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 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详解】 A .当嫦娥五号从空中下降时,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不能选作参照物,故 A 不符合题意;CD ,当嫦娥五号从空中下降时,以嫦娥五号上的照相机 嫦娥五号上的计算机为参照物,嫦娥五号与它们之间均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故 CD 不符合题意;B ,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五号对于月球表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所以说嫦娥五号是运动的,故 B 符合题意
2、D 考查长度的测量。可用排除法。
3、D 考查声音的特性。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影响音调的因素是物体振动的频率),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响度是指音的强弱,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 ABC 错误, D 正确
4、C 考查平均速度,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5、D
A 、敲鼓为军队助威,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故 A 正确;
B 、敲鼓时,鼓面振动,因此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而产生的,故 B 正确;
C 、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的空气振动,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故 C 正确;
D 、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 D 错误。
故选: D 。
6、B 考查自制温度计及其原理(热胀冷缩)。
A .小瓶放入热水中时里面的水因受热而膨胀,细管中的水柱上升,故 A 正确
B .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故 B 错误
C .温度计是将温度转化为水柱的长度,体现了转换法,故 C 正确;
D .利用细玻璃管时液体受热膨胀在细玻璃管中上升幅度更大,因此体积变化更便于观察,故 D 正确
故选: B 。
7、D 考查物态变化的概念。冰的形成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所以冰形成的物态变化是凝固,所以 A 、 B 、 C 错误 。
8、C 考查声音的特性。
A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音调、响度、音色无关,在温度相同、介质相同时,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 A 错误;
B 、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的振幅是最小的,响度最小,故 B 错误;
C 、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乙和丙振动的次数相同,即乙丙的振动频率相同,所以乙和丙声音的音调相同,故 C 正确;
C 、从图中可以看出,丙、丁的波形不同,音色不同,故 D 错误。
9、BC 考查路程—时间图像。
10、AB 考查晶体的熔化与凝固。
A 、由图可知锡在 BC 段为熔化过程,在 EF 段为凝固过程,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232°℃不变,即锡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232°℃,故 A 正确;
B 、锡在 EF 段为凝固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凝固过程需要放热,故 B 正确;
C 、锡在 BC 段为熔化过程,熔化过程用时 t =7in-3min=4min,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故 C 错误;
D 、由于锡有固定的熔点,因此锡为晶体,故 D 错误。
11、 1 2.74 考查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应的刻度值即物体的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2、山 静止 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以"山"为参照物,"轻舟"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若以"该船上的船夫"为参照物,"轻舟"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答案为:山;静止。
13、音色 响度 考查声音的特性。[1]音色是发声体所特有的,发声体不同,音色就不同。所以能分辩出声音是哪位同学发出的。[2]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所以可以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
14、降低 阻碍 考查物态变化相关知识。在路面上喷洒食盐,会降低积雪的熔点,使雪的熔化加快;护肤霜除了能滋养皮肤外,还能阻碍汗液的蒸发吸热,可以起到防寒的作用。故答案为:降低;阻碍。
15、
16、考查音调和振幅的知识。
17、考查晶体的熔化曲线。
18、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专题:声现象,
分析:(1)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2)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1)在此题中的轻声和大声说的是声音的大小,因此指的是响度,
(2)图中"请不要大声喧哗"的标志牌,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
故答案为:响度;声源。
19、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后才伸进口腔内进行检查,是为了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面发生液化现象,使镜面模糊不清。
20、
23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