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可是班里最漂亮的小仙女呀!"小萱在《自画像》作文里自夸得天花乱坠,却不料收获了一个大大的"0"。这下可好,不光小萱懵了,家长更是炸了锅:"凭啥给0分?这不是打击孩子自信心吗?"且慢,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咱们一起来瞧瞧,这0分背后,到底藏着啥门道。
说起这个0分作文,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小萱同学啊,你这是在写作文还是在自吹自擂啊?满纸的"我最棒"、"我最美",连老师看了都直摇头。
可你别说,这事儿还真不好评判。站在小萱的角度,她可能觉得自己挺有创意的,画个小人儿,再把自己夸上天,多有意思啊!可站在老师的角度,这哪是在写作文啊,分明是在胡闹嘛!
有意思的是,这事儿一出,立马分成了两派。一派觉得老师做得对,就该给0分,让孩子知道天高地厚;另一派则认为老师太残忍了,这不是在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吗?
说实在的,这两派观点都有道理。给0分是不是太狠了?可能是。但如果不给0分,孩子怎么知道自己错在哪儿呢?这就涉及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到底是该鼓励还是该批评?
80后、90后的家长们,想必对"打压式教育"记忆犹新。那时候啊,考了第一名回家,爸妈不夸你,反而说:"别骄傲,下次考不好怎么办?"搞得咱们都有点儿自卑。
可现在呢?一些家长简直把孩子当成宝贝蛋,一点儿批评都不行。孩子在作文里自吹自擂,家长还觉得挺好,说明孩子有自信。哎呀,这可真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啊!
其实啊,鼓励和批评都是把双刃剑。鼓励太多,容易让孩子自恋;批评太多,又容易打击孩子自信。关键是要把握好度。
就拿这次0分作文来说,老师的做法是不是有点儿极端?可能是。但是,这个0分可能会成为小萱同学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它告诉小萱:考试是有规矩的,不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再说了,这可是语文考试啊,不是美术课!你画得再好看,不按要求来,那也白搭啊。这不正是在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意识吗?
有人说,老师应该给个低分就行了,何必给0分呢?我倒觉得,有时候一个狠狠的教训,比温温吞吞的批评更有效。这0分啊,就是要让小萱记住:考试不是儿戏,要认真对待。
当然,老师在批评的同时,也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比如可以说:"小萱,你的想象力很丰富,但是作文还是要按要求来写哦。"这样既指出了问题,又给了鼓励,孩子更容易接受。
说到底,教育是门艺术。既不能一味打压,也不能一味捧杀。要让孩子既有自信,又懂规矩;既有创意,又守本分。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最后作者想问:在培养孩子自信与遵守规则之间,我们应该如何找到平衡点?过分强调自信会不会让孩子失去对规则的敬畏?而过分强调规则又会不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在教育这个永恒的命题中,你认为应该如何权衡?对此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