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详解(九年级语文中考试卷带答案)

2009年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详解(九年级语文中考试卷带答案)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12-02 02:46:26

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与运用(3 3 3 4,13分)。

1、醉里挑灯看剑,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3、 ,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 《醉翁亭记》

4、小张去夏日西湖游玩时,看见了美丽的花朵,浅浅的草坪,他可以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 , ”两句来表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5-10题(21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庆历末,妖贼王则盗据甘陵,贾魏公镇北门,仓卒遣将引兵还城,未有破贼之计。公日夜忧思,有指使马遂者白公曰:“坚城深池,不可力取,愿得公一言。”公壮其言,遣行。见贼偶坐,为陈朝廷恩信:“尔能束身出城,公为尔请于朝,亦不失富贵。若守迷自固,天子遣一将,提兵数千,不日城陷。”辞甚激切,贼不答。遂度终不能听,遂急击,贼仆地,扼其喉几死。

5、甲文选自《 》一书。(2分)

6、下列对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4分)

(1)故不为苟得也( )

A.或许 B.假如 C.随便 D.只要

(2)遂度终不能听( )

A.越过 B.揣测 C.标准 D.测量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下列对第乙文划线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B.表现出了战争胶着

C.引出下文马遂前去与敌军谈判

D.突出贾魏公的无能

9、甲文用 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乙文马遂的行为符合甲文中□□□□的论点。(4分)

10、马遂用“富贵”去劝降敌人,这样做是否有损他的形象?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4分)

揭开大熊猫“变色”之谜

【中国科普网】

①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为什么只能拍出“黑白照片”?一直以来,在生物学研究中,这个看似玩笑的问题却成了严肃课题。

②大熊猫一向都以黑白相间毛色为世人所熟知。但神奇的大自然中总是充满了例外,在秦岭野生的大熊猫种群中,出现了一种长着棕色毛皮的大熊猫。这对于大熊猫来说,稀有的棕色成了解开大熊猫毛色之谜的钥匙。

③从1985年首次发现至今,仅有7只棕色大熊猫被记录下来,而且它们全都来自秦岭野生种群。2009年出生的网红大熊猫七仔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只棕色大熊猫,也是科学家发现的第7只棕色大熊猫,七仔之名因此而得。

④但令人费解的是,七仔的父母“喜悦”和“妞妞”都是正常的黑白色大熊猫。2020年10月和2021年7月,七仔与大熊猫“珠珠”和“正正”分别生下两个后代。令人遗憾的是,七仔的两个孩子毛色并无异常。

⑤七仔为什么“特殊”呢?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的科学家,联合完成了一项研究, 揭开了大熊猫的毛色之谜。

⑥科学家首先是对七仔的父母“喜悦”和“妞妞”,妻子“珠珠”和儿子“秦华”做了全基因组测序。随后又利用保存在大熊猫体细胞库中的资源,对已故棕色大熊猫“丹丹”一家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为进一步找到棕色大熊猫与正常大熊猫的基因差异,科学家又找来与棕色大熊猫没有亲缘关系的27只大熊猫,进行基因对比,以便筛选出可能会影响大熊猫毛色的全部基因。由于棕色大熊猫的数量过于稀少,研究人员还额外分析了192只正常大熊猫的特定基因片段,对大熊猫常见的基因变异进行了排除,这才找到了影响大熊猫毛色的关键基因。研究发现,棕色大熊猫的Bace2基因上缺失了25个碱基对,这个突变很可能就是导致大熊猫出现棕色的主要原因。

⑦如果把整套基因比作一本指导细胞生产蛋白质的说明书,那么Bace2基因就是专门指导生产毛发中的黑色素颗粒的章节。这25个碱基对的缺失,直接让大熊猫的毛囊细胞合成黑色素的能力大大下降,从而导致了大熊猫毛色的改变。我们都知道,每个生物的遗传基因中,一半来自父亲,另一半来自母亲。七仔之所以能表现出棕色毛皮,是因为其父母都是Bace2变异基因的携带者。而七仔正是继承了完整的变异基因,才拥有棕色毛皮。但是,七仔的妻子,由于是正常的黑白色大熊猫,所以,它们的两个孩子即便携带了变异的Bace2基因,毛色仍然是正常颜色。

⑧对棕色大熊猫的基因研究,为野生动物毛色的变异和遗传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为持续繁育稀有的棕色大熊猫给出了科学的指导。某种意义上讲,棕色大熊猫如果能长期存在,大熊猫想要拍张彩照的梦也就圆了。

选自《科普时报》国家林业局和草原局政府网

11、下列填入第⑤段横线的选项,最恰当的是( )。(3分)

A.才 B.更 C.仅 D.只

12、关于大熊猫“变色”的原因有过四种猜想,本文提到的研究能够验证的一项是( )(4分)

A.是由于大熊猫所生活的秦岭地区土壤、水源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异常。

B.是由于大熊猫同时继承父母各自携带的变异基因,从而表现出棕色。

C.是由于棕色是大熊猫的原始色型,大熊猫呈现棕色是一种返祖现象。

D.是由于大熊猫在生长过程中,摄入了特殊的营养成份导致毛色变化。

13、纵观全文,分析结尾第⑧段的作用。(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22分)

草茎上的流年

①草尖拱出地面,旋转着嫩绿的茎叶,它缓缓地爬上我的脚背,沿脚踝绕上腿肚,呼啦啦覆盖了我的腰身,俨然绿色的河在我的身上倒流。

②家乡人把狗尾巴草叫咪咪猫。狗尾巴和猫咪的共同点,大概是身上都毛茸茸的,依此给一种穗子上布满绒毛的小草冠名,贴切又亲切。

③我用咪咪猫编兔子的本事,最先是和我二姐学的。编兔子不难,比和她下跳棋容易多了。和她下棋,我总是输,而编兔子,是不分输赢的。我一直觉得自己比她编得好看。

④在我学会编草兔子不久,二姐又向我展示了咪咪猫的另一种玩法。她揪下一根咪咪猫,掐断细长的穗柄,将穗柄那端朝着天空,放进她握起来的拳头里。只见她的拳头一松一紧,一紧一松,随着她的口令,咪咪猫听懂话似的从她的手心里往外攀爬,一厘厘露出头和腰身来。二姐一边动作,一边口里念念有词,像是给手心里的咪咪猫施展魔法:咪咪猫,上高窑。金蹄蹄,银爪爪。上树树,逮雀雀。逮了雀雀喂老猫,扑棱扑棱飞完了。在她叽里咕噜说完最后三个字“飞完了”时,原本待在她手心里的咪咪猫,果真踩着节点爬了出来,一下子没了踪影。

⑤之后,有狗尾巴草的地方,随时放飞猫咪,也放飞烦恼焦虑,放飞我们对未来的期盼……

⑥今年秋天,返回故乡途中,忽见路边长满了咪咪猫。我弯腰揪下两根,一根递给二姐。二姐一愣,随即掐掉长柄,把咪咪猫握在手心里,咪咪猫,上高窑,金蹄蹄,银爪爪……

⑦这些儿时承载了美与快乐的草茎,在岁月的风尘里,纷纷逸为发黄的老物件,如一张张过期的年画。我怀念童年,也许童年天真无邪、无比欢乐的我就像年画一样已经成为过去。也许咪咪猫一直陪伴着我,直至永远。

(选自《青海湖》2021年第10期)

14、第②段中,作者认为用“咪咪猫”为狗尾巴草命名显得“贴切又亲近”,“贴切”是因为 ,亲近是因为 。(4分)

15、分析第⑤段三个“放飞”的表达效果。(5分)

16、下列对选文叙述视角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以“童年之我”视角叙述时,语言活泼,主要为了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B.以“成年之我”视角叙述时,用语力求深沉,突出“我”沧桑的形象。

C.作者叙述童年趣事时表达出的感受与作者童年时的真实感受是一致的。

D.叙述视角的转换与叙述内容的变化彼此契合,使叙述的层次更为丰富。

17、选文围绕“咪咪猫”选材和组材,表达了作者经历流年后的丰富情感。请对此加以分析。(8分)

三、综合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8-22题(20分)

2024 年上海的夏天来得特别早,小申在学校的会心亭边晨读,不远处杨柳依依,荷叶在微风中摇曳,空气中流转着清浅的荷香……熟悉的一切触动了小申,他想写首诗表达即将毕业的复杂心绪。但是他储备的诗歌知识不足,向你寻求帮助,于是你们一起踏上了学习之旅。

18、如果要搜索诗歌创作的相关知识,以下对你们帮助不大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意境的营造 B.诗歌吟诵的技巧

C.诗歌语言的运用 D.诗歌情感的表达

19、你们打算重温《艾青诗选》来加深对意象的认识,以下学习步骤最合适的一项是( )(3分)

A.寻找诗中出现的意象——品味诗中意象的特点——分析意象与时代关系

B.品味诗中意象的特点——寻找诗中出现的意象——分析意象与时代关系

C.品味诗中意象的特点——分析意象与时代关系——寻找诗中出现的意象

D.分析意象与时代关系——品味诗中意象的特点——寻找诗中出现的意象

20、艾青的《初夏》中:“江水戏逐着阳光,静静地流着……从江边的树荫下,传出了勤劳的耕牛的困倦的鸣声……”将(1)_______拟人化,诗句中将波光粼粼和(2)______结合,动静结合,实现了视觉和听觉的融合,使得画面更生动。(4 分)

21、一段时间学习后,小申写下了《初夏》一诗,同学们给他提出了三条修改建议,请你选择其中一条,说说这样修改的好处。(4 分)

初 夏

杨柳最深处

摇曳着戏逐的影

一阵阵

是朗朗的读书声

水乡,花香

飘去,飘来

少年灼热的、粘稠的

不知道有多少的梦

建议一:将“一阵阵”改成“一层又一层”

建议二:将“花香”改为“荷香”

建议三:将“多少的梦”改成“多少颜色的梦”

22、你们带动了同学们的诗歌创作热情,大家写了很多诗,推选小申担任主编,汇编一本班级的《毕业季诗选》。请根据下面的情境,将对话补充完整。(6 分)

小申:我想借鉴《艾青诗选》的编排思路来汇编,合适吗?

你:这版《艾青诗选》是以诗歌创作时间来编排的,这样编排的好处是(1)___________,但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我们。

小申:你的话有道理。同学们的诗这么丰富多彩,那怎么编排更合适呢?请你帮我出个主意,并说说理由。

你:(2)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3、假如世界是一滩无形的水,每个人都在用各自的取水方式来认识这滩水。成长,就是在一次次对未知事物的探寻中,或拓宽眼界,或增长才干,或发现规律……同时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取水”方式。

请以“我也是个取水人”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2)不得抄袭。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