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英语试卷分析与反思怎么写的(英语期末试卷分析及检讨高中)

高二英语试卷分析与反思怎么写的(英语期末试卷分析及检讨高中)

首页英语更新时间:2024-07-24 14:51:04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的思维层次探析——以H市教学质量检测英语卷为例

倪 晗 罗晓杰

摘要:本文基于思维层次能力的评价框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H市高一至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英语卷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历年阅读理解试题中高层次思维能力考点和低层次思维能力考点均有涉及,但数量分布不均,高层次思维能力考点数量波动较大且比重较低。基于此,笔者建议,平衡考点数量,丰富试题类型,拓宽试题考查的思维阈值;发挥反拨作用,实行分层作业,有效促进阅读能力发展。

关键词:阅读理解;低层次思维能力;高层次思维能力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8)倡导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以满足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作为高考改革的试点省份,浙江高考英语卷题型改革备受关注。作为每学年英语学习情况的诊断依据,H市高一至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英语卷(简称为统测卷)以浙江高考英语卷为导向,对于检测H市英语教育是否反映并落实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和评价理念具有重要价值。阅读理解试题在统测卷中占分比高,其内容和题型对H市的英语教学和检测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关于英语试题中阅读理解试题的思维能力层次的研究并不多,且主要集中在试题内容的信度、效度以及体裁分析等方面(辜向东,王秋艳,2008),仅有较少的学者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的思维层次进行分析探究(黄聚宝,2013;倪晗,罗晓杰,2017;洪晓翠,罗晓杰,2018)。因此,本文就2016—2018年H市高一至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英语卷阅读理解试题的思维含量进行了统计,且分析并探讨了阅读理解试题的思维层次及高低层次思维能力的分布情况,旨在为英语统测卷提供命题依据与参考,促进英语教、学、评一致性的落实。

二、低层次思维能力和高层次思维能力的概念界定

思维能力可划分为低层次思维能力和高层次思维能力。国际上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划分方法。思维能力层次的划分目前以Bloom(1956)的六层次划分为经典。Bloom将思维过程由低至高具体划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不同层次,其具体定义为:(1)知识是指认识并记忆,例如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呈现等;(2)领会是指对事物的理解,但并不是深刻的,而只是初步的、粗浅的,例如说明、识别、解释、区别、重述、归纳和比较等;(3)应用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例如论证、操作、实践、分类、解决等;(4)分析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例如检查、实验、组织、对比、比较和区别等;(5)综合是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组合成整体,例如组成、建立、设计、开发、计划、系统化等;(6)评价是理性、深刻地对事物本质的价值做出有说服力的判断,它要求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信息,做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此外,Newman(1990)通过课堂观察,将上述六种思维能力的高低思维层次进行了划分。他认为,低层次思维能力指的是记忆、日常性和机械地运用已知信息的能力,体现在习得性的行为中;相反,高层次思维能力是指分析和创造性应用信息的能力,体现在推理或产出性的行为中。我国学者刘润清和韩宝成(1991)将思维能力划分为低层次思维能力和高层次思维能力。文秋芳(2008)、贵丽萍等(2015)明确指出对文本的作者和内容进行分析、质疑、推理和评价属于高层次思维能力。综上所述,本研究将“知识、领会和应用”归为低层次思维能力,将“分析、综合和评价”归为高层次思维能力。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016至2018年H市英语统测卷阅读理解试题中四选一题型部分作为研究对象,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简称为考试说明)(2015)与布鲁姆的思维层次划分为依据,分析浙江英语新高考改革政策颁布以来H市英语统测卷阅读理解试题中各项考点的题量分布情况以及阅读理解试题的思维层次分布情况。H市英语统测卷包含3篇四选一题型的阅读理解试题,三年的统测卷共包含27篇阅读理解文章,共93题。

(二)研究方法

为测量2016至2018年H市英语统测卷阅读理解试题的思维能力层次,本研究首先对各项考点(test item)进行了分类编码,共包括六项内容,分别为TI1、TI2、TI3、TI4、TI5、TI6(见表3.2.1)。

编码后,本研究将布鲁姆的思维能力层次与六项考点要求进行分析,得出各考点所属的思维层次,作为本研究的研究框架。此后,笔者将利用研究框架,运用EXCEL和WORD软件,对2016至2018年H市英语统测卷阅读理解试题进行分析,探究六项考点在阅读试题中的考查量及其高低层次思维能力分布情况。

四、研究过程及分析

(一)高考英语考试说明中阅读理解试题考点的思维能力层次解读

1. 理解主旨与要义(TI1)属于高层次思维能力

TI1指的是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因此,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抓住文章开头的主题句或文章最后的结论,从而概括文章的主旨。它属于Bloom框架中的“综合”这一层次,属于高层次思维能力。此考点示例如下:

【示例1】(2016年高二)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 Uber’s drivers are tired of riders’ arriving late.

B. Uber trials stricter policies for late passengers.

C. Uber’s drivers get cancellation fee from riders.

D. Uber offers a new ride service in some states.

该题选自2016年高二英语统测卷C篇的第四题,答案为D。该题考查的是文章的中心思想,需要考生在理解整篇文章的基础上,提取文章的段落大意。考生在通览全文后可进行选择。

2. TI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属于低层次思维能力

TI2指的是回答与文本直接相关的问题。此类考题一般可以直接从文章中获取固定的信息,寻找相关细节,找出答案,故该考点属于Bloom框架中的“领会”这一层次,属于低层次思维能力。此考点示例如下:

【示例2】(2018年高二)

Why was Noor unhappy that morning?

A. She did not have a dress.

B. Her father didn’t speak to her.

C. She couldn’t go to the dance.

D. Her parents had recently divorced.

该题来自2018年高二英语统测卷A篇的第一题,答案为C。根据文中第三段段首句“Noor told her brother that there was a big father-daughter dance at her school that night and she wanted to go, but couldn’t.”以及下一句中“and their dad hasn’t speak to them since then.”可直接得出,她无法去那个舞会。

3. TI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属于低层次思维能力

TI3要求考生能够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推断生词词义看似运用到了推断这一高层次思维能力,但它并没有涉及对信息的再组织、区别或者评价,属于Bloom框架中的“领会”和“应用”层次,属于低层次思维能力。此考点示例如下:

【示例3】(2016年高二)

What does the word “punter” in Paragraph 3 probably refer to?

A. Rider B. Transport

C. Vehicle D. Operator

该题选自2016年英语统测卷C篇第三题,答案选A。“punter”所在的段落讨论的是乘客若未按时到达上车点,Uber司机可以根据情况做出应对。依据本段反复提及是driver和rider两者的关系,以及划线词的上一句“Drivers can also cancel a trip if a rider takes more than five minutes to get in the car”,可推断出划线词的准确词义。

4. TI4(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属于高层次思维能力

TI4指的是考生能够掌握文章的结构框架,即掌握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要求考生能够读懂文章,并分析语篇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确定文章体裁。属于Bloom框架中的“分析”和“综合”层次,属于高层次思维能力。此考点示例如下:

【示例4】(2018年高三)

This text can be best described as ______.

A. a medical test B. a warning to skiers

C. a news report D. a research paper

该题选自2018年高三英语统测卷C篇第三题,答案选C。该文本讲述了科学家关于一位病人做数独引发痉挛的研究。该文章详细地介绍了研究者对病人痉挛症状的研究与分析,通过综合文章各要素,考生可推测出这是一篇新闻报道。

5. TI5(做出判断和推理)属于高层次思维能力

TI5要求考生充分理解全文信息,并把已知的和未知的信息联系起来,以文章所提供的事实为依据,经过分析思考而形成一定的观点。判断与推理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参与,独立探索,反思质疑,分析评价,而不是单纯、被动地接受信息和记忆所读内容(贵丽萍 等,2015)。因此,该考点属于Bloom框架中的“分析”层次,属于高层次思维能力。此考点示例如下:

【示例5】(2016年高一)

What lesson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A. Actions are powerful means of communication.

B. We might sometimes regret the words we use.

C. We should choose our words in a wise way.

D. Life is confusing and troubling.

该题选自2016年高一英语统测卷C篇阅读,答案选C。考生通过最后一段的阅读,并结合整个故事内容,可推测出这篇文章教会读者的道理是“应该慎重地选择我们的言语,不要让它伤害了身边的人”。

6. TI6(理解作者意图、观点和态度)属于高层次思维能力

TI6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总体内容的基础上,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该类题型有一定的难度,不仅要求考生理解全文,还需要其结合自己的分析,对文章信息进行筛选、整合,从而推断出答案,属于Bloom框架中的“综合”“分析”与“评价”层次,属于高层次思维能力。该考点示例如下:

【示例6】(2017年高二)

What’s the writing purpose of the above text?

A. To report on the success of a double hand transplant.

B. To describe how optimistic and happy a patient could be.

C. To convince readers of the safety of hand transplants.

D. To predict the bright future of hand transplants.

该题选自2017年高二英语统测卷B篇的第四题,答案为D。该文本主要讨论了手部移植这一话题。考生在掌握全文主旨的基础上,才能够推断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通过上述分析,本研究将Bloom的思维能力层次分类标准与考试说明相结合,对2016年至2018年H市高一至高三英语统测卷阅读理解试题所考查的思维层次分布进行划分,如表4.6.1。

(二)阅读理解试题各考点的考查分布情况

本研究对2016年至2018年H市高一至高三英语统测卷阅读理解试题中各考点的考查总量进行了统计,发现不同年份不同年级阅读理解试题的思维能力层次存在一些共性与差异。因高一题型特殊,有11道四选一的阅读理解试题,而高二和高三有10道,为保证分析标准一致,本研究将各考点的总量及其所占百分比进行了分类统计(见表4.2.1和表4.2.2)。

由表4.2.1与表4.2.2可知,2016年至2018年H市高一至高三英语统测卷阅读理解试题考查了考试说明中要求的所有考点,但是各考点的数量历年来有所波动,年级不同,考点考查量也有所波动。其中,TI1、TI2每份试卷均有涉及且考查频率最高;TI4考查频率最低,仅2018年高三卷出现1题。

(三)阅读理解试题思维能力考点分布情况

1. 低层次与高层次思维能力考点的总体分布情况

考试说明中涉及低层次思维能力的考点有2个,涉及高层次思维能力的考点则有4个。由图4.3.1可见,不论是高一、高二还是高三,高层次思维能力的考点试题数量均不大于低层次思维能力,且高层次思维能力的考点试题数量从高一到高三数量有明显的增加,尤其是2018年高二统测卷、2016年高三统测卷及2017年高三统测卷。这体现了英语学科的学习规律,表明了高一至高三学习难度的过渡和试题难度的增加。

2. 低层次思维能力考点分布情况

TI2和TI3 是考试说明中归属低层次思维能力的考点。但从图4.3.2可以看出,两个考点在考试中的数量差异显著,TI2的试题量明显高于TI3。结合表4.2.2可知,TI2的历年考查量均在40%及以上,占总题量的58.1%。而TI3的历年考查量在0-10%之间,仅占总题量的10.8%。

TI2出现的高频率有其科学性。TI2通常以考查具体的细节信息为主,例如时间、地点、具体措施等,考生只需要掌握表层的文本信息就可以锁定答案。这些信息是理解文章的基础,故十分适合高一的学生,但对于高二和高三的学生,仅仅掌握表层信息无法实现英语学习的真正目标,故此类题型在考试中题量逐渐减少。TI3历年考查量稳定在10%左右(即1题),2018年高二统测卷和2017年高三统测卷未涉及此考点。TI3要求考生能够通过阅读文本,解释单词、短语或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其内涵,难度较TI2更大。

3. 高层次思维能力考点分布情况

TI1、TI4、TI5、TI6 是考试说明中考查低层次思维能力的考点。如图4.3.3所示,近三年来高层次思维能力考点在试题中均有涉及,但分布不均,波动较大。

TI1仅在2016年高一统测卷、2017年高二统测卷、2016年高三统测卷和2017年高三统测卷中涉及,题量在1-2题。近年来,TI1的形式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隐含的信息增多,题目常为归纳标题或总结文章的主旨。

TI4仅在2018年高三卷中出现1次,考查频率很低。该考点要求考生通过分析文章的段落组成,提取文章特色,推出文章的结构。

TI5考查的频率最高,尤其是2018年高二卷,考查了4题,2016高三卷也考查了3题。但是,2017年高一卷并未涉及此考点。TI5是高层次思维能力考点中考频最高的考点,在历年考题中占20.4%,且随着年级的升高有增长的趋势。该考点题型变化灵活,考生需要通过整合文章信息进行推测、分析和评估,难度较大。该考点数量的增加体现了命题人对高层次思维能力的重视。

TI6在历年阅读理解试题中的覆盖率不高,仅在2016年高一统测卷、2017年高二统测卷、2016年高三统测卷和2017年高三统测卷有所考查,但随着年级的升高,有增加的趋势。TI6考查了作者的态度和情感,考生需要从文章中找出提示词进行作答。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首先,高低层次思维能力考点分布不均衡。纵向上看,历年的考点大部分集中于TI1、TI2和TI5,且TI2所占比重最大,远高于其它考点,但TI4少有涉及。横向来看,在高一至高三的统测卷中,高层次思维能力的试题量有明显的增加趋势,与浙江省高考英语卷高低层次思维能力的分布相符(倪晗,罗晓杰,2017),有利于学生为英语高考做准备。但是,高一的低层次思维能力试题量远高于高层次思维能力试题量,可能会让学生在升级过程中遭受较大的挫败感。

其次,历年的高层次思维能力的考点内部分布也存在不均。纵向来看,不论是高一、高二还是高三的统测卷,对低层次思维能力的考查均集中于TI2,对高层次思维能力的考查则集中于TI1和TI5,TI6考查较少,而TI4几乎没有。TI4和TI6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评价的能力,这两个考点的缺失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横向来看,高一统测卷侧重考查TI1和TI2, 经过高二的过渡后,高二和高三则侧重考查TI1、TI2和TI5。这说明考卷对于考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符合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规律,也对学生的思维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五、研究发现与建议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H市英语统测卷考查了考试说明中的所有考点,对考生的高低思维能力层次均有考查。但是,考点的分配上存在不均,尤其是高一的考题,低层次思维能力考题远高于高层次。此外,阅读理解试题主要通过四选一题型来考查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对阅读过程中所需的思维能力考查较少,这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与评价理念契合度不够。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建议如下:

(一)平衡考点数量,丰富试题类型,拓宽试题考查的思维阈值

首先,统测卷应合理分配高低层次考点数量,适当提高高层次思维能力考点的比重,平衡对高低层次考点的考查。因为,统测卷作为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渠道,其考题不应局限于某几个特定考点。针对历年考题都鲜少涉及的TI4, 也应选择合适的素材,合理设置题目进行考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分析、推理和评价的能力;其次,统测卷的考点设置还应遵循阅读理解规律,除了考虑文本内容顺序外,还要考虑思维的逻辑顺序,由低到高,将高层次能力问题的数量应稳定在合理的区间范围,以便在阅读理解测试中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目标下的阅读理解能力;第三,统测卷应选择丰富的阅读材料,拓展试题类型,拓展试题考查的思维阈值,优化各层次思维能力的考查比例。建议命题者设计简答题或组句成段等题型,从给定的范围或在规定的字数范围内,要求考生依据自己的理解,分析文中作者的情感、态度、观点,从而全面提高试题的考查广度。

(二)发挥反拨作用,实行分层作业,有效促进阅读能力发展

首先,教师应充分发挥阅读理解测试的反拨作用,在阅读课上设计高阶思维问题,着力发展学生高思维层次问题的阅读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多种高层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以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对于思维能力发展的要求;其次,教师可以布置分层化阅读作业作为课后的教学辅助手段,按照思维层次,布置单词、课文背诵等涉及低层次思维的作业,也可以要求学生概括文章大意,评价作者态度,或者布置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理解等培养高层次思维能力的作业,以满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需要;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分阶段布置拓展性阅读任务,如英文报刊阅读或整本书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一学期或一学年内完成该任务,从而持续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有效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发展。

六、结语

语言学习与思维发展关系密切,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为语言输出质量提供保障。H市质量检测英语卷作为教学质量检测的重要指标,具有较强的反拨作用。本研究发现,H市英语统测卷阅读理解试题部分对于高低层次思维能力均有考查,但高低层次考查分布不均。为更均衡地考查思维能力,本研究建议平衡考点数量,丰富试题类型,拓宽试题考查的思维阈值;发挥反拨作用,实行分层作业,有效促进阅读能力发展。从测试和日常教学两方面,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注:本文系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十三五”规划第一期专项课题《中学英语阅读课师生互动及其有效性研究》(CERA135110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Bloom, B. A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M]. New York: McKay, 1956.

[2] Newman, F.M. Higher Order Thinking in Teaching Social Studies: a Ration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Classroom Thoughtfulness [J].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1990(22).

[3] 贵丽萍,黄建英,周勇,等.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活动:评判性阅读视角 [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4] 洪晓翠, 罗晓杰. 2009-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阅读理解试题的思维层次探析[J].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8(12).

[5] 黄聚宝.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深层次能力考评探究 [J]. 中国考试, 2013(2)

[6] 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 [S].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7] 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 [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0.

[8]倪晗, 罗晓杰. 2004-2006年浙江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思维能力层次探析 [J]. 基础外语教育,2017(2).

[9] 文秋芳. 论外语专业研究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 [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10).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A Study on the Thinking Ability of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t——Based on Teaching Quality English Tests of H City

Ni Han Luo Xiaojie

Abstract: With the evaluation framework of thinking ability and the research techniques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Teaching Quality English Test for Senior 1 to Senior 3 of H city.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All six test items are involved, bu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m is not even. The text item numbers of higher-order thinking ability fluctuate greatly and take up less proportion than lower-ordering thinking ability.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propositional persons should balance test item numbers of both higher and lower thinking ability and flexibly set the types of test questions, thus widening the measure range of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In the meantime, teachers are expected to fully apply the backwash effect of the test and arrange homework with high-level thinking, eventuall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Key words: reading comprehension; lower-order thinking ability; higher-order thinking ability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0年第12期)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