土化改编,都要致力于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构建。鲁迅提倡“拿来”之后要“有辨别”,然后“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由于文化和国情的差异,有些在国外反响不错的作品,对中国观众而言未必合适。如有的作品在鼓励人们摆脱家庭束缚、社会偏见等惯性力量,释放自我、追求自由的同时,却忽视了“自由”和“自我”的边界,与中国社会普遍认可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家庭道德等产生冲突。这种水土不服的价值观,显然是本土化改编时应当审慎辨别、自觉摒弃的。
⑤即使是已广泛流传的经典作品,其本土化也常会面临文化和时代差异造成的观念冲突。如何在尊重经典与本土化之间巧妙取舍,获得平衡?创作者仍需不断探索。
⑥天是世界的天,地是中国的地。舞台艺术应当放眼世界,立足中国,以开放的胸怀吸纳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并以敏锐的识见、充溢的才情,将之转化为富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优质精神食粮,承担起传达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任。
1、下列对“舞台艺术本土化”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俄狄王》等国外经典作品,通过多种形式的改编,实现了在中国的本土化。
B.优秀舞台艺术的本土化改编步伐越来越大,显示了借鉴外来文化的热忱和坚守民族文化的自信。
C.国外优秀舞台艺术要受中国观众青睐,必须进行本土化改编。
D.话剧《破罐记》保留了原作的内容,却在形式上渗透了中国元素。
2、下列对“本土化改编必须立足于民族文化”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将国外优秀戏剧作品引进中国舞台,像《俄狄王》推出了豫剧版本,这种行为本身就包含着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B.国外有些剧作忽视了“自由”和“自我”的边界,缺乏集体主义观念,使其国民深受影响,不适合中国观众。
C.在国外有影响力的作品,如果不适合中国的文化和国情,就必须审慎辨别、自觉摒弃。
D.在推介国外剧作时应立足中国国情,把国外剧作转化为富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优质精神食粮。
3、结合文本分析,说说如何对待国外优秀舞台艺术。(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4-7题。(20分)
幸福是一种内心的稳定
①我到中年的时候才觉得幸福是那么重要,此前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幸福的人。后来我才知道,是我错了,幸福不是那么惊天动地的,不是那么大张旗鼓的,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需要很多的金钱、需要那种万丈光芒的时刻。
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努力去争取、去奋斗,我们就会享有自己的幸福。
③我最早关注到幸福这个问题,其实还是得益于一位德国的哲学家费尔巴哈。他说过,人活着的第一要务就是要使自己幸福。
④我当时看到这个说法挺惊讶的。我们会觉得我们有很多的小目标,我们会被这个社会的大的舆论所引导,被一些潮流所裹挟。可是,你一定要清楚,这一生你最重要的事情是让自己幸福。
⑤我刚才说过,我到中年的时候才明白了这些事情,源于那时我看到一个小的故事:
⑥西方某个国家在进行一个调查研究,题目是“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在报纸上发出了征集答案的征文,成千上万的信函就飞到了报社。报社组织了一个评选委员会,想看看民众中对于幸福、对于谁是最幸福的人有怎样的答案。
⑦最后,按照得票的多少,第一名是给自己的孩子洗完澡后怀抱婴儿的妈妈;第二名是给病人治好了病后目送那个病人远去的医生;第三名是夕阳西下时,看着自己筑起的沙堡自得其乐微笑的孩子;第四名是给自己的作品划上句号的作家。
⑧我看到这个答案以后,心里充满了悲凉。在某种程度上,这四种幸福在那个时候的我身上其实都已经历过。
⑨我有孩子,给他洗过澡,有抱过他的时候;我原来是医生,也有治好病人目送病人出院的时候;我可能没有在海滩上筑起过沙垒,但是在我们家附近工地上的沙堆挖过坑;那时候我已经开始写作,所以也给自己作品划上过句号。
⑩我之所以难过,是因为我集这些幸福于一身,可是我未曾感到幸福。我想,不是世界错了,是我自己错了。我对于幸福的认识和把握,对它的追求,其实有重大的误区。
⑪我现在看年轻时候写的日记,怎么能有那么多痛苦,但现在其实已经全忘记了。我原来觉得幸福是毫无瑕疵的,它应该没有任何阴影,应该那样纯粹和美好。但我现在要告诉你们,幸福其实是一种内心的稳定,我们没有办法决定外界的所有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自己内心的状态。或者简单地说,幸福其实是灵魂的成就。
⑫我特别希望,年轻的朋友们从现在开始就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幸福,能明白所有的困苦都是生命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的。十几岁就能明白幸福该多好,你们会减少很多苦闷。当然,其实无论什么时候认识到幸福对我们如此重要都不晚,只要生命存在,我们就依然可以学习、可以成长。
⑬在我明白了幸福以后,最重要的一个改变是,我觉得人生可以把握了。在此之前,我能把握的部分很少,因为心灵内部的那种无助感,那种随波逐流,那种对前程的不确定感,所以常常有一种深层的不安存在着。
⑭我现在越来越安宁了,我知道世上有一些事情我无能为力,这些我们都不要去费气力了。但是有一部分是可以改变的,我们怎么看待自己,怎么看待世界,我们把能改变的那部分尽我所能,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加以改变。把这些事情做好以后,我心里面的稳定感就极大地增强了。
⑮我知道我一定会有灾难,因为世上不可能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也知道一定会有人性的幽暗之处在四面八方存在着,而当我把它们看得更清楚以后,我反倒对这个世界多了一份理解。
⑯我现在会觉得,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泥沙俱下,但我依然对它充满希望,依然可以安然面对。
(文/毕淑敏)
4、根据①-④段内容,说说作者人到中年幸福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5、结合⑤-⑩段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在看了民众对于“幸福”的答案后心中充满了悲凉。(4分)
6、用直白的语言简要概括第⑪段中“幸福其实是灵魂的成就”一句的语意。(6分)
7、从全文看,作者明白“幸福是一种内心的稳定”有何积极意义?(6分)
三、阅读《水浒传》节选部分,完成 8-9 题。(7分)
次日,宋江问青州一节胜败。杨志道:“如今青州只凭呼延灼一个,若是拿得此人,觑此城子,如汤泼雪。”宋江当日分拨人马到青州城下,军马四围,擂鼓摇旗,呐喊搦战。慕容知府见报,慌忙教请呼延灼商议:“今次梁山泊宋江到来,如之奈何?”呼延灼道:“恩相放心。一个来,捉一个。请知府上城看呼延灼厮杀。”
……
左右群刀手却把呼延灼推将过来。宋江见了,连忙起身,喝叫快解了绳索,亲自扶呼延灼上帐坐定,宋江拜见。呼延灼慌忙跪下道:“义士何故如此?”宋江道:“小可宋江,怎敢背负朝廷。盖为官吏污滥,威逼得紧,误犯大罪,因此权借水泊里避难,只待朝廷赦罪招安。不想起动将军,致劳神力,实慕将军虎威。今者误有冒犯,切乞恕罪。”呼延灼沉思了半晌,跪下在地道:“非是呼延灼不忠于国,实慕兄长义气过人,不容呼延灼不依,愿随鞭镫。”
宋江大喜。请呼延灼和众头领相见了。众人再商议救孔明之计。吴用道:“只除教呼延灼将军赚开城门,唾手可得。”宋江听了,来与呼延灼陪话道:“非是宋江贪劫城池,实因孔明叔侄陷在缧绁之中,非将军赚开城门,必不可得。”呼延灼答道:“小将既蒙兄长收录,理当效力。”当晚点起十个头领,都扮作军士衣服模样,跟了呼延灼,来到城边,直至濠堑上,大叫:“城上开门!我逃得性命回来!”城上人听得是呼延灼声音,慌忙报与慕容知府。知府听得报说,心中欢喜,连忙上马,奔到城上。望见呼延灼道:“将军如何走得回来?”呼延灼道:“我被那厮的陷马捉了我到寨里,却有原跟我的头目,暗地盗这匹马与我骑,就跟我来了。”知府听了,便叫军士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十个头领跟到城门里,迎着知府,早被秦明一棍,把慕容知府打下马来。解珍、解宝便放起火来。欧鹏、王矮虎奔上城,把军士杀散。宋江大队人马见城上火起,一齐拥将入来。宋江急急传令,休教残害百姓,且收仓库钱粮。便教救灭了火。把慕容知府抄扎家私,分俵众军。天明,给散粮米救济百姓。把府库金帛,仓廒米粮,装载五六百车。又得二百余匹好马。就青州府里做个庆喜筵席,请三山头领同归大寨。
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节选部分的内容。(3分)
9、根据以上节选部分的内容,概括宋江的性格特点。(4分,两点即可)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10题。
送人赴安西 【唐】岑参
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①。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②月作愁。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③。
【注释】①陇头:指陕西箥陇县西北。陇北地区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②三边:幽、并、凉三州为汉时边郡,这里泛指边陲地区。③经秋:经年。
10、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友人身着戎装,跨上战马,动作轻快、矫健、急切,突出了友人赴边的英姿勃勃的形象。
B.颔联从正、反两方面称赞友人舍身报国、不计名利,表现了友人高尚、美好的报国之情。
C.颈联写友人在万里边关对家乡梦绕魂牵的思念,月引乡愁,表现了友人浅浅的思乡之情。
D.尾联写诗人盼望友人建功,又祝愿友人早归,表现出诗人与友人同样以国事为重,又表达出双方深厚的情谊。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11-14 题。(15 分)
胡应炎,字焕卿,常之晋陵人。宋枢密副使宿八世孙也,父聪淮南节度计议官。咸淳中应炎登进士第,授深水尉,未赴。
元丞相伯颜南伐,师次常境。知府王洙遁,朝廷以姚訔知府事,复命将军王安节、都统刘师勇将兵杂守之。訔等至常,见应炎,喜曰:“君吾剧孟①也,得君,敌不足破矣!”署节度判官。应炎归告聪及兄应发、弟应登曰:“吾家世受国恩,今戎马在郊,王室将危,是吾立功之秋也。父老兄弟当奉以出避吾身许国不得复徇家矣。”
既应訔命,即选民之壮勇者三千人,自将登城。为訔画曰:“吾州京师北门,不可失守。然城痹堑狭,兵皆市人,非素所抚循者。而北兵锐且众,乘胜远来,其锋不可当,恐未易与战也。宜树木栅傅城,多调粟、缮械为守计。”訔然之。
初洙遁时,其客王虎臣盗郡印,自称知府,诣伯颜军门献之。伯颜不知其诈,命还守常,而遣兵与俱。及城,訔等已先至,不得入,反以民叛告。伯颜怒,命元帅唆都率步骑二十余万围之。应炎与安节、师勇分门出城,各累大捷,杀其将校甚众。功上,进直秘阁。
(节选自高启《胡应炎传》)
【注】①剧孟,汉代大侠,被誉为助成大事之才。后常用来借指行侠仗义的人土。
1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师次常境 次:次序
B.朝廷以姚訔知府事 知:掌管
C.訔然之 然:认为……是对的
D.诣伯颜军门献之 诣:去,到
1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父老兄弟当奉以出避吾身许国不得复徇家矣
A.父老兄弟/当奉以出避/吾身许国/不得复徇家矣
B.父老/兄弟当奉以出避吾身/许国不得/复徇家矣
C.父老兄弟/当奉以出避吾身/许国不得复/徇家矣
D.父老/兄弟当奉以出避/吾身许国/不得复徇家矣
1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丞相伯颜南下攻打宋朝的时候,军队驻扎在常州境内,朝廷任命姚訔掌管常州。
B.姚訔到达常州,见到胡应炎时十分高兴,对他赞赏有加,并任命他官职。
C.胡应炎认为运用增设木栅、征调粮食、整修军械等守城办法,在与元军作战时容易取得胜利。
D.王洙逃跑后,其幕僚王虎臣盗去官印,冒充知府,到伯颜处献印表示投降。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吾家世受国恩,今戎马在郊,王室将危,是吾立功之秋也。
II 表 达(共 65 分)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19 题。(15 分)
好的文字风貌,如同好的仪态风度,是一个人内心充实而有光辉,也是他对仪表一丝不苟清洗俗尘的自然发现。
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衡量任何一篇文字作品,第一标准就是它的思想内涵,包括认识深度、思维广度、见解新度等。认识深度,是在大千世界五彩缤分的表象背后,看到某人某事变化发展的来龙去脉和内在原由,即通常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思维广度,是将所观察的人和事放到古今中外的大背景中,比较和衡定其意义和价值,以防止简单狭隘地就事论事,得出片面的结论。见解新度,是审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是否与前人和今人的观点重合,如果英雄所见略同,要么另辟蹊径探索开拓,要么干脆放弃不写,以确保文章有自己的新意。
①如果说,前者强调言之有物,讲究对人生世相和学术文化有深广的体察与认识;那么,后者则注重言简意赅,追求用准确精当的文字把独到感悟表现出来。②在前者,尤其要反对假话、空话、大话和套话;在后者,特别要避免繁文缛节和陈词滥调。思想情感丰富复杂,文字组合千变万化。好的文章离不开咬文嚼字,反复推敲。③这就是说,我们要在变幻无穷的文字魔方世界中,为自己对万千世相的独到感受和认识不断寻觅,直至找到只属于它的恰到好处的词句,仿佛精密仪器的零件对接,严丝合缝,分毫不差。④
我们只有对一字一句不肯放松的 ,才能写出 的好文章。表面看,权衡和调整字句,不过是求语句 和文字漂亮,实际上,斟酌和更改文字也是在调整和 思想。韩愈说自己作文,“惟陈言之务去”【A】这是一句紧要的教训【B】你不肯用装腔作势、大而无当【C】涂脂抹粉的俗滥语言【 D】自然也就杜绝用空洞无物、套话连篇、老调重弹的俗滥思想。你动笔就会想到鲁迅所说的“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在寻求思想情感与文字语言的精炼和吻合中,写出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好文章。
1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缤分 B.狭隘 C.另辟蹊径 D.陈词滥调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我们只有对一字一句不肯放松的 ,才能写出 的好文章。表面看,权衡和调整字句,不过是求语句 和文字漂亮,实际上,斟酌和更改文字也是在调整和 思想。
A.严谨 激动人心 顺利 锻炼
B.严谨 动人心魄 通畅 淬炼
C.严肃 动人心魄 顺利 淬炼
D.严肃 激动人心 通畅 锻炼
17、依次填入文中方括号处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韩愈说自己作文,“惟陈言之务去”【A】这是一句紧要的教训【B】你不肯用装腔作势、大而无当【C】涂脂抹粉的俗滥语言【 D】自然也就杜绝用空洞无物、套话连篇、老调重弹的俗滥思想。
A.。 B. 。 C. , D. ,
18、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好的文字风貌,如同好的仪态风度,是一个人内心充实而有光辉,也是他对仪表一丝不苟清洗俗尘的自然发现。
A.好的文字风貌,如同好的仪态风度,是一个人内心充实而有光辉,也是他对仪表一丝不苟清洗俗尘的自然发现。
B.好的文字风貌,如同好的仪态风度,是一个人内心充实而有光辉,也是他对仪表一丝不苟清洗俗尘的自然呈现。
C.好的文字风貌,如同好的仪态风度,是一个人内心充实而有光辉的外在表现,也是他对仪表一丝不苟清洗俗尘的自然呈现。
D.好的文字风貌,如同好的仪态风度,是一个人内心充实而有光辉的外在发现,也是他对仪表一丝不苟清洗俗尘的自然呈现。
19、将“朱光潜先生说,好文章的条件本很简单,第一是有话值得说,第二是把话说得好。”一句还原到文中,最恰当一处是( )(3分)
A.① B.② C.③ D.④
七、作文(5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①棒球选手在击球前需要做判断——挥棒前做判断的时间短至零点零几秒,这个瞬间的判断若能与选手的身体状况取得协调是最好不过的事。某一年选手的身体状况非常好,打击率在0.300以上,也当上了头号击球手。但是到了下一个赛季,即使他感觉自己仍维持着相同的状态,实际上视力或其他身体状况还是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如果选手能发现这种变化并调整击球的方向和力度,就能发挥最好潜能,持续胜利。
②世间没有一件事物能永久维持在一种状态,都会有变化,变化或大或小,或内或外。
③只有发现变化,作出调整,人生才能行稳致远。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文中如果需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