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2024初三语文试卷(中考语文试卷真题2024深圳)

南山2024初三语文试卷(中考语文试卷真题2024深圳)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11-28 22:58:09

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5分)

为传承和弘扬东坡文化,海南省初中语文学科开展“师生共话东坡”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观展览,了解东坡功业】

1、2024年4月2日,活动启动仪式在海南省博物馆举行。在“苏轼主题文物展·身行万里”展区,师生了解到苏东坡曾任八州太守,所任之地社会安定、百姓和乐,呈现出一片祥和景象。如果用一幅行书作品来描绘这一景象,下边作品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2、从以上作品中任选一幅,用简体楷书,按现代汉语书写顺序,将作品内容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米字格内。(2分)

【活动二:寻足迹,感受东坡魅力】

3、“寻东坡足迹”研学活动在海口苏公祠开展。听了李文同学对苏公祠的讲解,同学们提出了若干问题,请你参与解决。(9分)

苏东坡,这位千百年来受人敬仰的北宋文豪,一生屡遭贬谪,却风起云涌,堪称传奇。早年眉山修身养志,弱出蜀入京,金榜题名,一举成名天下知。正值盛年被贬黄州,人到暮年又被贬至惠州、儋州。世人眼中的天涯海角,在他眼里却变得绚丽多姿、生机盎然。

苏轼是千年一遇的 kuàng( )世奇才,他在诗、词、书法、绘画等文学方面无所不能。他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宋代的诗、词、文在他手里达到了高峰。

他还是一位美食家,东坡肉、龙井虾仁流传至今……

苏轼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心态乐观豁达,他的诗词豪迈酒脱,_________。

(1)关于字音(1分)

同学1:“冠”字的音读错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冠”读guān音时,解释为帽子;读guàn音时,意思是把帽子戴在头上(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成年)。“弱冠”指男子不到二十岁。

(1)我来正音:加点字“冠”的读音是:

(2)关于字形(1分) 同学2:“kuàng世奇才”的“kuàng”不会写。

(2)我来填字:kuàng( )世奇才

(3)关于成语(1分)

同学3: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3)我来选词:( )A.百折不挠 B.跌宕起伏

(4)关于句子(4分)

①同学4:“他在诗、词、书法、绘画等文学方面无所不能。这句话有语病。

②)班级进行仿写接龙大赛:仿照画横线句再补写一个句子。

(4)①我来改句:

②我来接龙:

(5)关于口语交际(2分)

同学5:李文同学因为出现错误感到很难过,我们怎么安慰她?

(5)我来安慰:

【活动三:诵诗文,追忆谪琼历程】

4、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原句。(8分)

苏轼六十二岁,被贬海南。海南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地域文化使其心灵逐渐解脱枷锁,达到沉稳平和。

船行海上,放眼望去,“ ①________ ,山岛竦峙”(《观沧海》),此时的他百感交集。停驻临高,举目四望,家乡遥不可及,“ ② ________ 、 ③________ ”的思乡情再次涌起。抵达儋州,他居无室、病无药,更无“ ④ ________ ,悠然见南山”(《饮酒》)的闲适生活。他始终心系百姓,怀“ ⑤________ , ⑥________ ”(《岳阳楼记》)之心,兴修水利、修建学堂,为民造福;他登儋耳山,展“长风破浪会有时, ⑦________ ”(《行路难》其一)之志;他吃生蚝、喝美酒、赏明月,抒“但愿人长久, ⑧________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愿。正如他所言“海南万里真吾乡”!

【活动四:讲故事,体悟东坡精神】

讲“东坡故事”大赛于2024年6月底举行,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4分)

5、作为一名参赛选手,你将从确定主题、_____、_____等方面做准备。(2分)

6、张东同学因身体不适不能参加大赛彩排活动。下面是他的请假条,其中两处有问题请你帮他解决。(2分)

请假条

尊敬的李老师:

我因为身体不舒服,特向您请假,恳请批准。

此致 敬礼!

张东

2024年6月25日

(1)这则请假条格式上有一处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1分)

(2)这则请假条内容不完整,请写出修改意见。(1分)

二、阅读鉴赏(45分)

(一)古诗阅读。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5分)

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下面是李杨同学的学习笔记,请你帮他补全表格中的内容。(2分)

诗句

易混淆字

词义

探究结果

示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萋(凄)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凄:寂寞、冷落,凄惨。

“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的是鹦鹉洲绿树成荫,草木茂盛,一派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而“凄”的意思不符合此景,所以此处不能写作“凄”。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决(绝)

决:断,断裂(极言睁眼之大之久)。

绝:极、非常;最。

8、同学们集体朗诵《望岳》,你觉得哪种风格的音乐更适合作背景音乐?请选择并说明理由。(3分)

A.欢快明朗 B.慷慨激昂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9-10题。(12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吾始至琼州,环视天水,横无际涯,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①中,孰不在岛者?覆②水于地,芥③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时,水涸,蚁径去,见其友,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顷刻间竟化险为夷?念此可以一笑。 (苏轼《试笔自书》,有删改)

【注释】①大瀛(yÍng)海:范围最广大的海。②覆:倒。③芥:小草。

9、借助《古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完成表格中的内容。(10分)

《古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句子

I.字音(填字母)

II.词语理解(填序号)

III.句子翻译

A. héng ①门前的木栅栏。②与“纵”相对。③宽阔、广远。

B. hèng ①粗暴、不讲理。②不吉利的、意外的。

(1)水中藻、荇交横。

(2)环视天水,横无际涯。

A.jǐ ①古水名。②姓

B. jì ①渡,过河。②通,贯通。

(3)茫然不知所济。

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渡过。

10、阅读两文,分别概括苏轼是如何调整心态的。(2分)

(三)名著阅读(6分)

11、班级就“读通、读懂、读透一本书”进行经验分享。请从以下两部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和同学们分享。(提示:①结合整本书,关联上下文;②结合读书方法;③结合具体人物、情节及主题等;④有自己的阅读感悟。)

名著阅读分享任务单

书名

选段

过程及感悟

西游记

罗刹又骂道:“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大圣公然不惧,使铁棒劈手相迎。他两个往往来来,战经五七回合,罗刹女手软难轮,孙行者身强善敌。他见事势不谐,即取扇子,望行者扇了一扇,行者巍然不动。行者收了铁棒,笑吟吟的道:“这番不比那番!任你怎么扇来,老孙若动一动,就不算汉子!”那罗刹又扇两扇,果然不动。罗刹慌了,急收宝贝,转回走入洞里,将门紧紧关上。

骆驼祥子

祥子呆呆的立在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辆破车。老者一边走还一边说话,语声时高时低;路上的灯光与黑影,时明时暗。祥子听着,看着,心中感到向来没有过的难受。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自己的将来!他向来没有轻易撒手过一个钱,现在他觉得很痛快,为这一老一少买了十个包子。直到已看不见了他们,他才又进到屋中。大家又说笑起来,他觉得发乱,会了茶钱,又走了出来,把车拉到电影园门外去等候曹先生。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12分)

_________“密谋”

①早上,妈妈说她有一个计划。妈妈经常有计划,小到清洁卫生,大到置办房产。这次又是什么呢?

②我和妈妈在这里住了五年多,房子虽小,却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家。曾记得,妈妈拖着行李箱拉着我:“走啦,我们探险去!”她的语气似乎很轻松,可眼睛却红肿着。后来就是坐火车、租房、受冷遇、搬家……

③我已经九年没见过爸爸了。每一个同桌都会问我,你爸妈离婚了?每一次我把这个问题丢给妈妈,她都肯定地回答:“没有,你爸爸从事的是国家最高机密工作。我会在你十八岁的时候提出申请,让你们父女见一面。”开始我对她的话深信不疑,后来就不信了。只是,我不愿意揭穿妈妈的谎言。

④“仪妹妹,我回来了。”“欢迎微姐姐!”我和妈妈经常“姐姐”“妹妹”地乱叫。“走逛逛去。”母亲拉着我走到小区边的一条小路,路不宽,是被人走出来的。“仪妹妹,快来看!”妈妈蹲下来,托起一个垂钓在茎秆上的“小灯笼”,“这叫'灯笼果’,但我更喜欢它另一个名字'菇娘果’,它不挑环境,易生长。这几片皱巴巴的叶子,是它的表皮,很薄,很软,但可以保护果实,防止鸟虫侵害。”妈妈边说边剥开表皮,把果子塞到我嘴里,有些酸,有些涩,还有一点点甜。

⑤“微姐姐,这就是你的计划?”我笑话她。妈妈捏了捏我的脸,“妈妈有话跟你说。每当她这么说话的时候,我就知道事情小不了。“我这里出了问题,也许要切掉。”她指了指胸部。我愣住了,一把抱住妈妈:“也许是误诊呢!”我的安慰听起来一点都不理直气壮。

直到看着手术室门关上的那一刻,我的泪水决堤而出,整个人瘫在角落里

⑦妈妈提前一个小时从手术室出来了,“虚惊一场,不是癌,根本没做手术。”妈妈很轻松似的说。我高兴得跳起来。出院时,医生一再叮嘱“要随时回诊!”

⑧妈妈说这次生病给她敲了警钟,她要锻炼身体。妈妈把我接过来,红着眼眶说:“你自理能力极差,等上高中寄宿了,可应付不了。还记得菇娘果吗?妈妈希望你长成那样的姑娘。”于是,我听从了妈妈的安排,周末在她上班的诊所做义工。白天很顺利,晚上诊所里空荡荡的。我好害怕,但还是硬着头皮,打扫卫生、检查门窗、打开折叠床,才瑟瑟发抖地钻进被窝。第二天,诊所老板让我住她家,我坚决拒绝。我得成长啊!要知道“成长”这俩字长得很孤单,连个偏旁都没有。

⑨中考,我考上了心仪已久的寄宿制高中。妈妈提议下馆子庆祝,我说我来做!当四菜一汤端上饭桌时,妈妈流下了眼泪。喝着我给她盛的汤,不住地咂嘴,说这是她喝过最美味的汤。饭后,妈妈把我拽到沙发上,解开上衣,露出那道已经愈合的创口,“妈妈撒谎了,医生说比预期的严重,不敢惊动它,它还在里面。不过前几天去复诊,医生说它居然没有扩散,还比原来小一些。当然,我们也不能太侥幸,也许有一天,它会打败我,你必须……”没等她说完,我已哭得看不清她的脸。

⑩“对不起,妈妈还有事情瞒着你。你爸爸是英雄,在一次行动中牺牲了。我不想让你成为别人眼中没有爸爸的孩子,所以带你离开了原来的家……”我并没有想象中的震惊,因为在潜意识里已经设想过这种可能。

⑪妈妈又说:“现在的每一天都是老天赐给我的礼物,我又报了游泳班,我们必须要好好的……”她说话的神情像个小女孩,似菇娘果的女孩!阳光透进来,洒在七巧板似的屋子里,洒在妈妈身上

(选自《青年文摘》,作者:筱绡。有删改)

12、下面是李华同学初读这篇文章时的笔记,请你帮他补全下面表格。(5分)

“密谋”内容

事情真相

暗示真相的细节

妈妈的形象

妈妈担心我成为别人眼中没有爸爸的孩子而搬家

眼睛却红肿着

妈妈说爸爸正从事秘密工作

每一次妈妈都肯定地回答说没有离婚

妈妈说她没有患癌

妈妈已经患癌

妈妈说我应付不了高中寄宿生活而安排我做义工

妈妈担心自己“离开”后我不能自立

妈妈把我搂过来,红着眼眶

13、结合语境,请任选一句,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赏析。(2分)

(1)看着手术室门关上的那一刻,我的泪水决堤而出,整个人瘫在角落里。

(2)阳光透进来,洒在七巧板似的屋子里,洒在妈妈身上。

1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菇娘果”在文中多次出现的作用。(3分)

15、同学们对于文章使用哪个题目产生了分歧。请选择你认为恰当的一个,并说明理由。(2分)

A.《成长,是妈妈的一场精心“密谋”》

B.《妈妈的“密谋”》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19题。(10分)

【材料一】

新时代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实力跃上新台阶。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核心元素的科技革命,把人们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生态,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当前,各个领域正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科技赋能,助力科学的种子在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心中萌芽,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手机一直是未成年人最主要的上网设备,使用率达91.3%,已成为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学习知识、休闲娱乐、交流交往的主要渠道。形形色色的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不当使用,“人机共舞”也会对我们造成伤害。据报道,未成年网民在过去半年内遭遇过网络安全事件的比例为25.5%。部分短视频创作者为博人眼球,刻意设计一些不良内容,甚至专门“套路”未成年人。程先生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他发现读中学的儿子使用某款私密聊天软件,聊天界面上有几张“阅后销毁”字样的图片和几个英文字母简写。他上网搜索这些英文内容,发现都是低俗用语的缩写。

应用不等于滥用,合理使用,才能使“人机共舞”更加和谐、更为精彩。(部分内容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5月28日)

【材料二】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4269平方公里的奇幻王国,如今启动了“天空地”一体化综合监测体系,以信息化、智能化设备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为雨林生态保护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了“智”护雨林。

“咔嚓”,阵雨过后,护林员随即上山巡逻,路遇罕见草木,随手打开巡护App拍照上传。几乎同一时间,图片以及拍摄地点等信息被详细记录在大数据中心平台。

一块硕大的LED显示屏上正实时播放着大自然的一举一动——海南长臂猿从画面的一端荡出来摘取果实,灵巧的海南坡鹿群聚嬉要……这些画面由架设在栖息地的“天眼”——实时监测摄像头自动抓取、实时传送。

针对外来入侵,雨林也有“天罗地网”来守护。据介绍,公园的关键点位架设了卡口监控相机,通过多种技术交叉应用拉起了公园的“电子围栏”,逐渐实现对“白名单”以外的人、车24小时监控。(摘编自《海南日报》2024年5月21日)

【材料三】

海南省一所学校的教室里,同学们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子屏幕,“小时候,叔婆(朱昌英)给我们讲她们在枪林弹雨中的战斗故事,小小的我觉得她们好勇敢……红色娘子军战士们用生命换来现在的好日子,我们要好好珍惜,要将她们的精神传承下去……”红色娘子军战士朱昌英的后人蔡兴莲正在屏幕里给同学们讲红色娘子军的故事。故事结束,屏幕又切换到XX歌舞剧院,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边唱边跳《红色娘子军》……40分钟的课刚结束,课堂智能反馈系统立即生成一份课堂热力图和报告。___________。

一根网线、一个平台,消除城乡数字鸿沟,汇聚海量课程资源。数字化赋能,为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提供了新动能。

中国教育数字化已驶入快车道。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自2022年上线至2023年底,平台连接了51.9万所学校,辐射1880万名教师、2.93亿名在校生及社会学习者,访问用户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平台累计注册用户突破1亿,浏览量超过367亿次。根据教育部要求,2025年底前,海南省将实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全员全流程应用,成为智慧教育岛。(部分内容摘编自《海南省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化应用行动计划》2024年5月11日)

16、下列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社会各领域推动科技赋能的目的是助力青少年热爱、崇尚科学的新风尚。

B.“天空地”监测体系用信息化、智能化的设备提升了生态环境监测能力。

C.只要消除城乡发展鸿沟,就可以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D.“人机共舞”、“智”护雨林、数字化教育说明海南智慧岛建设初见成效。

17、下面适合作材料三中第一段结束语的一项是( )(2分)

A.这说明红色娘子军具有丰富的网络资源。

B.这说明同学们喜欢老师教的歌曲和舞蹈。

C.这是数字技术虚拟的海南中小学红色教育的课堂。

D.这是数字化助力海南中小学课堂红色教育的场景。

18、材料二中,作者是如何做到将深奥难懂的科技话题变得浅显易懂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3分)

19、现实生活中,家长限制我们使用手机,学校不允许带手机进校园,请结合材料一及生活实际说说理由。(3分)

三、写作表达(5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临近毕业,班级“心愿墙”上五彩斑斓,彩色的卡纸写满了同学们的心愿。

甲:最近遇到了一些事情,幸好已经过去啦!能够继续追梦,真好!

乙:我希望自己再自律些,再认真点,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越来越优秀!

丙:谢谢你!初中三年,因为有你,我的人生才变得多姿多彩,愿你一切安好!

丁:航天员桂海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永不言败!我要像他一样,早日实现“摘星星”的愿望。

……

从以上四位同学的心愿中,任选一个角度,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阐述观点,还可以用书信、演讲稿、发言稿等形式交流自己的认识和感悟。

题二:2024年6月4日,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用岩石“绣”出来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闪耀着鲜艳的“中国红”。这是中华民族创新智慧的又一见证,举国欢庆!如果有一天,你能登上月球,将会做出哪些创举?是科学研究、改造环境、搭桥筑路,还是建校办学……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请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字数不少于 500 字;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③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凡涉及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x代替;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