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作文,真是紧扣时代风貌,但都有挥洒自如的发挥空间。
今年的高考作文主题
我国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每一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总会聚焦到大家关注。
46年来,高考作文与其题型的与时俱进,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一个缩影,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路况都在配合管理,有助于学生出行
我是2000年参加高考的,当年的高考题目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印象这么深刻,是因为在当年我的语文成绩考了全校第二名,137分,我们那个中学最高分138分,比我多一分。
高考结束后,他被985学校武汉大学录取了,我被一个二本学校兰州商学院录取,也就是今天的兰州财经大学。
兰州商学院主教学楼
为什么有录取差距?因为我的英语考了42分,他的英语成绩是112分,其他分悬殊不大,总分多了我60多分。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当时看到这个命题就想到读大学和不读大学,都同样可以书写一段非常精彩的人生。
我当时的理解就是这样的,依稀记得文章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不管是读不读大学,最终目的都是产生价值与效益,只是说有个文凭会相对有竞争优势些,但文凭与学历的含金量都会越来越贬值的”,没想到20年后还真是这样的场景。
在今天,想突出自己一些优势,确实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对于专业素养的积累与沉淀,而上大学就是这样的一条很好途径。
兰州财经大学操场
有时候我也在想,大学里面到底学到了什么东西,觉得学到的内容都是加深自己成为一个社会某岗位工作工具人的过程。
是的,就是作为一个工作工具人。
做会计的,就是周而复始的训练熟练技巧与技能运用,计算机、工程机械这些工科专业也是一样。
我是学营销专业的,我在大学除了刚进校时和一个宿舍哥们卖过文具用品外,就再也没有接触过任何商业环节,尤其是推销与促销这些息息相关的都没做过。
纸上谈兵
我们当年在学习上做的事情就是当年赵括做的事情:纸上谈兵。
学习内容与环节就是这样的模式,也是属于文科的学习通病,都是喜欢理想主义,也都是喜欢沉迷于自己“想当然”的思考路径。
那高等教育对于普通人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呢?这些年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受过高等教育改变会很多,比如开阔视野、增强认知、提高工作技能等等,但最大的改变个人觉得就是增强了一个人的生存弹性能力。
说具体一点,读过大学以后,很多认知与对待世界的看法,其实在毕业的时候都已经定型,即使毕业了经受一些社会毒打后,很多价值观都是如出一辙,没有多大变化的。
为什么大学奠定了一个人许多价值观:
一方面,和大学生的年龄息息相关;
另一方面,大学对于一个人的性格塑造起很大作用。
兰州财经大学图书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即使再负债累累也要让子女上大学的原因,因为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进步起着超过我们想象的作用。
高考不是分水岭,考上了值得庆贺,考不上也代表不了什么。
读大学,也只是人生事业万里长征道路上的第一步而已,未来的路还更长。
不过不读大学,在各方面都日新月异的今天,确实是会感到无所适从、有点迷茫的。
人到中年,感受到高考话题就像23年前的作文题目一样,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不管是不是读过大学,在职场里,真的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生存下去了。
我是,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