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试卷今后命题建议怎么写(英语试卷改进措施及建议100字)

英语试卷今后命题建议怎么写(英语试卷改进措施及建议100字)

首页英语更新时间:2024-09-01 12:12:44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高考英语的解决方案——2024年全国高考英语命题改革暨高考英语总复习教学研讨会上的报告

包天仁

各位老师好,我的报告题目是《高考英语的解决方案》。这个题目很大,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要讲一个针对高考英语总复习的最好的方案。这个方案是我和我的团队经过四十多年,接近半个世纪,研究得出来的一种方案,给老师们提供了一种非常系统的英语应试思路,或者叫应对高考英语的教学思路。通过本次报告,我想告诉老师们,在高考英语应试时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

本次高考英语研讨会是一场顶级的、全国规模的会议,本会议已经以各种形式连续召开了近二十年,我们的研究成果实际上也得到了国家教育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考试院(原考试中心)以及各省级教研部门、各地学校教师的支持和认可,大家能够得到会议信息、能够在今天参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刚才盖丽娃主任讲到,受教育部委托,我们每年都要出版两本蓝皮书,一本是高考英语蓝皮书,一本是中考英语蓝皮书,至今已经正式推出十年了,总计出版20本,书中提出了对于中考和高考英语试题命制的一些可行性建议,主要递交给教育部、考试院以及各省命题部门作为参考,申请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推广课题立项的老师们也可以得到当年份的最新版蓝皮书。

2023年高考已过百余天,高考英语学科全国共八套题,除了四套全国卷,还有四套省级命题试卷。我们对此做了初步研究,也听取了一些教研员和老师们的意见,我们将向教育部、考试院和各省命题部门提出针对明年高考英语试题的命题建议,共计以下十条:

第一,落实考评改革精神。大家都知道,从2014年起,高考改革加快了进度,这期间发了许多红头文件,全国各地也响应着做出了很多的改革。但现在看来,改革还是不到位。所以,还是要继续贯彻中央精神,把考评改革做得更好。因为这都是一些宏观层面的东西,我在此也就不具体展开讲了。

第二,制定高考英语考试大纲。考试大纲从前几年起就取消了,也就是说没有考纲了,我认为这是没有道理的。无论出几套题,无论什么考试,都应该有一个大纲,有一个指导意见或考试说明,否则无论是命题者还是学校师生都无从遵循。上千万人参加的大规模、高利害的公共考试没有考试大纲,这是非常可笑、非常不科学的事情。所以我建议恢复制定高考、中考各种考试大纲(原考试说明),这样会使考试更加规范,具体需要实施的教学和命题等各方面工作也都会比较好做、复习应试会有所遵循。

第三,制止提前模拟(适应性)考试。这件事要由教育部考试院带头,下到各省各个学校,制止提前搞各种模拟考、联考一类的考试。要注意,我的意思不是不能搞,而是不能搞得太早,比如刚刚开始复习,怎么能搞模拟呢?离高考还远着呢!很多地方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去进行模拟训练,这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几十年来,这种现象愈发严重,教育部、考试院首先就应该带头制止。至于现在流行的所谓“适应性考试”等名堂,其实就是模拟考试,什么“八省联考”,搞这么早做什么?起什么好作用?这不就是早早进入“题海”吗?这是非常坏的应试教育,对高考英语总复习造成非常大的误导。

第四,全国统一命制一套高考英语试题。全国的课程标准是统一的,试题是根据课标命制的,各科全国命制一套试题有何不可?至于各地不同标准、不同分数线的设定,则是各地的招生单位的工作。以前的高考英语试题全国上下命制几十套,后来国家逐渐收回了命题权,到今天还有八套,在此我也要问,这八套有什么区别呢?拿四套全国英语卷举例,什么新高考、甲乙卷,有什么区别?我们国家哪有那么多命题方面的专家,哪有那么多的命题资源?所以说,多套命题是没有道理的,反而会使守在一线的学校教师无所适从。

第五,组建专业化的高考英语命题队伍。当前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命制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命制的试题问题很多,对此我们在高考英语蓝皮书中都指出来了。所以,要请专门人员对命题队伍进行培训,使命题更加专业,命制出更好的试题。

第六,加大对高考英语形式(题型)改革,减少选择题型(MCQ),删掉“读后续写”,新增英汉互译等。对高考英语试题的形式进行改革我们早在2014年考改文件发布前就提出了,高考题型太“死”、太少,大量的选择题使学生们大肆猜测、抄袭,作弊成风,还导致“题海”肆虐,所以必须要大幅度减少选择题,我们建议选择题的比例在百分之三十至四十左右。有些人说,选择题就是所谓的客观题,这个说法是没有道理的,因为选择题在编制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考点、选项和答案本身这件事就是主观的。至于增设题型,我们可以增加一些半开放试题。另外,还建议删掉近几年新增的读后续写题,这个题型非常奇葩,到底是读还是写?只有到高年级,至少大学和研究生阶段,这样设计才没问题,但在中学阶段,尤其是在高考试题中设计这类题型是非常不合理的。至于新增部分,我们建议增设汉译英和英译汉,可以先从英汉互译开始,这是跨文化交流所必须的。上海的高考英语试题一直保留着翻译题型,但全国各省市的中、高考试题中翻译题型普遍很少,甚至没有,我们建议增设,这是非常必要的,它能确切地考查出考生的英语能力。

第七,提高选文质量,英语文章从原汁原味资源改编,适当融入英语母语国家文化、中国文化,兼顾其它国家的文化元素。我看了今年的高考英语试题,直观感受就是出题单位的资源相当匮乏。高考英语试题的选文,需要是原汁原味的。这个“原汁原味”很有说道。有些高考文章非常唐突,老师和学生没有相对应的知识储备,无所适从,这类文章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导向。另外,在国际文化和中华文化等方面,还要求在试题命制时进行大量的工作,怎么能够非常自然、和谐地把其它国家文化融入进来,这也是语言的功能,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第八,改善高考英语试题设计,图文并茂,尽量创设语境。现在高考英语试题中所设图文部分不多,语境、语篇设计等各方面的命制技术也比较差,这方面要大力改进。

第九,降低高考英语试题难度,分数呈正态分布,既有利于高招选拔,又促进平时教学。分数呈正态分布就是所谓考试结果呈倒钟形,是搞测试研究的相关人员都知道的常识,但现在的高考英语试题并不这样,前面的学生高分数特别少,“尾部”太大。因为现在高考英语选择题过多,很多学生早早就放弃了英语学习,尾部低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因为很多学生都是吃了英语的亏,所以高考英语试题的命制难度要适中,这样既有利于高招,又有利于对平时教学的反拨。

第十,听力录音清晰,设计情景,考查听说能力。高考英语听力的录音不可以像今年这样乱七八糟的,要讲究global,不能纯粹是British English,也不能纯粹是American English,要中立,这是可以做到的,因为要保证大家都能听懂。语速和重复的次数也有所讲究,保证留足答题时间。另外,设计题目时可以设计一些或少部分考查“说”的能力的题目,这方面其实是有实践经验的。

总而言之,高考英语命题改革还是任重而道远的。我们在研究高考试题,尤其是2023年高考英语试题时觉得,在以上方面需要有所改进,所以我们也向教育部和考试院提出了这些建议,这些建议可以看作是将来高考英语试题改革的一种发展趋势、一个方向,广大专家、教师们可以参考,也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一起探讨。

下面我要讲的是本报告的第二大部分,高考英语总复习教学的解决方案。我依然建议,全国上下无论什么学校的老师、何种程度的学生、参加哪种高考、用什么高考试卷,都可以申报全国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推广课题,深入学习研究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并运用。这个教学法是我本人在三十多年前首创,英语“四位一体”高考总复习教学方法就是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当中的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近几十年来,全国上下的英语高考总复习教学方法没有几个,现在大家普遍使用的是“三轮”“四轮”复习法。这种复习法一般都是早早结课,从高三学期一开学,甚至从暑假或更早就开始一直进行“一轮”复习,拖拖拉拉直到春节前后,其过程就是把原来的教材内容再给“过”一遍,捋一遍,也就是“再炒一炒剩饭”,在这里面挑重点进行扩展,或者再加一些新的东西,中间还穿插了很多的综合训练和“一模”“二模”之类的模拟考试。就这样,“一轮”复习用去半年多的时间,然后紧接着进行“二轮”的复习,在这时主要就是练专项了,其实就是题型训练,同时也穿插着综合和模拟的训练。最后开始进行高考的模拟训练,但其实这一步早就开始做了,到了高考前这几个月基本上全是在模拟,试题一套接一套。这种复习法实际上是非常差、非常笨、非常落后陈旧的,但大家都在这样操作。有个别程度好一些的学校会进行话题式复习,但这种复习方式实际上也是很难用的,它很“窄”,对于一些中等生或学差生是没有意义的,越进行下去就越会把他们甩在后面,越来越“分化”。

抛开上述陈旧无效的高考英语总复习方法,英语“四位一体”高考总复习教学方法应当是当下最好的总复习方法。接下来我就要给大家讲一讲该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该教学法不是凭空得出,是我和我的同仁,还有全国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和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下面所讲的教学模式大半是针对英语教学的模式,还有一些针对考试的复习模式,这些模式和理念在国际上有极大的影响,我也从这些理念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个模式是David Didau的STTT—T(Study test test test-test)模式,这是一种考评模式。Study指的是平时的教学,第一个test指的是课堂小测这类训练;第二个test指的是单元、期中测试这种阶段性的训练;第三个test指的是学业成就考试,比如期末考试这种终结性评价考试;横线后的最后一个test指的是高风险的、水平选拔类的考试,比如中考和高考。在正式提出这种模式之前,他先提出了共计四种模式,让我们来看一下哪种考评的效益(effects)更好一些。第一个study study study study—test模式肯定是不行的,学习过程中要紧跟着测评和反馈;第二个study study study test—test模式没有课堂形成性评价,没有课堂教学的阶段性考评;第三个study study test test—test模式也没有课堂方面的小的检测;最后一个study test test test—test则是他的首选,我本人也比较认可这个模式,意思是考评必须得跟上,不能离教和学太远。David Didau在英国非常有名,出版了很多有关教学、考试和考评等专著,对此非常有研究和建树,他的理念值得我们参考。

接下来我要讲英语学科的教学程序:知识积累——技能培训——能力提升——素养目标。不仅仅英语学科,各个学科的教学程序其实都是这样的。首先要进行知识的积累,也就是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语言形式、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知识必须要有;然后用这些知识,即这些语言形式,进行听说读写和翻译的技能训练;然后再进行综合的能力提升;最后达到素养目标,这个“素养”是英语素养,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最高水平。这些教学步骤必须一步步进行,不能乱序,我所创的英语“四位一体”高考总复习教学方法正符合该教学程序的规律。

下一点理论依据是从认知科学论证:Explicit Instruction(显性教学)——Retrieval practice(检索式训练)——Interleaving(intergrated) Practice(综合训练)——Mock Tests(模拟考试)。从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各方面出发,现在普遍认为,认知科学,或者叫认知法,是最好的、最理性主义的教学方法。那么它的规律是什么呢?首先要进行显性的教学。可以先显性教学,后隐性教学,因为技能培训实际上是隐性的教学,可以显性和隐性教学结合,但一开始主要还是要进行显性直接的教学;然后进行检索式训练,因为教学一般都是线性的,按照顺序进行的,retrieval实际上就是横着来,进行总结归纳的一种训练;然后进行综合训练,实际上就是能力训练,把所有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然后再进行模拟训练,这是一个很短的过程,不能太长、太久,不能一开始就搞模拟,一开始就进入中、高考的模拟是非常错误的,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所以,总的来说,整个教学过程需要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上述几个阶段要一步步地进行。

接下来给大家列出了两个教育目标分类法(Taxonomy)。这两种方法之间间隔了差不多半个世纪,各有各的道理,不能否定其中任何一个。Broom提出,知识,也就是语言形式,应作为打底,然后要达到能够理解,能够应用,能够分析,能够上升到语篇,最后上升到更高级的形式,按部就班地进行。

Robert的分类法从retrieval开始,也就是从综合开始,其实可以用在中、高考复习上,但是底部其实应该再加一层knowledge。综合了这些知识才能够达到理解,进行语篇分析,然后才能使用语言,形成科学的语言认知系统,最后形成自己的语言系统。

接下来是Nancy Frey的Guided Instruction,这是一种在美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很火的理念,体现了美国的课改理念,同EDI实际上如出一辙。这个模式实际上要从下往上看,作为教师该讲要讲,要解释,要举例,做示范,还要给学生很多的正面激励,给出很多线索让学生们注意到,然后让学生们能够学习,这就属于诱导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他们的认知和语言认知的发展和进步。教师还要不断提出问题,浅层的和深层的问题都要有,检查学生是不是真的懂了、掌握了,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次的学习。在整个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在一个单元的后期,要不断地提供这种“脚手架”。这些理论都与我的英语“四位一体”高考总复习教学方法相符。

下一个理论的提出者Silvia Ybarra和John Holling-sworth是一对夫妻,也是我的老朋友,他们根据美国的课改提出了EDI,即显性直接教学法。这个“大苹果”标志的书上有六个步骤,首先是老师要先讲,不是现在很多人搞的那种导学案、杜郎口模式,就是先做题,上课叫学生讲,然后老师再做补充,这种方法从根本上就是错的。老师必须先讲,举例子后要做讲解,然后再提问题,不能搞反了。提问题后要自由地叫任意一名学生,不要让学生举手,答完后还要给学生一个反馈,其实这就是一种测评。

还有一种比较新的方法,是英国的Shaun Allison和 Andy Tharby提出的六大原则。它一开始要求我们要设定目标,目标内容要有挑战性,不能定得太低;然后教师要讲,explanation就等于teaching,因为讲的都是新的知识,所以边讲还要进行新的技能训练,要做示范给学生,学生就知道该怎么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然后再进行practice,这个practice和前面的不太一样,它实际上是一种小测,不是提问或课堂互动之类的活动。接下来就是要提出一些问题了,训练完后要questioning,这里用了进行时态,将教学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都非常好地调整了;最后反馈给学生,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process。

我从国内外的很多理念和方法中汲取了营养和灵感,所以才有了现在的英语“四位一体”高考总复习教学方法。这个方法的具体的实施其实是很容易的,任何地区、任何学校、任何高考英语试题、任何层次的学生都可以使用,许多老师反映,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或者自己所带班级水平层次较差等,其实都是没有问题的,不必担心。接下来我就来讲一下这个教学法具体该如何操作。

英语“四位一体”高考总复习教学方法是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一个具体的教学方法,它将总复习分为四个阶段,即四“位”,第一“位”是阶段训练,即retrieval practice。阶段训练就是把知识进行横向的和竖向的重新提炼,归纳总结,使其变得系统化,为了能够把知识上升运用到各项英语技能上。所以,阶段训练要求占到整个高考英语总复习所需时间的一半,例如从十月开始,直到明年的一月份,用四个月的教学时间去进行阶段训练。高考总复习教学方法将阶段训练编排为十二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可以细分为四个内容,即小“四位一体”,分别是词汇、语法、课本和小综合。在做阶段训练习题之前,要先上阶段训练的复习课,首先,要上语音词汇课,可以利用我们教学法总复习系列丛书中的教师手册,书中给大家提供了三百多页的辅导,在末尾还提供了几个高考英语词汇表,按照读音规则进行归纳总结,非常方便好用,跟“四位一体”的教学和训练是同步的,老师在上复习课的时候完全可以按照书中的分类及步骤来操作。上课之前,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做一些复习的准备,课上要提问,互动,把这一套词汇都搞清楚。词汇课可以上两节,因为量比较大。词汇课上完后不要马上检测,紧接着上语法课。我们把所有高考所能用上的语法分成了十二个大块,从词法到句法再到惯用法,因为语法就这么三种东西,一个阶段完成一个。举例来讲,名词、名词复数、名词所有格、冠词等属于词法内容,这时要把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学了十来年的方方面面的规则都系统地总结出来。

这之后就该开始上课本复习课,英语“四位一体”高考总复习教学方法没有把初中的课本扔掉,从初中七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课本同样也被分成十二份。因为已经先把词汇和语法单拿出来提前复习过了,所以课本内容就少了,就“精”了,就不是那么“乱”了。课本内容就是搭配、习惯用法和话题等内容,“过一下”即可,可以让学生们先自主复习一下,上课时老师主要进行互动和提问,进行问答式教学。课本复习完毕后就可以做总复习系列丛书中阶段训练的习题了。因为共有十二套习题,由此看来,每一阶段用十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因为高考总复习阶段训练要求至少进行四个月,也就是120天左右的时间,连训练带讲评每个阶段十天就可以了。在教师辅导手册中,我们给予阶段训练详细的归纳和指导,老师们只使用一本教师辅导手册就可以了,不用再抠教材了。要知道,这个阶段训练的课和“三轮”复习的课是完全不一样的,不是“炒剩饭”式过课本,我们是分阶段的,每一段都分为四小“位”,是提炼式、检索式的总复习,有助于把知识横向、纵向串联起来,而不是完全的纵向,这个方法对知识复习的效果是极好的。目前retrieval在国际上是非常火的词,但是这个方法我在三十年前就已经提出了。

第一“位”阶段训练完成后,就可以进入第二“位”专项训练了。专项训练就是根据高考的题型进行训练,不论新高考还是旧高考,其实题型都差不多。对于单项选择、语法填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作文等题型,由易到难依次训练,但要注意,听力的训练应该从阶段训练就开始带着,不能太晚,等到专项训练的时候要更紧地抓起来,要“磨耳朵”,不仅要学生们能够听懂,还要能够做出反应,答好题,这是很不容易的。在进行其它的专项技能和考试题型训练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按照“题海”那一套来做,一定要抓题型的规律,比如阅读理解,先粗读、扫描式阅读,然后再带着问题细读,这个步骤就是现在很多老师教给学生用的,甚至很多观摩课都在这样演示,其实这完全是错的!阅读理解题一开始就要细读,然后再快读,最后再看题目,不能一开始就看题目,否则就进入陷阱了,被带进“坑”里了。因为现在很多阅读理解题都是四选一的选择题,有三个选项是错误的干扰项。所以一开始就要慢读、细读,进行语篇分析,搞清楚某个单词、某个语法结构、某个词组有什么语法功能,是什么意义。大多数老师现在教的方法都是错的,这个我一定要跟大家说清楚,如果按我所说方法来做,效果会非常好。这样一个专项、一个专项地指导学生,是良好的应试方法,是有效的应试准备。最后再做我们提供的七套专项训练的习题,老师一定要讲评,教学生们掌握做题的技巧,如此一来,准确度和得分率就会提高。

专项训练结束后要进行综合训练。综合训练不是模拟训练,但是接近模拟训练。我们提供了四套综合训练习题,实际上是把前面阶段训练和专项训练的习题中学生依然很差的、还在丢分的部分再综合地整合一下进行训练。这时就可以先做题了,做完后立刻讲评,如此以来,学生们就可以查漏补缺,就可以全面掌握重难点,综合能力就得到了提升。综合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大概耗时二十天就可以,不用太长时间,如果学生程度较差的话,耗时一个月也可以了。

这之后就可以进入模拟训练了。现在中、高考英语总复习时,大部分老师都在用“三轮”“四轮”那套方法,用“五三”那套资料,这样实际上就是早就进行过模拟训练了,甚至从高一就开始模拟了,总是在做那些“真题”,这样是及其有害的。我的理念是,要特别控制使用所谓的“真题”。有些老师提问:“真题”不好吗?“真题”多标准,用过的肯定没毛病。我在这里强调,“真题”是过去的旧东西,是综合的东西,是实际考试用的东西,在平时教学和总复习前期的几个阶段里,是不能用“真题”的。滥用“真题”不是胡闹吗?这是极大的错误!但是,模拟训练阶段可以用高标准的题,我们的系列丛书提供了五套模拟习题,老师们还可以把收集到的其它高质量模拟题跟我们的整合起来,但是注意不要搞多了。至于前几年的高考题,可以拿给学生看一看,熟悉一下,但是不能当作模拟训练的题去做。模拟训练的题一定要高标准,老师一定要精心设计,因为学生的精力是极其有限的。这个高考前的最后冲刺阶段大概用时一个月就可以了,看学生的进度和情况,尖子班可以适度多做一点。

整个高考总复习教学过程都属于教学,提倡阶段侧重,循序渐进,提倡四个“精”:精选精编,精讲精练,因为总复习时间一共就那么点,学生们高考要考很多学科的,留给英语这一科的时间实际上是很少的。很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放弃英语,但如果按照英语“四位一体”高考总复习教学方法来操作,其实是可以把一些中下等层次的学生再给提起来的。

关于教学法的操作方法就如以上所讲。在会议期间,会务组收集整理了一些参会教师提出的问题,接下来的时间我将进行一场互动答疑,有针对性地解决一线教师们的苦恼。

有老师问,农村地区的学生英语水平太差了,怎么做呢?我再次强调,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无论任何学校、任何老师、任何学生或任何高考,都是可以使用的,这里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不仅仅针对复习教学,还适用在整个教学法所涵盖的各类课堂中:抓“中间”,带“两头”,也叫“中间策略”。这个策略老师们现在马上就可以用,准备的复习材料的难易度、试题讲解的程度都要参照本班中等生的水平来进行,不论这个班级的水平如何,都要参照中等水平来准备。另外,总是提问、关注中等生,课后的辅导也要关注中等生,这样一来,抓住大部分中等生就可以促进尖子生,让他们有被追赶着的感觉,同时还可以激励、带动中下水平的学生。有老师现在可能在教尖子班,但是尖子班也有相对来讲水平较弱的学生,因此也可以以中等生为参照。又或者有很多带差班的老师,学生们放弃、躺平,考试全靠蒙,即使是这样的班级也是有中等生的,这个“中等”要根据班级的情况自行设定,让中等生来带动学差生是非常科学的做法,否则就会越来越两极分化,越来越多的学生放弃。

有老师问,复习要不要分模块,或者进行话题式复习?注意,英语“四位一体”高考总复习教学方法不搞话题式复习。因为教材是按照话题的进行编写的,如果总复习还继续按话题进行下去,是万万不行的。可能极少数水平好的高中、好的班级可以用,对大多数来说,还是用英语“四位一体”高考总复习教学方法最实惠。而且总复习时不要再谈什么板块、模块,阶段训练不是模块,也不是话题,是把知识提炼出来进行归纳总结。

有老师问,很多老师比较头疼读后续写题型。这个题型我们也非常反对,这是整老师、整学生的题型!这种题型或许在大学可以用,但要用在高考上纯粹就是瞎扯。但是现在已经考了,我们还是得应对它。读后续写,主要还是写,就是要把零碎的东西给组合起来,顺利地表达出来,也就是说,还是要依靠“三段式”,有开头,有结尾,中间的内容主要还是要进行论证。另外,如果文章一开始就没读懂,那还怎么写呢?这时就要抓关键词、关键句,“顺杆爬树”进行扩写。把简单句扩大,多加一些定语、宾语或状语,多加一些并列句,续写就要求一百个单词左右,看起来也没什么难度。即便如此,也要一步步训练出来,所有高考总复习的训练都是循序渐进、阶段侧重的,不能一下就设定高标准,这样只会甩掉一大批学生。

有老师问,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或非重点学校,高考英语总复习怎么办?对此我也问,这怎么不能办呢?你们完全可以报名参加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推广课题,立项后可以联系我来指导你们,保证你能够取得好的高考成绩。现在许多地方的高考英语总复习已经早早开始了,资料、资源等都被早早订完了,甚至“三轮”都“轮”了挺远了,即使这样,也照样可以就此停下来,改用英语“四位一体”高考总复习教学方法,是完全来得及的,还用老办法是完全没有希望的。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推广课题属于国家级重点教研课题,立项申请操作简单,成功立项后就可以获得由教法所赠送的相关理论和习题资料。资料每年都做修订,增加新的内容或进行调整,保证质量更上一层楼。另外,各位老师也不用客气,可以直接联系我,我会帮助大家取得高考好成绩,因为我就是干这个事的,不怕麻烦。虽然我已耄耋之年,但是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愿意帮助大家,因为这是关乎到人才培养的问题,关乎千万学生的成长的问题!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就是一把金钥匙,是一个省时省力的好路子,是中国英语外语教学界的一个极大的成果,对国际英语外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也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有老师问,我们学校的设备和技术都跟不上发展了怎么办?大家要知道,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是现在流行的AI,比如ChatGPT一类的也好,技术都只是个帮手,绝对不是课堂的主角,主角永远是教师,课堂要以教和学为主。上课要显性直接地上,老师细致地讲解、总结示范、提问,引发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

有老师问,这个阶段能不能用全英教学?我告诉你们,这绝对是扯淡!无论是平时教学还是复习教学,都不能用全英进行授课,一定要英汉混杂,并以母语汉语为主。

另外还要注意,高考英语总复习的课堂不能搞翻转课堂、杜郎口模式那一套,也不能用衡水“题海”那一套往死里练,不能过度重复。“题海”是最无能的老师才做的事,可惜现在很多人都陷入了这个陷阱。用英语“四位一体”高考总复习教学方法,做的题也就三十套左右,比大多数人刷题的量至少少了三分之一,总是翻来覆去地重复练习是非常糟糕的,白白浪费时间。做题时也要注意,不能总做选择题,英译汉、汉译英这类题型必须要有,翻译对掌握语言、理解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学生根本搞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再一点就是一定要练习语篇分析,有的老师认为学校内没有能够设立语境、情境的条件,大家要注意,无论是听力的语篇还是阅读的语篇,其语篇本身就已经提供了语境,不必刻意地去设置,毕竟中国老师教中国学生外国语,本身就没有语境,设置出来也是假的,所以不必刻意强调,且高考英语总复习不能搞太多花架子。最后一点是,课上可以用思维导图,但不要用太多。思维导图实际上就是联想,训练词汇和语法时可以适当使用,但如果用太多了就变成了无用功,学生们在课上根本看不懂,显得花里胡哨的。还是建议各位使用英语“四位一体”高考总复习系列丛书的教师辅导手册,简单易懂,思路清晰,是为各位打开高考取得高分之门的“金钥匙”,所有人都可以参加课题研究,可以使用该教学方法,其效果已经是经过几十年多轮实验验证成功了的。

有老师问,“真题”有什么用处?我要说,“真题”没什么大用处。中考英语每年全国大约有一百五十套题,高考现在有八套题,给学生们熟悉一下就行。倒不是说“真题”里面的语言知识没有用处,知识没有问题,毕竟已经用到高考题里了。我强调的重点在于不要总是做那些所谓的“真题”,因为“真题”已经是旧题了,尤其在复习教学的前几个阶段,怎么能总用旧题呢?“真题”是综合性很强的题,一上来就用“真题”难道不是在整学生吗?前面我讲过,直到高考前再拿出近两年的题给学生熟悉一下,点到为止,让学生知道题量、难易度、考点深浅和应用的答题速度就可以了。

有老师问,如何引导学生高效记单词?老师每天必须监督学生,无论是平时的课、复习课甚或是中高考复习课,都可以在每节课的前五分钟考查学生单词、词组的记忆情况,我用过的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拿几个纸条写上汉语,随机点几个学生上黑板写英语,一、两分钟就可以写完了,然后当场讲评,看看谁写得好,谁写得差,写得差的下节课接着叫他(她)上来写单词,这样下去学生们谁都不敢不记单词了。都要高考了,如果学生连单词都不认识,这不是扯淡吗?如果有这种情况就是老师的失职了。

有老师问,一节课可以复习多少条语法?语法肯定在一节课内不能复习太多了,英语“四位一体”高考总复习教学方法将语法分成十二份,包含了全部词法、句法和惯用法,大家可以参考教师手册使用。复习课和平时上课不一样,拿一般现在时举例,平时要上一周左右的课,在复习的时候却不可以单讲,这类时态都要放在一起归纳总结,把知识横过来串好,因为复习是综合性的。

有老师问,高考英语未来的方向是怎样的?新高考和旧高考有何区别?大家记住,不论新旧,高考英语这么多年、这么多套题,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有老师关注诸如阅读理解的文章第一篇是什么,第二篇是什么,这都是不一定的,但总归是从易到难的,且大多数应当属于non-fiction,因为高考英语不可能采用那么多神话故事,肯定是说明、科普类文章多一些。还有一点就是,英语国家文化和中国文化肯定会做一定的交融,例如用英语讲中国故事。

有老师问,既然不推荐“真题”,那我们平常训练用什么题?平常训练要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范围来设置,老师自己编制小测训练题目,不能总用那些“五三”“金太阳”之类的套题,那些东西太差。不是说一定要求老师具有高标准的考试素养或评价素养,而是要求老师应有能够出平时考试、课堂训练这类形成性评价的题目的能力。《英语辅导报》学生版是提供这类训练题目的,是非常好的报纸,老师们可以参考。

有老师问,英语早读要进行什么活动?高三还需要背诵课文吗?我建议到高年级就不要背课文了,可以背一些好的片段,背整篇课文就是白白浪费时间。至于早读,叫学生读一读好的语篇,记一些单词,老师去教室的话可以进行答疑和个别指导,都是不错的方案。早读要让学生张口,但并不是那种大声朗读,大声朗读是低年级才提倡的,声音太大了思考就没了。高年级的学生要会边读边想,特别是到了高考前的学生,可以培养高阶思维了,不能搞机械的行为主义。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3年第11期)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