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一二单元测试卷和答案

初二物理一二单元测试卷和答案

首页物理更新时间:2025-02-27 20:00:06

检测内容:第二章 声现象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10×3分=30分)

1.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

A.手指 B.琴弦 C.弦柱 D.空气

2.2013年6月20日,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王亚平说话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

B.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音调很高

C.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D.“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 m/s

3.如图所示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两次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重敲音调高

B.轻敲响度大

C.两次敲击音色不同

D.两次敲击音调一样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失去听觉的人都可以利用骨传导来听声音

B.在形成听觉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故障,人都会失去听觉

C.耳廓没有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声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

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6.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

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D.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

7.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止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

A.通过科学研究,使所有噪声源都不发生振动

B.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传出

C.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或在道路两旁种植树木花草

D.规定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8.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如图是他“吼”出声音将玻璃杯震碎的情景。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传递了能量

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

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生的

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

9.生活中,有人用眼睛看,更有人用耳朵“看”,因为声音向我们传递着很多信息。一位有经验的锅炉工发现,向瓶里灌开水,开始时,水的落差很大,撞击力大,瓶里空气多,发出大并且低沉的“咚、咚”声,水将满时情况相反,发出小并且尖细的“吱、吱”声,则该工人判断灌水多少的依据是( )

A.音色和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响度和音调

10.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军方配备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备,该设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 dB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关于该设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设备产生的是超声波 B.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

C.“150 dB”是指所产生声音的响度 D.“150 dB”是指所产生声音的音调

二、填空题(19×1分=19分)

11.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 __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 __。

12.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__ __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中传播;这里乒乓球所起的作用是__ __。

13.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指的是____;“高”指的是____。成语“震耳欲聋”,从声音的特性分析,描述的是____的大小。

14.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__声源处__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__ __减弱噪声。

15.某发声体振动时,测出每分钟振动72次,则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是____Hz,这个物体发出的声音,一般人耳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这个声音属于______声波;如图所示,从物理学角度看,____图是乐音的波形图。

16.“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____;琴声是通过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在____减弱噪声。

三、实验探究题(9分+9分+12分=30分)

17.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出来的声音的大小;(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声音的大小。请你帮助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表中。

18.用尺子来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1)用尺子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____有关。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 __。

(2)用尺子来探究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保持人耳到钢尺的距离不变,接下来的操作是__ __。

19.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响里传出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来电后交响乐又响了起来。小吴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什么原因使得烛焰摇曳呢?

(1)通过仔细观察,烛焰没有受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____的影响所致,说明声音具有____。

(2)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说明声音的响度与__ __有关。

(3)固定放同一首曲子,固定蜡烛到音箱的距离不变,突然开大音量,烛焰摇曳得更明显,说明音量控制的是声音的什么要素?____。这里采用怎样的研究方法?__ __。

四、解答题(7分+14分=21分)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教材上介绍过叮人的蚊子都是雌蚊,特别是育卵期的雌蚊叮人更厉害。但雌蚊在育卵期却回避雄蚊,只要感觉到雄蚊的声音就逃之夭夭。研究发现雄蚊的发声频率在9 500~12 000 Hz。

小明了解到以上知识后想,夏天晚上蚊子叮人实在难受,而点蚊香或喷杀虫剂对人身体都有害,能否发明一种既能驱赶叮人的蚊子而又不伤人身体的东西呢?几天后小明做了个与半导体收音机差不多的盒子来,晚上一试,效果还真不错。

(1)你认为这种盒子是怎样来驱赶雌蚊的?

(2)使用这种驱蚊器有什么不足之处?

21.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 kHz~30 kHz,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好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正在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kHz到____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 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__ _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 500 m/s)(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 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__ __。(要求在下面写出计算过程)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月球表面附近是真空,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用声呐技术无法在月球上测量物体之间的距离。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