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期末考试马上就要来了,初中生朋友们做好准备了么?在最后复习阶段,一定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复习,通过最后的复习归纳,从而为这半年以来的物理学习画上圆满的句号。
我们都知道,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几乎所有物理知识、物理规律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因此,按照严格的科学探究过程去进行物理实验是必须且必要的。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对于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科学处理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一直都说数学是物理的基础,数学学不好的话,想把物理学深、学透是不可能的,之所以这么说,其原因正在于需要把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逻辑推理演算从而才能得出严谨的结论。
对于初中物理来说,数学在物理中的体现似乎不太大,和高中物理乃至大学物理相对比的话,的确如此。也因此,有些人甚至还觉得初中物理基本属于文科,他们觉得似乎初中物理只需要背一背就能学会了。凡是有这种想法的同学,其物理学习的前景真的堪忧,因为物理是属于纯理科,如果想依靠死记硬背来学好物理那简直是天方夜谭,或许,初中物理的个别章节能够通过死记硬背来取得一时的成绩,比如说“声现象”、比如说“物态变化”,这两个章节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如果记不住肯定不能获得好成绩,可是有这种想法的同学,你再用你的死记硬背去试一试力学知识(比如压强和浮力),再试一试所有的电学知识,我相信你会输的丢盔卸甲!
想学好物理知识最需要“理解”,需要逻辑推理,需要对所有的物理实验、科学方法进行透彻的理解、彻底熟练的掌握,从而把物理课本知识非常结构化的内化为知识系统。几乎所有的中考物理题都不是能够依靠死记硬背就能获得好成绩的。所以,平时想依靠背诵就学好物理的同学千万别掉进死记硬背的陷阱!
大部分初中物理实验数据都需要通过数学函数图像来进行更合理的研究归纳。多数图像都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偶尔有一两条曲线,比如考虑金属电阻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时的灯泡的伏安图像,再比如非晶体的熔化图像、凝固图像,也偶尔会有一波三折的直线段组合,比如晶体的熔化图像和凝固图像。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另一个比较特殊的图像,即“液体的沸腾图像”。
已经学过了液体沸腾图像的初中生朋友肯定知道,此图像是由沸腾前的倾斜直线段和沸腾后的水平直线段组成的。
可是,如果真的给了你实验数据,让你来画出液体的沸腾图像时,你就一定能画出正确的图像么?
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道往年物理期末题吧:
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了,这位同学画的图像出了大问题!其中有一个实验数据太离谱了,而这位同学竟然没注意,直接把此数据也画进了图像。
这位同学所犯的错误就是“没有搞懂误差数据与错误数据的区别”!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个实验数据是错误的!我们知道,我们在处理实验数据时,误差是永远存在的,但是误差和错误不同,误差可以缩小但是不可避免,而错误却可以避免!
因此我们在用平滑的线连接所有数据时,就一定要遵循一定的作图原则,从而使我们得出正确的结论。
此作图原则就是: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所画的图像上,如果有些数据不在图像上,则让这些数据尽可能数量对称的分布在图像两侧!少数太离谱的明显错误数据要舍弃,不可以画在图像中。这位同学把错误数据花在了图像中,结果失掉了分数。与他类似的画法竟然还有不少同学,可见,虽然前面在学习新课时已经学过了几遍这类问题,可是真正考试时,有不少同学依然会犯错。
此错误之顽固,非数次更改、反复加强印象就无法真的理解并改正!
此题的期末标准答案如下图。
中学生朋友们,只有错题才是最有价值的题,只有研究归纳错题才能让学习取得最快速进步,下面这个专栏“八套中考学霸物理错题集”是八份最优秀错题集,每份都是非常实用的纯干货,对于初中生朋友们学好物理会有很大帮助。
中学生朋友们,物理讲的是万物之理,一定要学会科学探究和科学的推理。养成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为了美好的未来,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