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四望梅川河公众号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18 分)
某学校开展文化建设活动,正在布置校园文化墙, 文化墙上将粘贴各个版块的内容,请你按照老师要求完成 相关工作。
1、【字词版块】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字音字形,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人名 易错字 多音字 成语
①契诃 (hē) 夫 ④惋惜 ⑦喷薄 (bó) ⑩不屑置辨
②卞 (miàn) 之琳 ⑤锱铢 ⑧薄 (báo) 饼 如座针毡
③刘绍棠 (táng) ⑥乱篷篷 ⑨薄 (bò) 荷 千钧之力
人名 | 易错字 | 多音字 | 成语 |
①契诃 (hē) 夫 | ④惋惜 | ⑦喷薄 (bó) | ⑩不屑置辨 |
②卞 (miàn) 之琳 | ⑤锱铢 | ⑧薄 (báo) 饼 | ⑪ 如座针毡 |
③刘绍棠 (táng) | ⑥乱篷篷 | ⑨薄 (bò) 荷 | ⑫千钧之力 |
A.②④⑨⑪ B.⑥⑦⑧⑨ C.③⑤⑨⑩ D.①⑤⑦ ⑫
2、【词语运用】下面是学生习作的一部分, 其中加点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如果说岁月是一曲永不休止的歌, 那么初中生活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音符,时而婉转, 时而悠扬, 灿烂的青春在此经历,簇新的理想在此孕育,高尚的品格在此熏陶。也许,生活之路曲折盘桓, 错综复杂, 但如果有一个目标并且努力去实现它,往往能使人远离无精打采和动机不明的状态,从而牢牢把握命运的舵轮,在苍茫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战战兢兢,勇往直前。
A .簇新 B.熏陶 C.无精打采 D.战战兢兢
3、【科技版块】 下列划线句表述正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①“中国航天日”的确立,既是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 未知、敢于创新。
②2022年第七个中国航天日以“航天点亮梦想”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宣扬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理想信念, 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 汇聚逐梦、筑梦的磅礴力量。从“祝融”探火在遥远火星留下中国印迹, 到“羲和”逐日实现中国太阳探测零突破, 再到“天和”遨游星 辰,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谱写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壮美篇章。
③也正是因为始终坚持自力更 生、自主创新的原因,中国航天人才能够一次次将梦想变为现实。据悉, 重型运载火箭研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酝酿中的重型火箭将问世。
④重型火箭是具有跨代意义的运载火箭, 其研制需要大约 8 到 10 年左右时间,我国空 间活动也将进入全新的大规模探测阶段。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文明礼仪】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2 分)
活动开展时,学校要求全体师生必须佩戴口罩, 但小礼觉得戴口罩不舒服, 经常把口罩拿掉,班长发现后想劝 说小礼遵守规定戴口罩, 班长对小礼说:
A .学校的规定大家都得遵守,谁都不能例外,从明天起你必须按要求戴口罩,否则你就别来上学了。
B.整天戴着口罩我也感觉不舒服,但是学校的规定我们也不好公然违反, 你看可不可以这样, 在进出校门以及老 师在场的时候, 你最好佩戴口罩。
C.整天戴着口罩是不舒服,我和你有同感,但不戴口罩有安全隐患,为了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你还是遵照规定坚 持佩戴口罩吧。
D .学校要求我们每个人做好防护,我希望你能按时测体温,勤洗手,勤消毒,让老师和家长放心。
5、【传统文化】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节气歌中“寒霜降”的“寒”指小寒。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是大暑,最冷的节气是大雪。冬至在二十四节气中较为特殊, 北方民间在这一天有吃饺子的习俗。
B.词,又名长短句、诗余;主要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派别。豪放词题材广阔, 意境宏大, 气势恢弘, 主要代表人 物有苏轼和辛弃疾, 二人并称为“苏辛”。
C.孟子,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他的文章以雄辩著称,气势充沛,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 例如《鱼我所欲也》。
D.假如你穿越时空见到了唐雎, 你说:“今日得见先生, 足下三生有幸矣!”
6、默写。(4 分)
(1) 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 是 , 。
(2)《江城子 ·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
综合性学习。(4 分)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三年时光即将逝去,相聚犹如在昨天,分别即将在眼前。回首逝去的日子, 留 下我们很多欢乐,而今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惆怅。九年级一班拟开展以“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为主题的系 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7、【创氛围】为了缓解大家面对离别时悲伤的氛围,同学们选了几句千古流传的古诗文,下面诗歌中适合的两个选项是( ) ( )(2 分)
A.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B.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C.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D.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8、【颂友谊】春去秋来,岁月如歌,三载即逝, 无数的不舍填满心房。分别在即,依依不舍之情充满校园的每个角 落,此情此景下,请你为好朋友小雅写下一段离别赠言,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2 分)
二、阅读与理解(共 46 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9-10 题。
卜算子 · 漫兴①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② ,夺得胡儿马。李蔡③为人在下中, 却是封侯者。
芸草④去陈根, 笕竹⑤添新瓦。万一朝家⑥举力田⑦ ,舍我其谁也
【注】①这首词是庆元六年(1200 年),作者 61 岁,被罢官退隐于铅山时所作。②李将军:指李广。③李蔡: 李广 堂弟, 才能平庸,元朔五年被封为乐安侯。④芸草: 锄草。芸:同“耘”。⑤笕:jiǎn,引水的长竹管。此作动词 用。⑥朝家: 朝廷。⑦力田:选拔人才的科目。
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题目“漫兴”,是罢官归田园居后之作。作者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抒发自己在政治舞台上的失意和心中郁闷。
B. 词中的李广,实则是词人的自我写照。作者为其鸣不平只是表面,真正的矛头是指向南宋统治集团。
C. 下阙四句, 作者既根除园中杂草,又修葺乡间住宅,词人准备长期在此经营农庄, 认为朝廷举“力田”,非自己 莫属。
D. 词中诗人心境之悲慨与众不同,呈现出旷达乃至玩世不恭的外观,话说得极其风趣,实则是带泪的微笑。
10、结合该词的内容,分析词人在本词中流露的情感。(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12 分)
辛弃疾列传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绍兴三十一年,耿京聚兵山东, 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①, 即劝京决策南归。僧义端者, 喜谈兵, 弃疾间与之游, 后僧投耿京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斩弃疾。弃疾揣僧必以 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孝乾道六年,孝宗锐意恢复, 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 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 技之长短,地之要害, 甚备。朝臣以讲和方定, 议不行。迁司农寺主薄,出知滁州。
淳熙七年, 盗连起湖湘, 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田野之民, 郡以聚敛② 害之, 县以科率③ 害之,吏以乞取害之, 豪民以兼并害之, 盗贼以剽夺害之, 民不为盗, 去将安之?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 今年剿除,明
年扫荡,譬之木焉,日刻月削,不损则折。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诏奖谕之。
弃疾一生主战, 力图恢复河山。然多为议和所阻, 且历任多文职,又常赋闲于家, 不由感慨:“却将万字平戎 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节选自《宋史 · 辛弃疾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②聚敛:敛取赋税。③科率:官府于民间定 额征购物资。
11.下面对文中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 “地之要害,甚备”与“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中的“备”含义相同。
B. “盗贼以剽夺害之”中的“以”与“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的“以”意思是 一样的。
C.查阅(《古代汉语词典》),发现 “弭”有这样一些用法:①末端用骨做装饰的弓;②消除, 停止;③安抚,安定。“讲求弭盗之术”中的“弭”应为“消除, 停止”之意。
D.“诏奖谕之”中的“奖谕”是“皇帝对臣下褒奖、表彰”,“寡人谕矣”(《唐雎不辱使命》) 中的“谕”是“明白” 的意思。两个“谕”的意思不一样。
1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后僧投/耿京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斩弃疾
B.后僧投耿京/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斩弃疾
C.后僧投/耿京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斩弃疾
D.后僧投耿京/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斩弃疾
1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语句的大意。(3 分)
急追获之, 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14、“辛弃疾的人生 ‘辛味’十足,坎坷辛酸,但不改忠肝义胆。”请你结合本文及前面辛弃疾写的词《卜算子 ·漫 兴》简要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5 分)
(二) 议论文阅读(6 分)
“萌言萌语”不应是青春话语的唯一样子
①“萌萌哒”“吓死宝宝了”……如今在日常交流中,经常能听到一些人随口说出这样的“萌言萌语”。从“卖萌” 当年被《咬文嚼字》编辑部评选为年度“十大流行语”算起,“萌言萌语”活跃至今已经十余年。
②萌,本义是草木生长发芽的样子,充满着朝气与希望。现在人们常用“萌”来表达喜爱的心情或可爱的事物。比 如, 用“萌化了”来表达内心的无限喜爱,用“萌宠”来形容猫、狗等宠物,用“萌娃”“萌宝”来形容可爱的小朋 友, 高校学生也常用“萌新”来形容刚进校园的新生。另外, 诸如青少年群体中流行的“本宝宝”“小可爱”“小哥 哥”“小姐姐”之类的称谓以及儿童化风格的表情包, 也可以看作是“萌言萌语”的延伸表达。
③“萌言萌语”最初产生于网络空间。人们在虚拟空间中交流,故意扮可爱状,让自己的语言充满稚嫩气,为对话 增添轻松愉快的气氛,消除人际交往中的距离感和陌生感。这种“萌言萌语”出现后,深受青少年欢迎。故作幼稚 的表达散发着童真童趣, 激发起他们对童年的怀恋和追忆, 也迎合了他们在交流互动中追新求异的心态。
④以“萌言萌语”为代表的网络语言影响巨大,已从虚拟空间进入口语表达甚至成为不少青少年的书面用语。比如, 不少学生写作文就经常使用网络用语。还有一些人抱着游戏化的心态或为博眼球, 刻意追求低幼化表达。此外,“萌 言萌语”还逐渐从一种交际符号演化为特定文化圈层的身份标识, 比如在一些网络社群中,如果不懂“萌言萌语” 等网络语言,不仅很难理解社群成员要表达的意思,也很难融入“圈子”。
⑤使用“萌言萌语”“萌表达”不是一种错, 但要警惕对幼稚化语言的过度使用会弱化人们正常的语言表达能力。比 如, 无论网上还是网下, 不少青少年经常抖落出一些萌段子,可一旦离开“萌萌哒”“绝绝子”这些萌表达, 他们似 乎就无法表达赞美:一旦不使用“咱就是说”“一整个大动作”“无语住了”这些萌语言,他们仿佛就不能好好说话。心中所想难以付诸文字,离开网络语言就不会说话,这其实是一种“文字失语”的表现。如今,在“网生代”中, “文字失语”已经是普遍现象。前些年,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在豆瓣网上, 还曾出现过一个“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里面竟然有多达 30 万名受“文字失语”困扰的网友。人类使用语言文字 进行表达, 是一个伴随着思考、理解文字的过程。“文字失语”会扼杀人类的表达欲,甚至会限制人类的思考能力和 创新活力, 因为单一化模式化的网络用语根本无法激发人的想象和思考。
⑥现实生活中,一些成年人也在用“萌言萌语”,比如有的老师在给学生上网课时,喜欢自称“某某酱”。在一些特 殊的场合和情境中, 使用“萌言萌语”确实能够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但这不应成为生活的常态。抛开对孩子的不 良示范不说,试想一下,现实生活中,一大把年纪的人,张口闭口“萌萌哒”“吓死宝宝了”,那是怎样一种滑稽的 场景?即便不是老人,只要他或她已经成年,老是使用“萌表达”,也会给人一种敷衍无聊、空洞乏味、情感上油腻 有余而真诚不足的感觉。
⑦言为心声,语为心境。一个人言谈举止间的“言值”,反映着他的内在修养、文化水平与思想境界。当代青少年有 朝气、有活力、眼界宽、见识广,五花八门的网络用语让人看到了他们幽默的一面,但如果青少年的话语体系里全 是千篇一律的网络用语, 那如何去表达这个世界的精彩?举个例子, 表达孩子的“萌”,可以说“最喜小儿亡赖, 溪 头卧剥莲蓬”,可以讲“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还可以用“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些难道不比一句“萌萌哒”更有表现力?
⑧青少年的创造和创新历来为人称颂。我们要鼓励青少年的创新创造,但也要引导他们正确规范使用国家的通用语 言文字。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是语言的灵魂。未经过大脑思考的表达是无力的, 未经过思想冶炼的语言是没有 生命力的。俏皮诙谐的“萌言萌语”或许会火一阵子, 但只有有趣有爱有力的话语表达,才能经过时间的沉淀而真 正留下来。青春话语既不应是老气横秋的故作深沉与附庸风雅, 也不应是奶声奶气的哗众取宠与讨巧卖乖。青春话 语应该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样子,不卑不亢,字正腔圆,掷地有声,既有优雅的谈吐,又有真挚的温情,还有灵动的 智慧。时尚表达不应是各种梗堆在一起的语言文字游戏,不应只有耍宝炫酷、标新立异的语言外壳,而应是真情实感与文化素养的深度融合,并承担起创造文化、引领思想的时代重任。
1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在第①段列举了社会热点现象, 引出论点“萌言萌语”。
B.第③段进一步探讨“萌言萌语”产生和受青少年欢迎的原因。
C.第⑤段运用举例论证, 论述过度使用“萌言萌语”的影响。
D.文章最后肯定青少年的创造和创新,同时亮明观点, 青春话语应是真情实感与文化素养的深度融合, 并承担起创 造文化、引领思想的时代重任。
16、小语的妈妈是个“网络达人”,在和小语的交流中,总是使用“萌萌哒”“绝绝子”之类的语言,小语想要说服 妈妈改掉这个习惯。请根据文本内容,帮小语找出说服她的理由。(4 分)
(三)文学作品阅读(14 分)
马背上的少年 王若冰
①少年听到一声野马的嘶鸣,而后是逐渐清晰的马蹄踏在沙土上的声音。
② 少年从小就爱马,每天都会从自己的家走到野马活动的区域。他第一次看到野马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 了。他根本不知道,在离自己这么近的地方,竟然有如此多的野马。那些野马有黑色的、有棕色的,也有白色的, 毛色光亮, 身体高大而健硕。它们奔跑在草地上, 它们驰骋在树林之间, 或三五成群, 或成双成对。
③ 少年抬头看看天, 那时的太阳正在头顶上, 明晃晃地照着。光线在树叶之间, 在马与马之间, 在树与草之 间来回跳跃,形成了一道道斑驳、灿烂而又奇特的光景。那一瞬间, 少年的心立刻就灿烂起来。少年又回头看看自 己的家,脸上转而浮现出忧郁的神色。
④ 这时, 一辆越野车停在了离他十几米的土石路边。很快,车上走下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人。他冲少年招招 手,用典型的澳大利亚口音的英语说:“小伙子, 你好。这里离加油站多远?”
⑤ 中年人一边说, 一边朝少年走过来。少年用手指了指西边, 说:“在那个路口的拐角处。我不知道究竟有 多远, 要是我走,我想我会走几个小时才能到那里呢。也许要走一天也说不好,总之, 我不知道。”
⑥中年人的脸上浮现出一缕忧虑,说:“哦, 真糟糕, 我的车要没有油了。”
⑦ 少年问:“你要去哪里?”
⑧ 中年人说:“我要穿过中部沙漠, 到达尔文去,我边走边看, 游玩而已。你,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⑨ 少年说:“我的家在这里。”
⑩ 中年人说:“那么你的家人呢?你爸爸妈妈呢?他们有车吧?他们有没有多余的汽油?”
⑪ 少年说:“我们家没有汽车。”
⑫ 中年人惊讶地说:“没有汽车?那你们不出去吗?你们不去购物买食品吗?”
⑬ 少年说:“我们住在山洞里,我们在森林里会找到需要的食物,我们不需要出去。”
⑭ 中年人仔细地看看少年的脸, 说:“对对,我忘记了, 你是土著,这是你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可是,外 边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你还这么小,难道你还要继续像你的祖父辈一样, 在山洞里过完一辈子吗?你真的不想出去 吗?”中年人看着少年, 一脸不解。
⑮中年人说了再见,坐上车,又摇下车窗探出头对他说:“我要去看更美的世界了,年轻人。”然后,车 “呼”一下开出很远。少年望着车渐渐消失,他觉得似乎失去了什么。他跑到树林中的野马中间,那匹枣红色的野 马看到他, 嗒嗒地走过来,用头蹭了蹭他的脸。少年将脸贴在枣红马的脸上, 无声地流泪。
⑯ 枣红马安静地任凭少年的泪水在它的脸上泛滥成灾。
⑰ 几声清脆的鸟鸣划过天际, 少年拍拍马,一跃而起, 跳到了马背上。
⑱枣红马一声长鸣, 带着少年朝红土地奔驰。
⑲ 少年的眼前浮现出很多画面:有几次,有人来让他们去生活更方便一些的村庄住,他们说那里有学校, 孩子们可以上学,有超市、加油站、医院等。少年听得津津有味,但是父母却一口拒绝了。
⑳ 少年爱山林树木、野马与草原。
㉑ 但是,少年对外边世界的向往, 如野草一般在心头滋生、疯长。
㉒ 枣红马奔驰在草原, 又来到红土地上,一直向南而去。少年骑在马背上,思绪随马蹄声飞得越来越远。
㉓ 那天, 少年很晚才回到山林, 回到山洞里, 他看到一家人已经横躺竖卧地在山洞里睡着了。少年却睡不 着, 他不知道中年人是否找到了加油站, 他在想外边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那一夜, 少年睁着双眼,一直到洞外射 进丝丝缕缕的光。
㉔ 天亮后, 少年离开了山洞, 离开了山林。
㉕ 少年骑上枣红马,一路向南。枣红马奔驰了一程又一程,少年历经磨难,彻底走出了山洞,来到了墨尔 本,在这个他做梦也想象不到的色彩缤纷的城市里,开启了另一段生活旅程。
㉖20 年后,那个马背上的少年在墨尔本活出了一片新天地,娶妻生子, 住起了别墅。偶尔, 与妻子、儿女 讲起山林里的时光, 他总是能听到一阵嗒嗒的马蹄声在耳边响起。
㉗ 儿子说:“爸爸, 你小时候的生活可真幸福啊!”
㉘ 已经是中年的他一愣, 问:“为什么?”
㉙ 儿子说:“山林里多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树有鸟有草原,有各种动物,还有那么多野马,你为 什么要跑出来呢?”儿子满脸的羡慕。
㉚他一愣, 耳边再次响起 “嗒嗒”的马蹄声, 仿佛那匹枣红马正在向自己跑来。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节)
17、同学们在梳理小说情节时有不同的看法。请你仔细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对话。(2 分)
小语:我认为本文的情节按照“开端→发 展→ 高潮→结局”展开,可以这样概括:初看野马——偶遇路人——离开山洞—— (1)
小文:我认为有“原因→ 结果”的因果逻辑关系才能构成情 节。我是这样梳理情节的:因为 (2) ,在中年人的触动下,终于鼓 足勇气离开。
18、小语画出了小说中的一些关键语句,邀请你一起探究, 回答括号中的问题。(5 分)
(1) 少年的眼前浮现出很多画面:有几次, 有人来让他们去生活更方便一些的村庄住, 他们说那里有学校, 孩子们 可以上学, 有超市、加油站、医院等。少年听得津津有味, 但是父母却一口拒绝了。(作者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个情 节?)(2 分)
(2) 他一愣,耳边再次响起嗒嗒的马蹄声,仿佛那匹枣红马正在向自己跑来。(品味这句话的表达效果。)(3 分)
19、小说中少年的成长经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7 分)
(四)名著阅读(共 8 分)
阅读《艾青诗选》中的两首诗,完成 20-21 题。
风吹着黄土层上的黄色的泥沙/ 风吹着黄河的污浊的水/ 风吹着无数古旧的渡船/ 风吹着无数渡船上的古旧的布帆/ 黄色的泥沙/ 使我们看不见远方/ 黄河的水 /激起险恶的浪/ 古旧的渡船 /载着我们的命运/ 古旧的布帆/ 突破了风,要把我们 /待到彼岸 /风陵渡是险恶的/ 黄河的浪是险恶的/ 听呵 /那野性的叫喊 /它没有一刻不想扯碎我们的渡船/ 和鲸吞我们的生命 /而那潼关啊/ 潼关在黄河的彼岸 /它庄严的守卫着祖国的平安 —— 《风陵渡》 ①(1938 年初作于风陵渡)
从远古的墓茔 /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 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于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开/ 陈腐的灵魂 /搁弃在河畔 /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太阳》 ②(1937 年春 )
注释:①风陵渡: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西南 端, 自古以来就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1938 年, 艾青乘船渡黄河到潼关去, 这首诗记录 了当时他的心境。
注释:② 这首诗写于 1937 年春天。那时他从监狱中出 来不久,正流浪在上海滩头。
20、小雅和小礼在读完节选的两首诗歌后,展开了一系列讨论。你认为他们言论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小雅:《风陵渡》诗歌开篇, 以排比句勾勒出了一幅渡河图。四句“风吹着……”让读者也真切地感受到此时的 风陵渡黄沙漫漫,风打船帆的情景。
B 小礼:《风陵渡》描写了风陵渡和黄河的“险恶”环境,侧面烘托出作者对民族和人民的苦难命运的同情,诗歌 风格清婉秀丽。
C.小雅:《太阳》第一、二节,写太阳到来时的悲壮场景。在艾青的感受世界里,太阳竟是从远古的墓茔、从人类 死亡之流的那边、穿过黑暗的年代滚来的, 这暗示着光明诞生于黑暗和死亡。
D.小礼:《太阳》一诗,通过“撕开”“搁弃”等词语,写出了“对于人类再生的确信”,赞颂了太阳给人类带来了 一个新的时代。
21、《风陵渡》《太阳》是作者同一时期的作品,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6 分)
三、表达与写作(共 56 分)
22、 十年栉风沐雨,十载和衷共济。为了庆祝海桐中学建校十周年, 海桐中学将于 2022 年 12 月 3 日举行主题为 “以少年之名”的校庆活动。
活动安排:
时间 活动
9:00-10:00 校史馆开馆仪式
10:30-11:40 大礼堂校庆文艺演出
12:00-13:00 学校食堂校庆午餐
温馨提示:应疫情防控要求, 在参加活动的当天须出具 24 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佩戴口罩。
请你根据以上内容,以海桐中学党政办名义拟定一份邀请函, 邀请广大校友前来参加活动。
要求:①信息全面、 准确、有效;②语言简练得体;③符合文体要求,只写正文;④字数不超过 200 字。(6分)
邀请函
亲爱的校友们:
海桐中学党政办
2022 年 11 月 20 日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 分)
爱是一种情感, 爱是一种能力,爱是一种能量, 爱是我们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性。给亲人做一次美味的早餐, 是爱,会让亲人感到幸福;给朋友送一张鼓励的卡片,是爱,会让朋友感到关心;给陌生人一个温暖的微笑,是爱, 会让陌生人感到美好......然而,现实中,一些同学心里对亲友有爱,却不会表达爱,让所爱的亲人朋友感受不到 爱,得不到爱的力量。
请你写一篇文章,讲一讲你在生活中对亲人或朋友表达爱的亲身经历,或者所见所闻所想,让这些同学读了你 的文章以后受到启发。
要求: 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但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 也不要写成书信体。②不少于 600 字,不得抄袭, 不要套作 ③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1D ②卞之琳——biàn;⑥乱篷篷——乱蓬蓬 ⑩不屑置辨——不屑置辩;
⑪如座针毡——如坐针毡
2D 形容极端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不符合语境。
3B A.缺少宾语,加上“的热情”;C.句式杂糅,删去“的原因”;D.语意重复,删去“大约”或者“左右”。
4C A.班长劝小礼说:“否则你就别来上学了”,说法太武断,不委婉;
B.“你看可不可以这样,在进出校门以及老师在场的时候,你最好佩戴口罩”这是不遵守校规的说法,违背了题干“劝说小礼遵守规定戴口罩”的目的;
D.“我希望你能按时测体温,勤洗手,勤消毒,让老师和家长放心”,没有劝小礼“遵守规定戴口罩”,没有达到劝说目的。
5B A.“寒霜降”的“寒"指“寒露”,而不是“小寒”,最冷的节气是大寒,而不是“大雪” ;C.应为“他的文章善于运用比喻,逻辑严密,长于说理; D.足下:是旧时交际用语,对同辈、朋友的敬称。此处用词不当。
6、(1)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2)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7、AC
8、示例:小雅,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三年的同窗生涯已成为过去。但教室里,还回响着我们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还留着我们奔跑矫健的身影。离别校园是为了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施展才干,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是为了成为社会的栋梁。让我们不诉离殇,为美好的明天歌唱!
9C “词人准备长期在此经营农庄,认为力田之职非我莫属”错误。描绘了词人罢官闲赋时在园中根除杂草、修葺乡间住宅的田园生活景象。表面上很自信,其实是自我解嘲。表达了词人对南宋统治者不重用人才的强烈不满和自己怀才不遇、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懑之情。
10、上片用典,将李广英勇善战难封侯与李蔡才能平庸却封侯进行对比,表面上为李广鸣不平,实则是词人的自我写照,表达了词人对南宋统治者不重用人才的强烈不满。(对南宋统治者不重用人才的强烈不满。)
下阕描写自己的农居生活:除草耕耘、修葺农宅,通过诙谐、自嘲的口吻说明自己事农的能力可以担任掌管农事的“力田”之职,实则表现了自己不能挥师北伐,完成壮志,却埋没于稼穑蓬蒿之中的无奈辛酸之情。(壮志难酬的无奈心酸之情或怀才不遇,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11B 用/因为
12B
13、(辛弃疾)急忙追赶抓住了他,斩下他的头颅回军报告耿京,耿京更加认为他是壮士。
14、辛弃疾一生“辛”味十足,坎坷辛酸。文中他被僧人义端窃印背叛,险被耿京处死。他劝谏北伐,多被议和派阻拦。想要征战四方收复失地,却多担任文职,常年赋闲在家。诗歌中他有心报国,但被罢官退隐,壮志难酬(坎坷心酸答出两点给2分);但这种种磨难并没有磨灭辛弃疾的忠肝义胆,他劝耿京归顺效力南宋。同时又向朝廷献言献策。湖湘一带强盗祸害四方,他讨伐平定,并且为遭剥削压迫的百姓发声,提出建议。常怀期待,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一生忧国忧民,无怨无悔。(忠肝义胆3分)
15A 论题
16、理由:①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不良的示范;②幼稚化语言的过度使用会弱化人们正常的语言表达能力;③单一化模式化的网络用语无法激发人的想象和思考,会扼杀人类的表达欲,甚至会限制人类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活力;④作为成年人,老是使用“萌表达”,也会给人一种敷衍无聊、空洞乏味、情感上油腻有余而真诚不足的感觉。一个人言谈举止间的“言值”,反映着他的内在修养、文化水平与思想境界。我们应该正确规范使用国家的通用语言文字。(任答四点,4分)
17、(1)重获新生或活出新天地 (2)少年向往外边的世界
18、(1)①这一情节为插叙,进一步交代了少年的生活环境与外边世界的差异。②突出少年对外边世界的向往和与父母思想的隔阂,为下文少年走出山林作铺垫。(每点1分)
(2)①“枣红马”与少年关系密切,表达了少年对故乡和自己年轻时的生活的怀念;②少年骑马逃离故乡最后又期盼回到故乡,体现故土情怀,深化主题,引发读者思考与回味;③再次点题“马背上的少年”,呼应开头,收束全文,使小说结构严谨。(每点1分)
19、示例:①生活环境原始闭塞的土著少年向往外界,下定决心走出山林开启新生活,从愚昧落后走向文明的成长,启示我们应当志存高远,不满足于现状,饱含斗志,追求美好未来。②少年成功后耳畔却总回响着故乡的马嘶声,最后回望故乡心生感慨,又隐喻了故乡永远是人们的心灵家园,我们不能忘本、迷失本心。③文章详写了“少年”出走的心理挣扎,是外地中年人的到来直接鼓动了少年的出走,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中,总会被经历的人和事触动与教育,应当把握住成长的契机。④从人物的关系看,前有父母不理解、不支持少年,后有儿子不理解父辈的奋斗过程,引发我们对代际沟通的思考。
(评分标准: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一点2分;任答三点6分,四点7分)
20B 诗歌风格清婉秀丽错,应是朴素雄浑。
21、示例:《风陵渡》通过“黄河的泥沙/使我们看不见远方”表达了诗人在旅途的茫然、无助和寂寞之情;深藏在艾青心底的,是对光明永不妥协的追求;“潼关”“守卫着祖国的平安”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向往。
《太阳》中“于是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防腐的灵魂/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表现太阳的到来,使“我”也获得了新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22、示例:
为庆祝海桐中学建校十周年,我校定于2022年11月27日举行主题为“以少年之名”的校庆活动。活动安排为:9点到10点进行校史馆开馆仪式;10点30至11点40在大礼堂举行校庆文艺演出;12点至13点学校食堂进行校庆午餐。参加活动的当天,请出具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佩戴口罩。现诚挚邀请广大校友重返母校,追寻记忆,畅续情谊。期待您的光临!
23、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