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步骤
1 课前1. 研析试卷,整理考点。
教师每次测试后应该就试卷认真做好研读:主要是加强对试卷的分析,统计试卷所考的知识点以及分布情况,判断试卷的难易度,进而将本试卷的实际难易度况和本班级的学生层次做一对比,确保在讲解中能够告诉学生相应的标高(比如这道题同学们能够做到那一步即可等),这是老师首要做好的,同时也是让同学们知晓自己达到相应标高与否的重要依据。
2. 确定讲评中的重难点,设置学习目标,便于引领课堂教学方向。
由于现在,许多学校的月考及其他大型考试均是采用网上阅卷,阅卷之后生成正答率统计等数据均能够通过网站进行查询,所以我们老师就可以结合每次测试后生成的分析数据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既要总体分析所任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又要逐项分析学生各题目准确率,确定讲评中的重难点,以此为据设计学习目标。
3. 设计学习小组长的培训方案,以解题方法、答题规范及情感态度目标为主进行培训。此步骤最为重要,因为这将是本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这个环节的具体操作会在“课上”部分进行描述。
4. 选编巩固性练习(主要针对知识性试题,如单选、改错、书面表达等编制),作为本节课的总结反刍部分检测题目。
2 课上1. 宏观评价,书写目标。
介绍考试情况,介绍试卷特点,公布全卷及逐个题目的得分情况,表扬优秀进步,同时指出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就做题规范做一点评。
同时将本节课的目标板书到黑板上,利用1分钟时间解读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2. 分组合作,讨论重点疑难。
老师将课前整理出来的重点疑难部分做一分工,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并积极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真正做到思想交流,智慧撞击,方法借鉴,达成一致。对于不能达成一致的地方做好标记,在老师整体讲解环节积极提问。所以这部分,学习组长的作用就很重要,他的职责不但是要主持工作,还要把课前老师进行的培训内容以更加直观化及站在学生立场上更加“耳熟能详”的方式予以传达和交流。
3. 重点讲解,方法为先,前解后测,灵活掌握。
这一点主要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引导学生探寻解题要领,归纳语言要点,要把解题思路的形成交给学生,给学生以恰当的思考内容和足够的思考时间。各题型讲评方法要以题型不同而不同:
1)单项填空重在指导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把握知识结构,侧重考点、热点分析,反对面面俱到和逐一排除干扰项的做法。词汇知识的考查我在讲评前已经让学生整理,经过小组讨论基本可以解决;其中,我觉得应该特别注意高频词的搭配、一词多义、一词多类等用法。
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完形填空讲评课上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策略引导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掌握做完形填空题的技巧:通览全篇,识别文体;先易后难,逐空试填;瞻前顾后,找突破口;检查验证,理清逻辑。其次,了解高考常考命题点:前后照应;词义比较;逻辑推理;常识运用(背景知识、生活常识);固定搭配。
3)阅读理解侧重分析各类文体的写作特点,答题方法以及各类题目的答题要领,指导学生依据文章本身的事实、作者的思路和目的语国家文化背景答题,不要受自身经历、体会的干扰,同时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指导学生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例如,对于不同体裁的文章,做题时可用不同方法。很多学生经常问:先看问题还是先看文章?我是这样给学生解答的。如果先看文章再看问题,对考查作者意图、主旨大意、推理类题目有利,但较费时;反之,对解答细节类问题有好处,特别是广告体文章,先看问题,根据问题到文章中找到相关句子,其他的地方可迅速浏览,有利提高解题速度。
4)书面表达题要重点讲评,先用投影打出学生中的共性的典型错误,让学生改错,接着引导学生讨论文章的交际目的、可以适当发挥的地方,以及各个要点的多种表达方式等,最后朗读范文或学生中的优秀作文并加以点评,指出好在何处。
5)总结反刍,巩固检测。
老师可用电子白板将课前准备的“巩固性练习”展示出来,做一检测。
特别提示:
1)本部分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记笔记,并每个小题讲解完后要做好口头检测,口头检测遇到问题,当即停下,教导学生动手记!
2)每个题型只讲解同学们经过讨论的遗留疑难。这样题量缩减,重点突出,便于教学效果的集中化!
3)不要顾及没有逐个统一处理导致部分学生个别题目没有掌握,因为我们可以利用辅导堂时间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或者区域辅导。
3 课后1、指导、督促学生理解、消化根据讲解不同题目时所划的新词汇、新考点、好用法,积累一段时间后再加以口笔头检查。
2、要求学生在错题本上记下把握不大的、因知识缺漏和能力不足所导致的那些错题,力求弄懂弄通。一段时间后要将错误率较高的题经过变形让学生进行归错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