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93年上小学的,那时我们村或者说我们县是没有六年级的,所以我们一年级必须要念两年,当时留级时才知道这样才是九年义务教育。
和我一起上小学的有三个发小,都是男的,一个是我邻居,一个离我家200米在一个坡上,那时,我们去上学,经常是成群结队的一起去学校,也有的单独走的,走着走着就加入队伍的。想一想现在的孩子真幸福,都是车接车送。当然,农村还是自己去上学。就是现在的农村学生越来越少了。
那时我们的小学是70年代建的一个两层楼房,好像现在还在,尖顶上面有一个大五角星。浓浓年代感,教室里面楼层非常高。就是昏暗,阴天下雨天必须开灯。
因为刚刚上一年级,所以我们年级有留级生,那时我们村很小,学校也很小,学生也很少,一个年级一个班。一个班才30多人,二年级10个人,三年级20多个人,四年级逐渐有人辍学了,只有10个不到。所以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压力很大。
我们的老师全校只有四个,只分语文和数学,其他课程全部分给四个老师兼任。我的数学老师是个很严肃的人,更准确的说是惩教很严,经常对我们犯错的学生体罚,那时我们都大气不敢出,更不敢回家告诉父母,因为告诉父母还会再挨一次打,我们小心翼翼的上着他的课,他的课从来都是安安静静的,到现在我还记得他叫什么名字,这里只能告诉大家他姓王,很多年以后,上大学时我去镇政府办助学贷款,那时他已经是副镇长了。
严肃的数学老师对于数学课来说很匹配,但是好像他也没有把心思完全放在教学上,对于初进课堂的我们来说,尽管那时课本已经做的很精致了,但是他并不会按照课本来,总之就是没有考虑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吧,城乡的差距在小学体现的最为明显了。
第一次数学考试开始了,我们都很激动,上课时我也很认真,但是时至今日,我一直认为,数学跟智力有关,跟勤奋没有特别大的关系,否则理解1 1=2都很难,从一年级时,其实每个人的数学成绩都已经展现的淋漓尽致了,我喜欢语文,我不喜欢数学,但是也没有到讨厌的程度,我喜欢高分,第一次语文考试我考了满分,但是数学考试开始了,我感觉很难,很着急,大家都在低着头写,算,用手指算,用笔画,不敢偷看。等紧张的考试考完,第二天卷子发下来,我发现我的试卷是个大大的0分,那好刺眼!我很难过,觉得很丢人,发小也在嘲笑我,我仔细的看了一下试卷,和留级生对了一下答案,发现我并不是0分,实际应该有20多分,但是我不敢跟老师说,更不敢跟父母说。
值得庆幸的是以后他再也没有当过我的老师,我再也没有考过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