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晚上我们打乒乓球的时候,邻桌有几个小家伙也在打乒乓球,他们在谈论最近的测试,他们说的结果让我们感到十分无语。
他们这几个都是初一的学生,来自同一所学校,穿着同样的校服,但是说话的口音不一样有两个听就知道是来自农村的,因为他们的口音里面有很多方言的味道;有一个是来自城镇的,因为他从始至终都说普通话,普通话很标准;还有一个是小女孩,这小女孩看来也是来自城镇的。
但是他们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谈起这次考试的时候都很开心!
其中有一个学生,语文50,数学17,英语22,历史8分,地理12分,这几科加起来的分数还没有别人一科考得那么多了。
但是有另一个学生却沾沾自喜,给同学们举起剪刀手,因为他的分数还要低呢:语文47,数学3,英语14,历史20分,地理14分!
其他的学生也自报自己考了多少,但是都差不多,没有一科是上60分的。
现在我们这里的赋分是这样的: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历史100分,地理100分。
他们是初中生啊,才初一啊,怎么混得到高三呢?而且他们还能笑,我们就不知道他们的家长会不会笑了。
记得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我们是半工半读啊,早上上课,下午要去耕田种地的。但是在那个时候,我们全班40多个同学,没有一个会考出这样的分数的。还有,有一些女生考不好会偷偷哭的。要知道那个时候没有什么中考,也没有什么高考,毕业回去就回家种田种地啦。然了,我们都知道羞愧呀。
这些考不好的学生往往就是缺乏一种责任感,他们根本不把自己要学的东西当回事,上课的时候好像听课了,但是下课的时候他们就把所学的东西扔到九霄云外了。
后来我问这些学生,他们是不是学过因式分解呀?
他们大眼瞪小眼,竟然说没学过!我又问他们什么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他们可以说不知道,好像没学过。
好吧,我再问你一些简单一点的,在英语中“我I、你you、他he,她she,它it”怎么说?他们就说不知道。
好吧,我问一些语文方面的东西,我问他们:虽然,但是,不过,然而,这几个词有哪一个不是同义词?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虽然”不是同义词。[但是,不过,然而,是同义词]
我又问他们“因为”和“为了”是同义词吗?他们也没有一个人知道。
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触目惊心,这些学生不但把学过的东西都忘掉了,而且学过什么他们也忘了,我们怎么能够指望他们的成绩会有所提高呢?正如有一个人拿着篮球到篮球场去,本来要去打篮球的,但是后来他竟然走到餐馆去了,篮球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见了,我们还能指望他成为篮球高手吗?
看来这些学生,如果要跟上别的同学,不好好补课是不行的啦。怎么补?
如果想自己补课,把学过的课文再拿来好好看,好好读,划下重点难点,如果不知道什么地方是重点和难点,叫老师或者同学帮你划一下,先把基本的概念搞清楚了,然后才去听课。不管能不能听懂,你最少要知道你学过什么吧?到底能不能够学好,这也能证明你学过了,这是态度问题,有了良好的态度以后才能进步啊。
如果你嫌麻烦,看看目录吧,目录就是重点啦。根据目录,你看还有哪些地方搞不清楚的?就认真去学那些地方就可以了。很多自学成才的人不就是这样干的吗?
当然我们还可以请老师1对1的教,但是必须要求老师给你教基本的概念,基本的题型,而不是教你刷题,否则再怎么刷你都刷不出好分数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在学习方面的好习惯和责任心。当自己考不好的时候,要好好地反思,为什么我考得那么差?到底是哪个地方的问题?以后要问老师或者同学哪些问题?在老师讲课或者讲评试卷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而不是跟谁比差:我差我光荣,我差我优秀,我差我勇敢,我差我无敌。
作为家长,我们要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动态,如果他总是那样差,那一定是他自己有问题,尽管孩子可能会说这老师教不好,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想办法给孩子转班转校,事实上到了别的班级,别的学校,这孩子还是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