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2024年。在我的记忆里,我好像总是无法想象2024年的到来。这是最悲伤的一年,或者是最荒诞的一年,有无数的人告诉我,今年很重要,今年是决定命运的一年,你的痛苦、欢乐、无奈、迷茫、动荡,你的怨恨、欲望,以及你饱含泪水的梦想,全全部部都要在这一年的夏天走向终点的。
我几乎觉得中考就是我人生的终点,好像最远最远的未来就是中考,而在那之后是一片空白。和大多数把一辈子寄托在高考上的人一样,只不过我把这个行为提前到了还在犯中二病的年纪。
我为了中考牺牲了很多东西,但事实上我并没有那么敬畏它,所以看上去我似乎非常自由,初中三年写的同人与小说加起来有约40万字就是一种最简单的证明。我可能牺牲的并不是娱乐的时间,而是精神上的一些东西。
我,和我的母亲,我的父亲,我的外公外婆,都希望我能轻松地中考,轻松地高考,轻松地找工作,轻松地活着,轻松地过一辈子,可我发现我不能。
轻松的代价就是沉重,而这沉重将永远伴随我一生,让我对一切我所期望的东西祛魅,就这样在来来回回的失望与复乐中,我变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普通,甚至于说越来越恶毒,恶毒地诅咒怨恨我的和我怨恨的人。
我知道有人会说中考没那么重要,它不能决定任何东西,这些道理我都懂。我也明白老师家长嘴里所说的“在上海中考就相当于半只脚跨入大学的大门”,这些我都知道,我真的都知道,让我来劝导另一个初三生,我也能说出大差不差的话。
但是我不明白,我不明白很多东西,我想知道很多东西,可是我只活了平均寿命的五分之一不到,我难以对很多东西产生实感。
所以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幻想,幻想自己长大有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幻想自己以后成了作家,幻想自己写同人出了名,幻想各种狗血玛丽苏情节,幻想自己的oc与完美的世界观,或是,最简单的幻想,幻想自己考上了心仪的高中。幻想是最致命的,它离幻觉仅有一步之遥。
幻想是种廉价的低级趣味,没有社会公害性,只要不说出来就没人知道你在想什么,但确确实实残害了我的身心,它是一种隐形的毒药,这是我必须承认的。对于我来说,停止幻想只能靠进食精神药物,因为它如同呼吸一样非常自然地发生在我活着的每一秒。
中考是推动幻想的第一动力,因为它剥夺了我大量的娱乐时间。为了中考,我没有办法看课外书、大量地写文章、玩游戏,唯一能有空干的事情大概是看番、漫画和刷QQ空间。但是我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我恨学习,尤其是应试教育下的学习,因此没有娱乐的时间里,幻想是我最容易做的事情。
幻想多了就会模糊现实与梦的边界,不明白哪边是真实的,不明白与别人的关系是自己臆想出来的还是真实如此,也不明白自己真实的水平与相貌。我对无法抑制住幻想感到害怕,有一种脑子里一直在发洪水的感受,我不是大禹,没有办法控制我的大脑。
所以我没有全身心地投入中考,我做不到,我可以这样坦然地说。我做不到。我最多最多比以前努力一点点。我以前觉得中考前一个月我一定不会再碰任何电子设备,但实际上,中考前我花三倍速看完了新世纪福音战士旧版和新版,又看了三部番并且把动物狂想曲将近两百章漫画全部看完了。
所以我并不努力。因此我获得了好成绩,我也觉得它不是我自己的。身边的任何人都比我努力,他们上课下课都写作业,花很多钱补课,而我只上了些免费的网课,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埋头做题。
那么中考对我来说没那么重要。但是我又时时刻刻不在想着中考,倒不如说是卷不起躺不平的状态。我的焦虑来源于我从很远的外省转来,学籍不满三年没有名额到校,可我并不因此而比别人更努力,也不明白我的成绩为什么出乎意料地高。
我的厌学情绪一天比一天强烈,因为成绩突飞猛进而被他人言语攻击,用开玩笑的名义来排挤奚落我,而我性格懦弱,嘴慢又不愿惹是生非。
我不能说这是地域特色,但我想我的自卑与他们的自信背后一定有潜在的原因。现在我可以平静地反驳“成绩好就不会被人欺负”这种话。成绩好可以带来一定的好处,但仅仅限于你所待的环境平均素质相对较高的情况。
但即使我遭受了这么多谩骂,被那样多的玩笑话侮辱,我也仍旧觉得在上海中考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上海中考简单是一个谎言,但上海的学生比其他地方的学生自由绝对是真的。
我不能再去回忆在老家上学的日子,那是一个离上海很远的地方,在一所衡水中学模式的学校,在暗无天日的拥挤教室里,写着一份又一份、永远做不完的学案,老师的批评不断打击着学生的自尊,于是无数个灵魂在高压之下被碾碎,重新塑造成扁平的、千篇一律的样子。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在转学过来前,我是没有办法想象初中学生是可以那样轻易地谈恋爱,老师默许了手机的存在,上课可以喝水、坐姿不正,和有些老师的相处仿佛朋友一样。自由像是没有边界似的,而很多人却仍旧在抱怨。
我真想把这些骄傲的人丢进魔鬼高考大省里,让他们体会一下从小学就要驶入既定轨道一秒都不能懈怠的人生。
可我有资格这样说吗?大多数时候我也只是沉默。沉默地凝视着他们,凝视这世界带给我等量的善与恶。上海中考让我明白,除了和几万人拼一个高中的路以外,我还可以在上海只和一个区里的人拼许多个市重、区重,我还可以不用卷生卷死,不用被应试教育抹杀,至少在一定的范围里保留了自我。
名额分配到校的事情好像也没那么在意了,今年民办的加入缩减了我们学校很大一部分名额,我不论有还是没有名额到校都只能擦边梦校。我不由自主地开始幸灾乐祸了。果然我比从前变得恶毒了。
这四个月以来,我没有看一本书,所有的阅读量都来自《意林》和各区二模考的阅读理解。从这篇流水账一般的文章里也能窥见我急剧下降的文笔。比起自白,这更像是一封离别信,我要告别我的痛苦与屈辱,告别我的迷茫与焦躁,告别我动荡不安的人生。
直到今天,我也仍旧不知道我能不能考上市重点,能不能去我一直想去的梦校。我不知道我的人生到底会不会因为中考而好起来。我不愿意去想高考,更不愿意去想大学,我随时有可能死去,随时有可能掉到区重点,也随时有可能杀了别人。
我今年已经15岁了,再过半年就16岁了,除了我写的那么多文章和我至今稳定在年级前二十的排名以外,我一无所有。未来是一直在变的。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对写文章不怎么敏感,但确实喜欢看书。
一定要说的话我的写文之路是由原耽小说开始的。而放弃做医生是因为我发现我怨恨理科。我不知道我算不算在写文上有天赋,只是我喜欢写文章,仅此而已。
我很高兴我戒掉了写作的瘾,但我内心其实并不甘心,我也嫉妒从前能写那么多同人文的自己,只需要把手放在键盘上,就能自动地写出文章来。我不写文章也是为了中考,因为写文章花费了我大量的精力,虽然我喜欢这么做。
可是我不能承受双份的痛苦,我不能在学业的压力之下还要用痛苦浸润我的文章,我无法躲在文学的幻想乡里与残酷的中考抗衡。我总要失去一个东西,选择失去写作的水平是必须的,因为我还可以在暑假看书来重塑文笔,可中考只有一次,我的人生也只有一次。
在上学期间我其实也不被允许写文章,之前的文章也大部分是躲起来写的,我知道这个自由其实在八天之后我就可以拥有了。但我还是想在那个我人生最重要的节点到来前留下一点点印迹。我不知道中考之后会发生什么,我现在也并没有精力去提升多少成绩了。
我在年初的时候写了很多有头无尾的文章,如今我想一一补上它们,却发现我的文笔已经远远不及那时了。我觉得我的一部分被夺走了。去年我说“从今天开始,我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中考”的时候,大概是二月还是三月,过去了一年多,我再看这句话,竟然没有任何可以反驳的理由。我不愿我的人生这样简单,简单到一根线就能划完,一滴水就能滴穿一块坚硬的石头。可我又不得不臣服,因为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
两年来我在学校旁租过很多个房子,狭小、逼仄、拥挤,我讨厌生锈的铁门和老旧的家具。我的每一口呼吸,我吃的每一口饭、喝的每一口水,我看见的每一个东西,好像都是为了我的中考在服务。
我做一切事情的前提是中考,我休息是为了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地中考。但是在别人那里,中考似乎根本没有那么重要,可是为什么我能尴尬地把中考搞得既重要又不重要呢?
上周末我去了心仪的高中,意外见到了同班欣赏的同学,我在校园里观望着,我看过小红书上的帖子说这所学校有多差,理科不好、活动过多、重点班学业压力大、平行班又素质教育。
可是我看着它好看的教学楼,通透的教室,空旷的操场,看着高一学生好看的校服,看着校长讲话时屏幕上有意思的课程和高考情况,我会想起我刚转来时说“我一定要上这个学校”时兴奋的语气。我真的狠不下心去放弃它,我不知道这所学校是我的梦还是执念。
这个世界对待我的方式已经足够残忍了,可我真的不想对我自己也那么残忍。
说得没错,我也只是为了那个学校一个特别的名头以及市重点的住宿才要去报考,虽然凭我的成绩,再努力一点冲冲更好的学校也没问题。但我真的,我只是想给我痛苦的三年一个交代。
我只是想和那个刚从小城市过来的自己,不会英语、不懂数学、每天没日没夜的题海战术才把成绩提升到年级前列的那个自己,只是想和那个遭受了朋友的恶意、与现实抗争至今的自己,微笑着说一句:不要再伤心了,因为你赢了。
这个学期于我没有留下任何记忆,时间走得太快太快太快,很快就会走出我的十五岁,走出2024年的夏天,走出那个虚无缥缈的分数。但我却有可能永远被困在这段记忆里,被折断了翅膀,在自己粘稠的血液里与绝望共眠。我不明白过去、现在和未来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一个700分的人可能会滑档区重,一个650分的人也可能会进上中。卷子比外地简单,考生却比外地要厉害,最终真正地走在内卷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比较地域差异与中考难度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一切的大环境、生源、学校数量与质量,从头至尾都是毫不相同的。
这就是中考。这就是我,你,以及这世界千千万万的少年们的命运。而这篇文章也是我中考前最后的自白。事到如今,我只想对同届,也是对一年前的自己说:人生的意义永远不会是中考或高考,但是中考和高考可以给我们填上人生的底色。
今天是2024年6月7日,距离本市中考还有八天。而我一事无成,数学压轴题做不出来,化学五分十分地扣,那么喜欢写东西语文卷却像文盲做的。但是这些都无所谓了,生与死、理想与现实、爱与恨、平庸与野心,这些也都不用存在了。
现在的我只是想好好地起床,做题目,吃饭,玩手机,然后洗热水澡,开着空调吃西瓜。在红色的汁水滴到手上的时候,用舌头舔干净,窝在床上睡过去。在梦里晒晒太阳,在蓝天白云下奔跑。最后的最后,在32天后的那个晌午,让我在我人生中最最最幸福的那一瞬间,点开我的中考查分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