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效应”,顾名思义,就是在有短板的情况下,水桶的总容量会大大降低,这个效应大多被用于形容孩子的学习中,一门科目成绩低,就会导致总成绩上不去,总排名也不占任何优势。
有的孩子偏科严重,这让家长很苦恼,大量给孩子报补习班但于事无补,偏科的孩子大都喜欢自己擅长的科目,对于不擅长的科目,有时候做作业也会不认真,糊弄式做作业。
最近吉林省有一条新闻登上了热搜,一名初一女生将数学试卷答成了语文试卷,家长对孩子的做法非常生气,直言我都要疯了,但网友对该女生的做法却是褒贬不一。
将数学试卷写成语文试卷小静是一名初一学生,这天,她做完了数学试卷之后,拿给妈妈检查,妈妈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小静的数学试卷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仔细一看没有一道题是真正的答案,居然全部是文字,这些文字表达着小静对数学学科的不满。
小静家长表示,刚上初一的小静就已经有了很严重的偏科现象,像大多数女生一样,小静她擅长语文,对数学这些理科学科完全不感兴趣,也不想学习。
从她试卷中的回答就能看出她有多不满这门学科:
作者借线条ABCDEF和点O极具讽刺地写出了人一生就像题目里的线条,早就有“规范答案”,正如别人“成功的人生”,无论你这线条解法多么具有“创意思维”,他们在乎的只是你对不对,并不是好不好,我们何尝不是线条,规规矩矩听从父母的话,在人生的路途上刻下一个个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美其名曰成为毫不快乐自由的“标准人生”。
小静的答案写出了她的创新思维,也写出了她对数学这种有标准答案学科的不满,这个答案在数学学科里可谓是标新立异,家长对小静的行为十分生气,如果给老师看了这个答案,老师还不得被气死,可是网友对小静的评论却是褒贬不一。
网友的褒贬不一有网友认为,小静这是标新立异,这是偏科严重的表现,希望孩子家长可以加强对孩子的引导。
也有网友认为,小静这是有创新思维的表现,现在社会上需要的就是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墨守陈规之人,网友认可小静的做法,并且支持她。
网友的回答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人有不同的见解。
笔者看法小静的举动是在创新没错,可这种创新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中是不被推崇的,比如说河南省南阳市的一个女学生蒋多多,在高考的试卷上写满了她对其他学科的不满,标新立异给她带来的只是高考的失利与无尽的后悔。
当然也有人说,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就是偏科严重的天才,也有很多作家都是如此,世界上偏科严重的孩子多了去了,为什么数学家、作家只有那么几个人?他们只是极少数人罢了。
不能改变环境就要改变自己,应试教育筛选的人才需要的是各学科成绩都要优异,就像一些学霸并不是各门学科都喜欢,但他们会努力学习各个学科,让每门成绩都优异,从而让总成绩达到一个完美的状态,进入名校读书。
对于小静的创新行为,家长应该及时指正孩子,告诉孩子要各门学科齐头并进,创新也是要分情况的,不是每种情况下都适合创新,有些情况下的创新只会让自己输的一塌糊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