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6月9日讯(记者 王赟 杨甜子)2019高考江苏卷物理科目试题解析如下:
今年江苏物理试卷在延续了能力立意命题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了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考查。试题的结构、题型、题量、难度保持相对稳定,在兼顾知识覆盖面的同时突出了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内容密切联系实际,实验考查突出了真实情境创设,彰显了新课标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及情境创设的要求。该试卷有利于高校人才选拔,同时对下一步的高中物理教学改革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导向功能。具体来说,今年的试题呈现了以下四个特点。
特点一:试卷结构稳定,试题稳健,利于学生水平的发挥
试卷的题量和题型及布局与上年相比基本保持不变。其中选修3-5模块调整为必考内容,但保持分值不变、题型不变、要求不变。三道计算题保持了电学、力学、电学的结构,难度层次递进,学生容易上手。考生拿到试卷后有熟悉感,心里会产生对试卷的认同感,试题难度分布合理,难度结构层次分明,利于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
特点二:试题注重基础考查,突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
如第2题考查了受力分析及力的分解的基本应用,第14题是电磁感应知识的基本应用。实验考查基于学生实验,突出实验素养,注重基本实验方法在新情境中的应用考查,如消除实验装置摩擦力的影响、通过纸带测速度、伏安法测电阻等。第10(1)、11(1)考查了基本仪器的应用。第9、16题突出了对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不是靠死记硬背、刷题能够应对的。
特点三:试题素材联系生活,突出关键能力的考查
问题情境源于生活、源于现代科技,如人造卫星游乐场中摩天轮的转动、滑板运动、空中的气球、荷叶上的小水滴、远距离输电、焊接视网膜的眼科手术等。第4题关于万有引力的考查,以人造卫星运动为背景,物理情境学生熟悉,但考查切入点新颖,对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能较好地考查出学生的关键能力。
特点四:试题发挥了高校对人才选拔的功能,又凸显了对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引领价值
第15、16题在题目设置上难度层次分明,大多数学生能从基本物理模型入手,但要继续深入下去全部完成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只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方法,并且具备高水平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数学知识在物理问题解决中的应用、边界条件的确定、周期性、基本模型创新应用等,因而试题能很好地区分不同能力层级学生。第10(3)的考查体现了真实情境的创设,让实验考查真正实现了动手操作,这对以后的物理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夏季云 南京一中 正高级、特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