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6月9日讯(记者 蔡蕴琦) 今天上午进行的江苏高考物理科目试题和去年相比难度上升还是下降了?有没有出现新题型?江苏省特级教师第一时间对试卷进行了评析。
物理卷:难度稳中有降,联系实际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蒋天林)
今年江苏物理试卷的结构、题型保持稳定,突出主干知识,知识覆盖面广,试题难度稳中有降,联系实际,适度创新,体现了能力立意的特色,有利于高校人才选拔和中学物理教学。
一、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必备能力
试卷注重考查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如第1题天体运动,第2题远距离输电,第3题平抛运动,第4题图象问题,第6题匀速圆周运动,第7题运动过程的分析,第10题实验,第12题选考题,第13题基本的计算等,对中学物理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注重思想方法,考查思维能力
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如第9题对物体运动情景分析、受力分析的能力;第10、11题的实验探究能力;第13、14、15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5题是带电粒子在组合磁场中的运动,第(1)问大部分学生能完成,第(2)问多数能完成,第(3)问对学生提出的能力要求较高,问题设计有层次,让不同层次的考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分数,有利于高校人才选拔。
三、注重实验技能,考查创新能力
第10题是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考查了学生对相关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操作的规范、实验误差的分析等基本实验素养;第11题测量重力加速度,该题有新意,考查了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去迁移研究新情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试题努力引导中学进一步重视实验教学,将所学的实验技能迁移到新问题的探索中,不断提高实验素养。
四、注重联系实际,考查应用能力
试题密切联系实际,关注当代科技发展,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关注问题解决的价值意义。如“高分系列卫星”、“远距离输电”、“高铁上的指南针”、“闪光灯发光”、“摇动梳子产生电磁波”、“湿泡温度计”等,这些试题将学科知识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联系起来,考查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理想模型的能力,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