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半年就高考了,有些同学是不是在发愁物理考试为什么总不能拿高分?其实很多同学的主要的问题不在于知识,而是在于思路。知识没问题,所以多难得题目,听老师讲,都能听懂。但由于缺乏自己的思路,导致你不能独立完成一道稍微复杂的题目。这是很多同学的问题所在。
缺乏思路是如何引起?小编觉得应是同学们对于物理的本质认识还不够深刻,对于出题的套路尚未达到如数家珍的程度。
如何解决呢?多思考物理的本质,做题的时候,刻意提醒自己,要看到题目的“骨头”,即不管题目怎么出,你都要明白任何题都是受力与运动的关系,不管题目多么长,多么复杂,你只需认识到这个题目给了哪些物理量,要求哪些物理量。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去年5月份,高考前一位学霸分析的高考物理试卷中的大题解答技巧,包括一些思路的矫正。同学们现在还有半年,时间上有大大的优势在,不要放弃!
1.对于基本知识、物理本质(六组公式)如数家珍。
2.对于各块知识所考题型,以及对应的解题方法如数家珍。
3.会做的一定要拿满分,对于自己容易丢分的地方如数家珍。
以上三点,对于学好任何学科均适用,可谓是通往高分的三种境界,下面就具体说说。
第一层境界:对基本知识、物理本质(六组公式)如数家珍。
高中物理总共有三块基本知识:动力学,电学实验,波光热原。
动力学就是探究物体运动与物体受力之间的关系。高中阶段总共介绍了四种运动,每种运动都由特定的受力决定,每种“受力-运动”关系之间都有一组对应的公式。见下表。
以上总结了六组公式,这是解决所有计算题的根本,一定要准确无误得背过,然后直接套公式即可,肯定对。万一发现未知数个数多于方程个数,那肯定是不小心丢掉了数学上的几何关系表达式。
为了加深印象。下面列举16年高考全国卷的几道题,演示一下如何罗列公式。
做题思路:
1.分阶段。
2.对每一阶段受力分析。然后受力推运动,或者运动推受力。
3.堆公式。
第二层境界:对于各块知识所考题型,以及对应的解题方法如数家珍。
举几个例子,不一定全面,主要是传达一种感觉。
静电场:
会出选择题和大题。大题考定量计算,小题考定性分析。
小题一般是考察基本概念的理解。给一个任意的电场,问带电粒子从A移动到B点,各个物理量会如何变化。分析步骤如下图:
大题一般是与磁场放在一起考察。直接堆砌对应公式肯定没错。不用怀疑,万一最后发现未知数个数多于方程个数,就返回题目,看看有没有几何关系忘记使用。堆砌公式见下表。
上表第二栏,偏转场中,有两组公式,当涉及到末速度的角度问题时,需要把两组公式全部列出,其余时候,只需要写左边公式即可。
磁场:(不完整)
考察内容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只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为了增加题目难度,此类题考查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不管是什么样的磁场,都是利用特定的直角三角形来“找圆心求半径”。
核心思路:利用物理学公式求得一个半径的表达式。再利用几何关系求得一个半径的表达式。然后让两个半径相等。便可求出待求量。
各类有界磁场类型的特点如下图,关键要记住各种有界磁场中要利用哪个直角三角形。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中,小题一般出楞次定律,大题一般出导体棒模型。
大题导体棒模型有很多种分类,五花八门,当然可以把所有的模型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总结出来。但是我认为,不管题目如何出,只要把握核心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这类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的核心见下图。
以上就是这类题的思维图。先给出运动状态(匀速运动,或者加速度为某值),可以推算出合力(匀速运动时合力为0),同时,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出安培力。又因为安培力等于BIL,可以计算出电流,根据电路和计算出的电流值,可以求出感应电动势。又可以通过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求出导体棒的速度。
还是这个题,可以比对一下,思路过程是不是按照上图步骤走的。
当然,有些题目不是按照上面顺序,有可能是从最后往前推的,也有的是从中间往两边推,但是不管哪一种,都逃不出上面的思维图。看个例题:
这个题目的思路是这么走的:
第二部分一般是问瞬时功率P或者产热Q。
电学实验:
把所有电学实验找出来,把所有考察点分类,可得到题型,每种题型都有对应的解题方法。如下:
电路设计:(不完整)
两步走,先确定供电电路,选择分压还是限流。
关于分压和限流的选择,一般情况下,通过题目中给的关键字来确定方案。“测量多组数据”“从0开始测量”“为使测量准确”,这类字眼按时要用分压。“线路连接简单”“节能环保”,这类字眼按时用限流。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来选择,比如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用的限流法,测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用的分压法。如果是一个课本上没有的实验(概率极低),而且没有关键字眼,那可以根据电压表的量程以及电源的电动势来选择,若电源电动势高于电压表量程,那必然不能用分压。如果,以上方法还是不能够判断(我还没见过这种题),用分压吧,分压兼容限流。
第二步就是确定用电电路,即电流表内接和电流表外接。判断内接外接同样有准则。此处有三个判定准则。第一种:对比电流表与用电器电流做对比,电流表内阻远小于用电器电阻,则电流表内接。反之外接。第二种:用电器内阻与临界电阻对比。用电器内阻较小,则用外接,反之内接。第三种:试触法。内接外接都试一次,哪个偏转多,就用哪种。
元器件选择:
首先看有没有超过量程的。凡是超过量程的一律不用。(参考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等值)
然后看实际偏转能否过半偏。淘汰不满半偏的。
滑动变阻器的选择原则为:限流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选大的,其他的均选小的。
电源选择只看电动势。3V和15V差很多,容易选择出来。
电表改装:
电流表电压表各自改装原理理解就可以。
读数:
螺旋测微仪、游标卡尺、万用表、改装后的电表等的读数。课本上去找找。
误差分析:
图像分析:
解决图像分析题,有三种方案。一个个尝试。1,找出纵坐标与横坐标的函数关系。(函数本身)2,看斜率所代表的物理意义。(函数的微分)3,看函数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所代表的函数关系。(函数的积分)
天体运动:
可能考定性判断:变轨前后各个物理量之间大小的比较。
可能考比例问题:当成定量计算来做,列出公式,不写得数。
可能考定量计算:分阶段,然后列出相应的公式即可。公式容易写,最重要的是分清楚运动阶段。天体运动只有两组公式:
压轴题中关于微元法的应用:(有些地方不考,不用看)
一般情况下,涉及到定量计算的题目中,出现的运动都是我们所学过的四种基本运动中的一种,我们只需要直接罗列公式即可求解。当出现四种基本运动以外的运动时,我们用动量或者能量肯定能够求解。
但是,也有一类题(压轴题),出现的运动不是四种基本运动之一,而且也不能用动量或者能量求解。这类题的特点是“受变力作用“,此时我们需要用动量定理,结合微元法的思想求解。
第三层境界:会做的一定要拿满分,对于自己容易丢分的地方如数家珍。
写步骤一定要好好写。看一道简单的题
相信这个题大部分人都会做。我来给一个满分答案。
以上是因为写题欠规范导致有可能丢的分数。没事翻翻自己的出错记录,建立一种条件反射,看到类似的题目,立马想到自己曾经在这里出现过错误。想方设法改正。
总结:
中间有部分写的不太完整,有时间再更新(没时间另说)。本文传达的最主要的点有:
1.记住本质的六组公式,即使不懂题目,也应该会罗列公式。
2.认真翻翻以前的卷子,把所有非智力因素丢分的原因都找出来,记录下来,背过。争取考试的时候能够留意。
3.检测自己,是否清楚高考对于各个知识点是如何考察的。如果不清楚,回到高考真题当中寻找答案。
预祝各位学习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