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广西扬帆物理九年级试卷(广西高二期中考试2024下半年物理)

2024广西扬帆物理九年级试卷(广西高二期中考试2024下半年物理)

首页物理更新时间:2024-12-02 01:50:37

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5分)

君子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世代中华儿女,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淬炼君子人格是当代青年立身处世的价值标杆。

校学生会拟举办“君子自强不息”主题文化展览活动,请你协助筹划各部分内容。

【观展览,了解君子文化】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在青年“拔节育穗期”这一关键阶段,要以君子自强不息精神塑造其高尚人格,培养青年成为新时代栋梁之材。自强不息,是青年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党和人民对青年最殷切的希望,更是时代赋予青年的重要使命。

1、如果用一幅楷书作品来描绘当代青年自强不息这一精神风貌,下边作品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上面书法作品,从左到右分别为ABCD)

2、从以上作品中任选一幅,用简体楷书,按现代汉语书写顺序,将作品内容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米字格内。(2分)

【君子文化——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

3、参观完“君子自强不息”主题文化展览活动,陈晓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同学们提出了若干问题,请你参与解决。(9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忍,持之以恒,努力奋进。古有屈原行于长路,上下求索;有李白长风破浪,扬帆济海;有郑燮千思万虑,迎风坚韧。今有冬奥会上徐梦桃不惧伤病,勇于夺冠,为国争光;有华坪女高学子面对坎坷求学路,仍刚强勤敏,心怀远志。自强不息,是自我提升的动力,是超越自我的勇气, 。它让我们在平凡中不平凡,让我们在困境中不沉沦。新时代青年更要学会自强不息,假如这样,才能不断塑造自我的人格,才能共同撑起整个民族的jǐ( )梁。

(1)关于字音 (1分)

同学1:“处”字的音读错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处”读chǔ音时,解释为交往、相处或处理、安排等;读chù音时,意思是所处的地方、场所,又指机关或机关里的一个部门、机构。

(1)我来正音:加点字“处”的读音是:( )

(2)关于字形 (1分)

同学2:“ jǐ 梁”的“jǐ”不会写。

(2)我来填字:jǐ( ) 梁

(3)关于成语(1分)

同学3:画双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3)我来选词:( ) A.千磨万击 B.历尽艰辛

(4)关于句子(4分)

①同学4:“新时代青年更要学会自强不息,假如这样,才能不断塑造自我的人格”这句话有语病。

②)深刻领悟“自强不息”的精神,班级进行仿写接龙大赛,仿照画横线句再补写一个句子。

(4) ①我来改句:( )

②我来接龙:( )

关于口语交际(2分)

同学5:小和同学因为上次语文统考没考好,一直沉浸在上次的失败中,我们怎么安慰他

(5)我来安慰:( )

【自强不息——古今榜样的精神引领】

4、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原句。(8分)

我们在古人身上感受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虽仕途失意,却不甘沉沦,展现了个人的魅力和品格:李白“ ① , ② ”借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增强了自己对未来的信心(《行路难》);范仲淹不论身处何地,都满怀“ ③ , ④ 。”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岳阳楼记》);苏轼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对天下人真诚的祝福“ ⑤ , ⑥ ”(《水调歌头》),展现了他的乐观豁达;欧阳修谪守滁州,却有“山水之乐, ⑦ ”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豁达胸襟(《醉翁亭记》);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 ⑧ 。”的至死不渝、无私奉献的精神(《无题》)。

【探寻自强不息精神内涵】

椰风中学拟举行“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实践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项内容,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4分)

5、(1)写出活动名称。

(2)仿照示例,再写两个古人自强不息的故事名称。

示例:范仲淹断齑画粥

6、该校语文组拟举行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下面是某学生代写的一份通知,其中两处地方有问题,请按要求帮助修改。

(1)这则通知格式上有一处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1分)

(2)A处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1分)

二、阅读鉴赏(45分)

(一)古诗阅读。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下面是杨帆同学的学习笔记,请你帮他补全表格中的内容。(2分)

诗句

手法

内容

表达效果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用典

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闻笛赋”表达了诗人对死去的友人的悼念之情,“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慨叹。

沉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病树前头万木春。

(1)

沉舟侧畔, 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 正万木皆春。

(2)

8、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和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都有“左迁”一词,请你再结合“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一句,解释“左迁”的意思,并谈谈作者刘禹锡在首联中要表达的情感。(3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9-10题。(12分)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①,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江》)

【注】①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9、借助《古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完成表格中的内容。(6分)

句子

《古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I.字音(填字母)

II.词语理解(填序号)

(1)湖中焉得有此人!

A.gēng ①更换、更替 ②夜间计时单位 B.gèng ①又;再 ②还

(2)余饮三大白而别。

A.qiáng ①健壮,有力, ②加强。B.qiǎng ①勉强、尽力 jiàng ①倔强

(3)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之。

A.yuè ①音乐 ②乐器 B. lè ①快乐、高兴 ②以……为乐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11、山水风光,寄情寓理。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三)名著阅读(6分)

12、为了展示同学们的名著阅读成果,语文组的老师们安排了以下任务,请根据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补全下边表格。

名著阅读分享任务单

书名

我来说一说

我来评一评 (仿照示例,结合名著内容,为书中人物选择符合他们形象特征的颜色。)

我来谈一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整本书的现实意义:展示了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精神的力量,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强和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事业。

人物:保尔 保尔出生于一个贫穷的铁路工人家庭,十月革命爆发后,在朱赫来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参加苏俄红军,后来虽然受伤,甚至双目失明,但依然通过创作文学为革命事业做奉献。这种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奋斗精神,用热烈的红色最能表达。

艺术表现手法:巧妙地利用书信、日记、内心独白、格言警句等来刻画人物,从侧面烘托主人公的性格。例如,借助团委书记丽达的日记描写保尔的英雄行为;借助医生的日记记述保尔在疗伤过程中的过人毅力;用保尔自己的书信来交代他的生活变化。小说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内心独白,这些内心独白为读者打开了通向主人公心灵深处的大门,挖掘了保尔美丽的精神世界。

《儒林外史》

(1)

(2) 人物:任选一位

(3)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12分)

最爱万顷浪花白 黄海涵

①女孩爱花,爱花的馥郁,爱花的娇嫩,更爱花灿烂地绽放。读大学时,校园里四季都有花。清晨,走在去上课的路上,女孩总爱细细观赏。

②那日,女孩看到人民海军破浪远航的新闻,雪白的浪花在舰艇周围翻涌,朵朵绽放在一望无垠的海面上,海鸥在浪花间追逐嬉闹。

③女孩一下子就着了迷,当一名“浪花白”,成了她的梦想,她想将自己花季的诗和远方放在大海上。

④那年,女孩报名参军,入列海军“浪花白”。

⑤上舰后的第一个月,舰艇靠泊母港。防波堤内平静的海面被风吹皱,泛着一朵朵细小的浪花,如白莲盛开,又如雪花散落,宁静的景色总引得她遐思万千。

⑥第一次出海任务终于下达了。出航前夜,女孩兴奋得接连醒来好几次,她在铺位上翻来覆去,侧耳细听着海水轻拍侧舷的低语……

⑦清晨,舰艇缓缓解缆起航,驶出防波堤,无垠大海平展地铺向天际,一轮朝阳,光芒万丈。舰艏①犁开万顷碧波,向着远方进发。她望着这一切,心中不禁涌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

⑧随着军港码头慢慢消失在视线里,舰体开始轻轻摇晃,海上的风越来越大,涌浪也随之增大。

⑨她感到好像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将舰艇抛起来,再压下去,循环往复。女孩头疼欲裂,汗珠滴答滴答地向下淌……

⑩那天,她是被两名战友架着送回住舱的,后续几天,女孩每天都在晕船,整个航次都狼狈得像个丢盔卸甲的“逃兵”。

⑪半个月后,舰艇再次出海执行试航任务。第一天风平浪静,第二天波光粼粼,第三天晚上,突然开始高速航行,航海长告诉大家:“我们要转移海区,去找浪!”

⑫什么?女孩心想:海况这么好的海区放着不用,竟然还要专门去找浪?心中不禁又开始打怵。

⑬航海长解释道:“舰艇要进行大风浪航行测试,需要寻找4米以上的大浪区。”

⑭这天值更②,航海长特意带上了背包带,准备风浪大起来以后将自己系在立柱上。女孩问:“你不是不晕船吗?”航海长笑了:“海况差时,人人都会晕船,至于能不能坚持工作,就看个人的毅力了。”

⑮说话间,风浪又增大了一些。

⑯女孩紧紧拉住栏杆,望着山一般的浪头从舰艏正面拍过来,舰艏时而被按入海面,时而又被擎向天空。这一次,她将风浪看作“敌人”,将舰艏看作刺刀,舰艏每每被抛起落下,便是消灭了一个敌人。就这样,她靠毅力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的风浪的考验。

⑰女孩忘记了晕船!这一轮跟更,她学得格外认真。

⑱这次经历,让女孩破茧成蝶成为一名真正的女兵。

⑲女兵又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个目标。为了能独立值更,这个来自祖国西南的女兵,抓住一切机会苦练普通话,很快就取得了独立值更的资格;为了在比武练兵中取得优异成绩,观测、计算、操控、报告,每一个科目都被她翻来覆去地练习了无数次,最后拔得头筹……班长总是笑叹:“别人发愁,愁的是徒弟不用功,成天只知道吃饭。我发愁,愁的是徒弟太用功,不让我吃饭!”

渐渐地,女兵的脸庞添了些许粗糙,语言添了更多自信,嘴角添了几分坚毅,那是在无数次训练和值更中留下的印迹

㉑这个女兵,成了一名优秀女舰员。

㉒后来,女兵深深地爱上了踏浪远航。

㉓从舰艇母港到亚丁湾约有4400海里,漫漫海路,舟楫万千。

㉔犹记得,一次次一次次胜利完成护航任务时,被保护的商船船员们交口称赞“中国海军是最值得信赖的”。犹记得随舰圆满完成任务时,撤离同胞满含热泪,不住地挥动手里的国旗:“祖国派军舰接我们回家,我们安全了!”感谢人民海军!祖国万岁!犹记得中国海军积极加入为马尔代夫紧急供水等人道主义援助行动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大国担当表达了普遍赞誉。

㉕在远离祖国的大海上,女兵更加读懂了祖国,更加理解了使命。

㉖“铃铃……”战斗警报再次拉响,女兵快速奔向战位。今年,她已接任班长,站上更高的起点,扛起全新的使命。

㉗春已至,芳菲始。女兵如她最爱的万顷白浪花,向阳生长,肆意绽放……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注释】①舰艏(shǒu):舰船的前端或前部。②值更(gēng):夜里值班。兼有巡视和警戒任务。

你班准备将上面的小说拍成微电影,参加学校国庆节“献礼祖国华诞”微电影展评。你作为总策划,需要完成下列任务。

【制定脚本】

13、请将电影脚本中需要拍摄的镜头(情节)补充完整。(2分)

微电影拍摄脚本

主人公:女孩

拍摄要求:呈现“女孩”是怎样破茧成蝶为“真正的女兵”的?又是怎样成为“优秀女舰员”的?

镜头

画面

景别

镜头一

女孩看到人民海军破浪远航的新闻,梦想成为一名“浪花白”,报名参军,入列海军“浪花白”。

全景

镜头二

女孩在舰艇上经历了晕船的困扰。

全景+中景

镜头三

A

特写

镜头四

从而逐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女兵。

全景+特写

镜头五

B

全景+中景

镜头六

在比武练兵中认真观测、计算、操控、报告,每一个科目都被她翻来覆去地练习了无数次,最后拔得头筹。

全景+中景

镜头七

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女舰员。

全景+特写

【电影拍摄】

14、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同学小文提出想将第⑦段中的环境描写做全景加特写的拍摄,请帮他说一说这样做的好处来说服导演。(3分)

15、小说第⑳ 段是一个重要的特写镜头,请从修辞的角度去解读这一内容。(3分)

渐渐地,女兵的脸庞添了些许粗糙,语言添了更多自信,嘴角添了几分坚毅,那是在无数次训练和值更中留下的印迹。

【后期制作】

16、导演定了本微电影的片名为《最爱万顷浪花白》,请说说这一片名妙在何处。(2分)

17、班委会提供了歌剧《江姐》插曲《红梅赞》和《祖国不会忘记》两首歌曲,作为微电影结尾的配乐。请你选择其一并说明理由。(2分)

【链接】

A.《红梅赞》歌词: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B.《祖国不会忘记》歌词: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

我选( ),理由是:

(五)实用类文本

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1题。(10分)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份标识和价值追求,有助于维系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

(摘编自中国日报网《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二】

在当下的非遗传承中,出现了一批“95后”非遗传承人,他们捕捉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更有活力,也让中国非遗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郎佳子彧(y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郎派面塑艺术的第三代传承人。他创作了“烟熏妆”哪吒、“熊猫瘫”、动漫灌篮高手等一些造型可爱的面人,将流行元素巧妙融入其中,这些作品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以往的面塑大都注重写实,郎佳子彧却更偏爱表达内心感受。他高中时的面人作品《花季》,生动地表现了高三学子面对高考压力时的心理、学习状态。由于现代人更在意作品传达的意义,于是他不仅创作反思当代人社交生活的作品,也用面塑作品回应社会热点事件。这些作品让人感到,非遗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郎佳子彧或以影像的方式传播面塑作品,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上的粉丝都等着他更新。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将非遗引入潮流,让非遗走进大众有了可能。

(摘编自《北京日报<“95后”传承人捏面人20年:把“面人郎”变网红>》)

【材料三】

①“国风穿搭”“新中式”等概念,在青年群体中迅速风靡。探青年人“衣柜之变”背后的原因,蕴含文化自信提高、消费理念升级的积极因素,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启示。

②时尚离不开文化的根基,而新中式正是文化传承和时尚创新的结合。以往消费者更关注一些国际品牌和奢侈品牌,但是现在随着消费理念的升级,他们更看重的是服装设计是否能够展现个性,选择更加多元化。例如 A 新中式热度攀升,并非消费者突然间心血来潮。其中,不仅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底蕴的支撑,还有中国消费者与日俱增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

③时下,更多年轻人不再热衷于追求“大牌”,他们偏爱“国潮”、相信“万物皆可平替”……年轻群体的穿搭偏好正在悄然生变。这背后,是年轻一代消费理念的巨变,他们不再追求虚幻的品牌符号,拒绝消费主义,回归理性消费。所谓消费降级的背后,实则是消费观念升级——更加注重性价比和服装真正的价值,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重视精神的满足,关注自我实现和个性表达。而这,才是这场穿搭之变背后的价值所在。

——选自《半月谈内部版》2024.第11期,有删改》

1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但不含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

B.“95后”“非遗”传承人都能捕捉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更有活力,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

C.文化自信、消费理念升级等因素影响中国消费者对“国风穿搭”的热爱。

D.更多年轻人不再热捧“大牌”,是因为他们偏爱“国潮”、相信“万物皆可平替”。

19、下列说法不能用来作为支撑【材料三】划线观点论据的一项是( )(2分)

A.将汉字、山水花鸟印在T恤上。

B.汉服、马面裙,在青年群体中迅速走红。

C.盘扣、对襟等元素,融入年轻人的日常穿搭。

D.将外国文化元素融入到中国服饰当中。

20、结合【材料二】写出郎佳子彧的面塑作品比寻常面塑作品更能赢得人们喜爱的原因。(3分)

21、学校开展“行走的文化自信”主题活动,你所在的时装达人社团准备参演。你建议穿新中式参与,小明却觉得新中式太老气,而国外大牌价格昂贵,新潮时尚,穿上它走秀一定闪亮全场。结合上面的材料,请说服小明支持你的建议。(3分)

三、写作表达(5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下面的几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可选其中一则,或几则兼顾,确定立意,写一篇简单的文章。可叙述经历,可阐述观点,还可以用书信、演讲稿、发言稿等形式交流自己的认识和感悟。

①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国家领导人)

②这个社会尊重那些为它尽到责任的人。(梁启超)

③我们不应该虚度一生,应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居里夫人)

题二:社区里的一张志愿者招募海报,校园里的一个静静伫立的单杠,公园里的一棵翳蓊郁郁的大树……它们一直默默关注着身边发生的一切,还发现了许多令人惊喜的小秘密。假如你就是这三处环境其一中的一景或一物,你会有哪些奇妙的经历……

请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字数不少于 500 字;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③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凡涉及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x代替;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