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中小学英语教师论文写作失范的表现、归因与对策陈春晖 代俊华
摘要:论文撰写是教师展现教学成果的一种方式,它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罗列了中小学英语教师论文写作存在选题不落地、结构不合理、论证不到位、语言不得体、格式不规范等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精准筛选研究选题、精准搭建论述结构、精准构建论证逻辑、精准应用语言表达、精准使用论文格式五大应对策略。
关键词:论文写作;教育科研;学术失范
进入新时代,面对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新形势,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研究工作,将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促进教育教学实践成果通过论文反映并推广。研究论文的撰写,是教育研究历程的展现,是对教育研究成果的总结、反思、加工和文字整理的过程,有助于积累与拓展教育研究成果。研究论文的撰写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研究成果的价值和影响力。基于此,针对当前中小学英语教师论文写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应对策略,旨在为中小学英语教师提高写作水平提供借鉴参考。
一、中小学英语教师论文写作失范的表现
(一)选题不落地
选题空泛。部分中小学英语教师选题存在空泛现象,如“新时代中国英语教育”“浅谈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小学英语教学反思”等,这类选题往往大而不当,空谈漫谈,显然不是中小学教师能够把握的,也无现实指导价值。
选题陈旧。部分中小学英语教师选题非常陈旧,如“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试题分析”“谈中学英语后进生的转化”,这类选题往往是老生常谈,没有什么新鲜的观点。
选题狭窄。部分中小学英语教师选题过于狭窄,如“一堂小学英语优质课的教学目标设计”,这类文章往往只关注一招一式、一生一课的内容,无法给中小学英语同行带来更多的借鉴意义。
(二)结构不合理
结构不完整、不平衡。部分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论文显得头重脚轻,或头轻脚重。具体表现为:有的论文没有开头,没有交代研究目的、意义,也不交代研究的手段或方法等;有的论文没有结尾,没有交代研究结果,没有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有的论文该需要详细阐述的地方不详细,该简略的地方却长篇大论。
结构松散、缺乏条理。部分中小学英语教师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把握好材料使用,导致材料前后矛盾,内容出现相互冲突等;有的教师没有按照论文结构形式来安排论文的框架,也使得整个论文结构混乱,材料上拼凑明显。
(三)论证不到位
缺乏论点。部分中小学英语教师写作目的不明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明确,到底想要说明什么,自己心里并不清楚,论点自然也就不鲜明;有的论文对论点提炼不够,没有搞清问题的实质,概括也不准确,因此论点含糊不清;有的论文选材不严,又未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论点不明确。
缺少论据。有时也会看到一些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论文有论点,但是没有充分的论据。他们可能在酝酿论文过程中,读文献、看材料,不知不觉地形成了自己的论点,但在写作过程中,却不知道论点是如何形成的,于是直接把论点提出来,并辅之以一些相关性并不强的论述或材料,而没有真正的论据。
论证不力。部分中小学英语教师论文在选材和使用材料方面欠佳,如:忽视新颖性的材料使用,不用典型、精当材料,论据缺乏典型性;有的论文有论点,但在罗列论据后不进一步分析,结构混乱、缺乏逻辑性,以偏概全、以点带面、以小论据支撑大论点,分析不切合实际,结构单一,缺乏层次性等。
(四)语言不得体
语言文学化。部分中小学英语教师不了解学术论文的语言特征,将学术论文的语言和文学作品的语言混为一谈,以为越生动越好,不惜堆砌华丽辞藻及使用各种修辞,追求斐然文采,随意主观抒情等问题,如“英语学困生啊,野百合也有春天!”。
语言口语化。学术论文肯定是学术性很强的,它必须要超越日常生活的口语化表达。部分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论文过度口语化,导致论文随意性太大,专业性不强,如“英语学习活动观要真正落实在课堂上,并不那么容易”。
语言主观化。部分中小学英语教师在人称表述上过于主观,在论文写作中倾向于用第一人称,以“我”为中心来写,使具有普遍经验意义的学术论文降格为一般的经验总结,常常纠缠在大段的拖沓的叙述中。
(五)格式不规范
部分中小学英语教师论文写作缺少摘要、关键词、引言或参考文献等。虽然有些论文不缺少这些内容,但教师对关键词、摘要、引言等的性质和用法并不十分清楚,撰写也极不规范。还有一些教师为了表示论文的严谨,大量引用文献参考资料,然而引用的文献或过于陈旧,或缺乏权威,或过于单一。
二、中小学英语教师论文写作失范的归因
(一)认识不到位
在对于英语论文写作的认识上,有的教师认为研究是神秘的、高端的,自身的能力是不足以掌控的;有的教师认为论文写作不仅没有用处,还会分散自身精力,影响课堂教 学质量,最终耗时耗力得不偿失;有的教师论文写作主要是力求蒙混过关,能够评上职称就行,缺乏严谨、深入的态度。基于以上的种种认识,许多中小学英语教师不愿跨过论文 写作的门槛,即使有部分教师跨入这道门槛,但往往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得过且过,敷衍了事。
(二)培训不落实
中小学英语教师论文写作的职前培训先天不足。各师范大学虽开设了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等课程,但这些仅是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中最为基础的知识,未开设系统的论文写作等教育科研相关课程。反思职后的教育科研培训,则往往是片言只语,零星散乱,脱离实际、纸上谈兵,很少有中小学教师接受过比较规范系统的科研训练,导致中小学教师既不懂得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也不具备教育研究的基本功底;既不了解学术论文的基本规范,又不熟悉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所写的论文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裴跃进,2008)。
(三)评价不给力
在论文评选活动中,由于功利性、营利性等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评奖种类、评奖标准与评奖范围过度无序和设置失控,滥设奖项、滥评等级、滥发证书现象屡见不鲜。如此设奖评奖的不严肃,不仅扭曲、消解了教育科学研究应有的科学性、艰苦性和复杂性,降低了举办者的社会声誉,更重要的是动辄得奖的负面影响给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论文写作造成了极大的误导。
(四)时间不充足
多数中小学英语教师每天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日常的备课、上课、听评课、批改作业、学术研讨、参与培训等常规活动,能够用来静心思考和写作的时间微乎其微,他们只能利用休息时间写作,这样导致论文写作只能走走过场,缺乏系统性与连续性。
(五)支持不充分
目前中小学各学科教研组也基本上只“教”不“研”。由于缺乏有力的领导,管理不规范,教研活动的经费、资料等都得不到保证,而且常常不能与教学活动协调一致。再者,论文写作与教师的工作成绩、收入等没有必然的联系,少数教师开展这些活动主要是出于个人兴趣,影响了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论文写作质量。
三、中小学英语教师论文写作失范的对策
(一)精准筛选研究选题
论文选题是衡量教育研究者研究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它的意义在于发现、筛选、捕捉、确定论文选题。无论是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实现新的突破,还是尝试提出新的问题、发现新的可能,论文的选题都要深邃高远。
具体地说,中小学英语论文的选题要有价值性、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前瞻性(关燕云,2016)。比如,《试析高考英语选择题的弊端》一文用一系列实验数据证明了高考英语选择题给中学英语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陈书元,2006)。八年后,教育部考试中心摈弃了英语单项选择题,这足以说明该文的创新性和前瞻性。再如,《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一文基于新课程理念提出 的“导入激趣,乐学知新;设秘置疑,挑读探秘;导读提示,跳读擒旨;引导点拨,推理判断;导读点睛,认识标志;开发能力,推断词义;总结反馈,及时补救;导练创新,即学即用”八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新颖独特,很具有科学性、可行性(陈书元、曾莉,2008)。该文提出的“‘大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尽管十多年过去了,但现在来看仍然是“新课程理念”,这在当时来讲可谓“前瞻性”了。
(二)精准搭建论述结构
论文结构是英语教育论文的“骨骼”,是论文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结方式。论文结构的架设,重要任务在于规划论文的构思,拟定写作的提纲,完成论文的整体架构。构思是论文结构的蓝图,拟纲是论文搭建的骨架。论文结构的架设包括以下几个过程:依据论文选题,确定论文标题;拟定论文结构,思考论文的主要展开顺序;提出主要论点,设计分论点,进行段落安排;斟酌每一论点对文章的支撑作用,推敲各论点间的连贯性;理清论文结构,形成首尾呼应的完整体系。
中小学英语论文的结构应该完整紧凑、严谨缜密、链条明朗,各层次结构间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具有整齐连贯之美、起承转合之势。比如,《“六要素”整合下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及其实践》一文分析了阅读课缺少思维性活动、听说课缺少过程性活动、词汇课缺少巩固性活动、语法课缺少应用性活动等问题,归纳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落地实践需要从学校层面、教学层面、培训层面、教研层面、评价层面等几个维度考虑对策(冀小婷、代俊华, 2018)。该文各层次结构井然有序,关系清晰,层层深入,先是基于困境阐述成因,然后针对成因选择突破路径,有助于文章观点的阐述,引发读者对文章的深刻共鸣。
(三)精准构建论证逻辑
论文的论证部分是英语教育论文的“血肉”,是确保论文逻辑科学严谨的基础。在论文的论证部分,作者将对论文观点进行充分的论证。
中小学英语论文的论证要力求破除论证内容的“碎片化”、论证过程的“形式化”、论证逻辑的“无序化”,应紧扣论点、论据和论证。
其一,论点的提出需要从研究问题出发,以准确、切实的科学依据为前提,确保论证的主题鲜明,突显论点的核心地位。比如《建构阅读关联 提升思维品质》一文,作者首先指出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用典型的教学案例呈现问题,然后用关联理论分析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蒋炎富、于新茹,2020)。该文论点鲜明,整个论证过程逻辑明晰,自然流畅,主题鲜明。
其二,论据要选取典型、合理、新颖、确切有力的理论材料或事实材料作为立论的依据。论据选用的案例材料需在系统的调查实验、搜集的数据资料、积累的经验素材、已有的理论成果等基础上,进行恰当组织、精细加工、反复推敲,以保证论据的客观性。比如,《例谈语境相伴原则下英语阅 读教学中的语言处理》一文作者在论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 在对文本主题语境探究的过程中,透过表层语言意义,去发现语义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即语言功能和作用。(王秋红, 2019)”时,选取了常常只关注表层意义而忽略隐含意义的“fortunately”作为论据,使得论点有理有据,有说服力。再如,《从口语语法的视角看高考听力的真实性》一文从高考英语听力材料的词汇密度、学术词汇量、口语特征等方面搜集大量的数据,分类整理分析之后,得出了“高考听力对话语料的词汇密度接近真实交流”的结论(惠瑜,2020)。该文基于大量实证性数据,得出的结论必然让人信服。
其三,论证过程紧扣论点展开,经过周密思考,有方法、有逻辑地开展系统、完整、严谨、首尾一贯的论证,力求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角度鲜明和方法新颖。论证各部分相互衔接、阐述得当,体现出作者对论点的独到见解和深刻体会。比如,《建构阅读关联 提升思维品质》一文首先提出论点“有些教师在处理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相关知识和文本处理经验的缺乏,往往会导致句群或段落关系处理不当,比如常见的过度关联和错误关联。”紧接着用这类问题的典型案例直观呈现问题,最后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论证(蒋炎富、于新茹,2020)。该文整个论证过程逻辑严密,首尾一贯,不偏不倚。
(四)精准应用语言表达
论文的语言是展现教师语言修养和写作风范的重要窗口。针对论文研究的主要对象和问题,采用的方法和工具,得出的结果和结论,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简明、确切的记述和表达,有助于学术研究成果更清晰、准确地向读者呈现。
中小学英语论文的语言表述应体现“信达雅”元素。
其一,以“信”为前提,表现为文字表述的真实可靠,表达的事物最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比如,《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探究主题意义的策略》一文结合执教课例,探讨了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探究主题意义的策略,即创意解读,凸显主题;自主提问,探究主题;逐步提炼,确定主题;联系自我,升华主题,以期提升绘本教学效果,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陈剑,2020)。该文结合自身在县级教研活动中执教的一节绘本教学课,素材真实可信,语言真实可靠。
其二,以“达”为基础,表现为文字表达的论证严谨、事理相成、情理和谐,语言运用的言之有物、表达有力。比如,《聚焦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一文首先指出“文化知识获取碎片化、文化现象理解浅表化、文化信息处理单一化”三个问题,接着提出“整体读写教学,提升文化认知;深度读写教学,开拓国际视野;多元读写教学,驱动文化沟通”三个解决办法(谢丹,2020)。该文针对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三个问题,且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之策,逻辑之严谨,语言之精炼,让人受益颇多。
其三,以“雅”为要求,表现为文字表意的典雅美丽,是指选用最忠实、最恰当的表达观点的词语入文,恰当地修饰润色,使论文语言表述锦上添花,展现英语论文的语言魅力。比如,《支架为媒,助力写作》一文的一级标题为:搭建导图支架,使写作“言之有物”;搭建范例支架,使写作“言之有道”;搭建评价支架,使写作“言之有法”(曹伟华,2020)。该文的语言表达非常考究,句式统一,字数均等,或对偶,或比喻,语言精确且富有感染力,表达思维严密,有助于读者清晰地理解文章所表述的知识、理论和观点。
(五)精准使用论文格式
论文格式作为论文的学术规范,不仅是教师细节水平的体现,也是教师准确传播研究成果的有利工具。论文头部包括题目、署名与单位、摘要与关键词,主体包括引言、正文、结论或讨论,尾部包括参考文献。由于每篇论文的内容、形式、长短和期刊要求的不同,上述各项内容并不是每篇论文中均要出现,可视具体情况调整。
中小学英语论文格式要合乎学术逻辑,保证格式的呈现规范工整。需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摘要要有吸引力。摘要是以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简明确切地概述论文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应注重对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要说明,指明研究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果,使读者快速地对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果有轮廓性的了解。内容上包含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要素;人称上使用第三人称,避免使用“我”“我校”“笔者”等第一人称;句型上力求简单,慎用长句,不分段,不用引文。
其二,关键词要有检索力。关键词是论文的文献检索标志,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关键词作为能反映论文主题的词或词组,可以从论文标题、摘要和正文中选出。关键词选用的恰当与否,关系到研究成果被检索的概率和利用率。需注意避免使用“中学、小学、方法 、作用、意义、影响、对策等”通用词。
其三,引言要有概括力。引言讲求开门见山,简洁、明快,落笔即入题,避免与摘要重复,其主要任务是向读者勾勒出全文的基本内容和轮廓,可从简述研究的背景入手、以解决现存的问题承转、以当下研究的问题为聚焦、以研究的意义为点缀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其四,文献要有验证力。参考文献是论文所参考的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尤其是引文必须要注明出处,这是最起码的学术规范。根据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GB/T7714- 2005),参考文献按正文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注于文后,并用不同字母方式标识不同的参考文献类型。
其五,图表要有说服力。图表是论文重要的表述方式之一,能更直观地交流信息和表达事物特征。使用适宜、美观的插图或表格,不仅能有助于论文内容的阐述,还能利用视觉形象产生对比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英语论文的写作对于提升英语教师专业素养、推动英语教育学科建设具有积极作用。中小学英语教师应该熟悉并善于应用学术论文写作的一些基本范式提升自身写作能力,通过选题、结构、论证、语言、格式等过程完成高质量的英语论文。
注:本文为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行动研究”(2020-15-088)和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高中生英语文化意识培养行动研究”(2017-15-6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曹伟华. 支架为媒,助力写作——例谈支架式小学英语写作教学[J]. 英语学习(教师版),2020(4).
[2]陈剑.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探究主题意义的策略[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0(6).
[3]陈书元. 试析高考英语选择题的弊端 [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6(6).
[4]陈书元、曾莉.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J]. 课程·教材·教法,2008(2).
[5]关燕云. 教师教科研论题的选择与呈现[J]. 教学与管理,2016(21).
[6]惠瑜. 从口语语法的视角看高考听力的真实性[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04).
[7]冀小婷、代俊华.“六要素”整合下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及其实践[J]. 教学与管理 2018(08).
[8]蒋炎富、于新茹. 建构阅读关联 提升思维品质[J]. 英语学习(教师版),2020(5).
[9]裴跃进.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论文存在问题的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08(8).
[10]谢丹. 聚焦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读写教学[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3).
[11]王秋红. 例谈语境相伴原则下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处理[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9(8).
The Behavior, Attribution and Counter measures of English Teachers’Misconduct in Paper Writ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Chen Chunhui Dai Junhua
Abstract: Thesis writing is a way for teachers to show their teaching achievements, which can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his paper lists the problems of English teachers´ thesis writ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such as topic selection, unreasonable structure, inadequate argumentation, inappropriate language and non- standard format,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Five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precise screening of research topics, precis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structure, precise construction of argumentation logic, precise application of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precise use of paper format.
Key words: thesis writing;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cademic anomie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1年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