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八年级物理下学期试卷答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上海八年级物理下学期试卷答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首页物理更新时间:2024-09-07 08:19:08

2021年上海市松江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2分)上海一月份平均气温约为(  )

A.35℃ B.20℃ C.5℃ D.﹣10℃

2.(2分)下列各物理量中能反映物质特性的是(  )

A.比热容 B.内能 C.热量 D.温度

3.(2分)首先正确地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牛顿 C.阿基米德 D.伽利略

4.(2分)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妻子 B.

镊子

C.

钢丝钳 D.

订书机

5.(2分)如图所示是内燃机工作中的一个冲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压缩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6.(2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扔实心球的情景(包含四个过程)。其中,手对实心球做功的过程是(  )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①和④ D.②和③

7.(2分)以下实验过程中所用实验方法相同的是(  )

①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②探究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

③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

④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①和④ D.②和③

8.(2分)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铝块和铜块(c铝>c铜),放出相等热量后,则(  )

A.铝块的温度高 B.铜块的温度高

C.两者温度相等 D.无法判断

9.(2分)如图所示,笔记本电脑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笔记本电脑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笔记本电脑的支持力

B.笔记本电脑受到的重力和笔记本电脑对桌面的压力

C.笔记本电脑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笔记本电脑的支持力

D.笔记本电脑对桌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10.(2分)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在水平地面上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和(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B.甲和乙的机械能相等

C.甲和乙的距离保持不变 D.甲和乙所受的合力相等

二、填空题(共26分)

11.(3分)温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图(a)(b)(c)(d)是“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度”实验中四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   。

12.(3分)如图(a)所示,将两个底面削平的铅柱紧压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选填“引力”或“斥力”);如图(b)所示,棉花燃烧起来。这说明活塞对气体   ,增加了气体的内能,使气体的温度   。

13.(3分)某同学投篮后,篮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   ,重力势能将    ,动能将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3分)足球守门员比赛时戴的手套表面十分粗糙,是为了增大    ;依据    ,用“悬挂法”可以确定物体重心的位置;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均填写所学物理概念、规律的名称)

15.(3分)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E上每相邻两点之间距离相等,B点为支点,则该力的大小为   N,方向是   ;若用大小为6N的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该力可能作用在   点。(选填“A”、“C”、“D”或“E”)

16.(3分)用相同大小的水平推力分别推动甲、乙(m甲<m乙)两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v甲>v乙,两物体都通过2米的路程,则推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甲   W乙,推力的功率P甲   P乙.(以上两格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甲的重力为10牛,则甲的重力做功为   焦。

17.(4分)如图所示,分别利用甲、乙两滑轮匀速提起两个重物,其中乙为    滑轮,使用时相当于    杠杆,使用甲滑轮的优点是    ;若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且拉力F1=F2,则GA   GB(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18.(4分)小明根据“宏观世界中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的知识,类比得出:微观世界中组成物体的分子具有分子动能。

①请写出小鸣的依据是:由分子动理论可知,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

②类比宏观世界中物体的动能有大小,微观世界中的分子动能也有大小如图表示不同时刻某物体内部分子运动情况(箭头越长代表分子运动越快),   图的分子动能较大,可以用宏观世界中的物理量   (选填“速度”,“温度”或“密度”)来反映,该物体从A时刻到时刻B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吸收了热量。

三、作图题(共8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题必须使用2B铅笔.

19.(2分)在图中,正方体受到的重力G为3牛,请根据给定的标度用力的图示法画出重力G。

20.(4分)在图中,轻质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请画出力F2及F1的力臂l1。

21.(2分)弹簧秤的示数为2牛,请在杠杆上的适当位置挂一个重为1牛的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四、计算题(共26分)

22.(5分)四种物质的比热容如表格所示。质量为0.5千克的煤油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从20℃升高到40℃。

比热容【单位:   】

煤油:2.1×103

铝:0.90×103

水:4.2×103

铜:0.39×103

①完成表格上方比热容的单位填写。

②求加热过程中煤油所吸收的热量Q吸。

23.(6分)如图所示,在轻质杠杆OB的B端挂一个重为100牛的物体,OA为0.4米,求:作用在A点最小力F的大小及方向。

24.(9分)如图所示是一辆太阳能玩具车,该玩具车的质量为1千克,在阳光的照射下,通过路程为5米,设运动过程中玩具车的功率始终不变(g=10N/kg)

①玩具车的牵引力F;

②10秒内玩具车牵引力所做的功W;

③10秒内玩具车的功率P。

25.(6分)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且甲比乙先运动3秒。乙运动6秒后与甲相距3米。求:

①甲的速度v加;

②乙的速度v乙

五、实验题(共20分)

26.(4分)如图(a)所示仪器名称是    ;此时仪器示数为    °C,如图(b)所示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牛。

27.(4分)如图(a)所示,某小组同学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该小组同学是在做“探究    ”实验。按图(a)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在硬纸板处于    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是研究液体吸收的热量是否与液体种类有关的实验,分别称有    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实验中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用    来间接反映。

28.(4分)根据“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某同学在调节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前,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a)所示。此时杠杆    (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

(2)在已经调节好平衡的杠杆上挂上钩码,所处的状态如图(b)所示   (选填“平衡螺母”或“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中他改变钩码的个数及位置进行了多次测量,其目的是    。

(3)在误差分析时,某同学整理了以下两个因素,其中不会带来实验误差的是    。

A.支架的自身重力较大

B.钩码磨损程度不同

29.(4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分别将质量不同(mA=mB<mC)的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不同高度处(hA=hC>hB)静止滑下,分别推动同一木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小球到达水平面时所具有的动能是由    能转化而来的。到达水平面时,三个小球速度与vA、vB、vC的大小关系是    。

(2)在上述情境中,我们认为C球所具有的动能最大,其依据是    。

(3)分析比较图中a与c可得结论:   。

30.(4分)因强对流影响,松江今年出现冰雹天气,如图所示。冰雹从高空下落,当阻力增大到和重力相等时,冰雹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球形物体高空下落后的收尾速度仅与球的半径及质量有关。下表是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

球体编号

1

2

3

4

5

6

球体质量m(克)

2

5

8

5

5

5

球体半径r(厘米)

0.5

0.5

0.5

1.0

2.5

2.0

球体的收尾速度v(米/秒)

16

40

64

10

1.6

(1)实验中当2号球体下落速度为20米/秒时,受到空气阻力大小    重力大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分析比较编号为    号球体的相关实验数据,可得结论:质量相同的球体从高空下落,收尾速度随球体半径的增大而减小。

(3)分析比较编号为1、2和3号球体的相关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4)根据表中数据,推测6号球体的收尾速度v6=   米/秒。

答案

1.解:上海冬季气温不是很低,一月份平均气温在5℃左右。

故选:C。

2.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比热容是一定的、吸收或放出热量。

故选:A。

3.解:A、亚里斯多德主要是建立地心说。故A不符合题意;

B、牛顿的重要贡献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故B不符合题意;

C、阿基米德原理的重要贡献是发现了杠杆原理和阿基米德原理;

D、伽利略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保持运动速度不变。

故选:D。

4.解:A、起子在使用过程中,是省力杠杆;

B、在使用镊子时,是费力杠杆;

C、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是省力杠杆;

D、订书机在使用过程中,是省力杠杆。

故选:B。

5.解:图中内燃机两个气阀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是做功冲程,故ABC错误。

故选:D。

6.解:①小明将地上的球捡起来,有力作用在球上,故有力做功。

②小明将球举起停在空中不动,有力,故没有做功;

③小明挥动球,有力作用在球上,故有力做功;

④球飞出去,球由于惯性向前运动,小明没有对球做功。

可见,手对球做功的过程有①③。

故选:A。

7.解:①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使用了控制变量法;

②探究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使用了等效法;

③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使用了理想实验的思想;

④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使用了控制变量法。

则①和④所用实验方法相同,

故选:C。

8.解:因铜和铝的质量、温度均相同,c铝>c铜,所以根据Q=cm△t可得△t=,则当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所以铝的温度会高于铜的温度。

故选:A。

9.解:A.笔记本电脑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即二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A错误;

B.笔记本电脑的重力作用在电脑上,且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故B错误;

C.笔记本电脑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笔记本电脑的支持力、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故C正确;

D.笔记本电脑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笔记本电脑的重力,这两个力大小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10.解:A、由图象可知甲===0.1m/s乙===0.8m/s,故A错误;

B、尽管甲,且两车速度相等,因此无法比较它们机械能的大小;

C、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在水平地面上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间相同;但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

D、因甲,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故D正确。

故选:D。

11.解: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所以(d)正确。

故答案为:冷热程度;做功快慢。

12.解:两个底面削平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能把它们拉开。

当活塞迅速压下去时,活塞对气体做功,温度升高,因此棉花燃烧起来。

故答案为:引力;做功。

13.解:篮球在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质量不变,动能减小,高度变大。

故答案为:不变;增大。

14.解:足球守门员比赛时戴的手套表面十分粗糙,是在压力一定时;

用“悬挂法”可以确定物体重心的位置,是利用了二力平衡的条件﹣﹣重力和拉力在同一条直线上;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所以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

故答案为:摩擦;二力平衡的条件。

15.解:

(1)由图可知,阻力等于小球的重力,若要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动力作用点应在E点,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BE=G×BC,

F×3BC=12N×BC,

解得,F=4N。

(2)BC为阻力臂,阻力是12N,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F'×L=G×BC,

3N×L=12N×BC,

解得,L=2BC,

所以动力点在D点竖直向上拉杠杆,或动力点在E点斜向上拉杠杆。

故答案为:(1)4;(2)竖直向上、E。

16.解:(1)由公式W=Fs可知,力F大小相等,因此W甲等于W乙。

(2)推力的功率:P===Fv,两次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v甲>v乙,故推力的功率P甲大于P乙;

(3)因为物体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

故答案为:等于; 大于;0。

17.解:图甲滑轮的轮轴是固定的,属于定滑轮,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图乙的滑轮随物体一起运动,属于动滑轮,动滑轮实质是个省力杠杆;

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用F1的力提升重物时,用的是定滑轮,故F1=G8;

用F2的力提升重物时,用的是动滑轮,根据动滑轮能够省一半的力2=G2;

又因为F4=F2,则G1<G7。

故答案为:动;省力;小于。

18.解:①由分子动理论可知,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②对于同一物体,B图中箭头比A图中箭头长,因此B图中的分子动能较大;

如果要衡量某一物体中所有分子动能的大小,可以用宏观世界中的物理量温度来反映,温度越高,其分子动能将会越大;

一个物体内能增加,它可能吸收了热量。

故答案为:①无规则运动;②B;不一定。

19.解:正方体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标度为1N

20.解:过点O作F1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F1的力臂L2;过阻力臂l2的末端作垂直于L2的作用线,与杠杆的交点A为F8的作用点,F2的方向向上,在线段末端标出箭头2.如下图所示:

21.解: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7L2,可得:L2===2。

因此应在杠杆的右边4格的位置挂一个钩码。如下图所示:

22.解:①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J/(kg•℃);

②质量为0.5千克的煤油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从20℃升高到40℃

Q吸=cmΔt=3.1×103J/(kg•℃)×4.5kg×(40℃﹣20℃)=2.5×104J。

答:①J/(kg•℃);

②加热过程中煤油所吸收的热量Q吸为2.2×104J。

23.解:由图可知:L1=OA=0.2m,L2=OA AB=0.8m 0.2m=4.6m,F2=G=100N,

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FL7=F2L2,

即:F×2.4m=100N×0.7m,

解得:F=150N。

由于作用在A点最小力F需要阻碍杠杆向下转动,则方向是竖直向上。

答:作用在A点最小力F的大小为150N,方向是竖直向上。

24.解:①玩具车的重力G=mg=1kg×10N/kg=10N,

受到的阻力f=0.3G=0.5×10N=6N,

玩具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玩具车的牵引力F=f=5N;

②10秒内玩具车牵引力所做的功W=Fs=5N×2m=25J;

③10秒内玩具车的功率P===2.5W。

答:①玩具车的牵引力F为5N;

②10秒内玩具车牵引力所做的功W为25J;

③10秒内玩具车的功率P为2.5W。

25.解:(1)通过图可以看出,在时间t=6s的时候,甲的速度v甲===7m/s;

(2)且甲比乙先运动3秒,当乙运动6 s时,甲的路程s=vt=6s×2m/s=18m,

乙运动6秒后与甲相距7米,则说明乙可能在甲之前3m,那么乙的路程s=18m 3m=21m,

乙的速度v乙===3.5m/s乙===2.5m/s;

答:(1)甲的速度v甲为3m/s;

(2)乙的速度v乙为3.5m/s或者2.5m/s;

26.解:图由(a)可知,该仪器的名称是体温计,示数为37.8℃;

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如果没有指在零刻度线,由图(b)可知,示数为3N。

故答案为:体温计;37.2;3。

27.解:(1)由实验装置图可知,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细线等器材可以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为了方便读数;

(2)为研究液体吸收的热量是否与液体的种类有关,需要保证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用加热时间间接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

故答案为:二力平衡;静止;加热时间。

28.解:(1)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图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

(2)杠杆上已经挂上钩码,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避免实验次数过少,便于从中寻找普遍规律;

(3)A.铁架台自身的重力足够大目的使杠杆稳定,故A符合题意;

B.钩码磨损程度不同,则多个钩码总重力无法确定,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故答案为:(1)是;(2)钩码,导致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3)A。

29.解:(1)小球从斜面滚下过程中,质量不变,故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

小球所处的高度越高,小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越大A=hC>hB,所以vA=vC>vB;

(2)图中,小球的动能大小通过它对木盒做功的多少来反映,这三个图中(C)图的木盒被推动的距离最大;

(3)在a、c的两个实验中,小球的质量不同,C球质量大,具有的动能大,质量越大。

故答案为:(1)重力势;vA=vC>vB;(2)C球把木盒推动的距离最大;(3)当小球的速度相同时,动能越大。

30.解:(1)实验中当2号球体下落速度为20米/秒时,球体没有达到收尾速度,则球体受到空气阻力要小于重力;

(2)要探究球体收尾速度与球体半径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改变球体半径、4、8符合题意;

(3)比较1、2、8号小球的相关实验数据可知,质量不同,且收尾速度与质量的比值相等,半径相同的小球从高空落下时的收尾速度与质量成正比;

(4)分析表中2、4、6号球体的相关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球体从高空落下时的收尾速度与球体半径的平方成反比;

对比2和6的实验数据可知,球体的质量相同=4倍=倍,即7号球体的收尾速度v6=40m/s×=4.5m/s。

故答案为:(1)小于;(2)2、2、5,半径相同的小球从高空落下时的收尾速度与质量成正比。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