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写完试卷又保证满分数学(数学试卷怎么做最快还能保持正确)

如何快速写完试卷又保证满分数学(数学试卷怎么做最快还能保持正确)

首页数学更新时间:2024-10-27 21:56:39

最近六上期末统测成绩出来了,区里家长一片哀嚎,原本期望的三科295分,都不得不降低标准到290。

究其原因,一方面语文难度大,丢分在所难免,语文考95分都困难,就别想三科295了。见上篇文章:北京语文期末试题火出圈,我发现了其中释放的信号。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数学没有拿到期望的满分,据说满分孩子寥寥无几,甚至有些班级整个班一个满分的都没有。

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情况呢?

很多家长从小就给孩子学奥数,各种比赛也都有所斩获。有些孩子甚至已经学到了初中的知识,为什么这次统考却小沟里翻船呢?

有些专家说三年级是数学的分水岭,有些专家说六年级是数学的分水岭,无论三年级还是六年级,到底怎么做才能帮孩子安然度过这些分水岭呢。

这里,分享一下我们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1️⃣ 提前预习

很多家长在假期已经安排孩子预习了下学期的知识,甚至有些牛娃超前学习一两个学年,五年级都已经学到了初中的内容,这些孩子都很棒,家长也很用心。

但是,如果你孩子是数学普娃,其实没提前那么多,也完全不要焦虑。

我们的经验是,提前预习一个单元到两个单元,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新知识往往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前一个单元到两个单元预习,对孩子来说,旧知识都已经掌握熟练,新知识难度不会太大,预习知识所需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孩子也能充分理解新知识。

2️⃣ 重视错题整理

学霸家长都很重视错题的整理,有些家长会帮孩子整理错题本,让孩子重新做一遍甚至多遍。

我们也非常重视错题的整理,针对错题,我们采取费曼学习法方案。“费曼学习法”是理查德•费曼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提出的高效学习法——通过自己的语言,用最简单的话把一件事向别人讲清楚,并且让外行人也能听懂。

这是名副其实的天才发明的方法,通过教别人的方式,来查缺补漏自己的知识体系,以达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针对错题,我们会让孩子给大人重新讲解一遍解题思路。孩子在讲解过程中,会首先理清思路,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时,能够更快地找到解决的方法。

同时,通过讲解题,孩子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

这个方法效果比粗暴的题海战术效果好太多了,大家可以尝试尝试。

3️⃣足够的陪伴

有不少妈妈问我,自己孩子数学不好,该怎么办?

有什么好的资料和好的课程推荐吗?可是,当我问到哪方面不好时,又说不上来。

同时,我也看到这次好多妈妈反馈,这次统测丢分就是丢在说理题上了,可是,你难道不知道这个说理题每年都有,孩子总是丢分吗?

怎么到统测拿到分数了才说有这道题丢分了呢。

还有些妈妈说最后一道题是权重问题,可是,可是,你知道你孩子这学期学什么知识点了吗?

这些情况表明,你缺少给孩子足够的陪伴,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你并不足够了解。

我很同意群里一位妈妈的这段话,分享给大家,大家共勉!

很多妈妈也耗费了很多时间,全身心陪伴孩子。尤其是现在科技的进步,各种软件都能解放家长,孩子做完题,妈妈马上拿出手机一拍,所有错误都马上显示出来,实在是太好用了,让孩子重新做一遍。你是不是也是这样做的呢?

其实,最初我们前期也是这样做的。但是,做到这些并不足够。有些时候,需要帮助孩子深入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这样才能找到知识缺陷,帮助孩子查漏补缺。

针对计算,最初发现Thomas的计算偶尔错一道两道。我根据老师的建议,每天让他坚持做口算,发现进步并不明显,孩子每次做完,我拿软件一扫,发现还是有错误。让他重新做一遍,那肯定是能做对,可是让他重新做一页口算,还是有千奇百怪的错误。

后来有一次我拿了几个单元试卷的计算和他一块做,做完后,我和他一块分析计算过程。

通过那次,我们发现孩子的常规计算能力没有问题,但是缺乏对计算方法的灵活应用,也就是欠缺计算技巧。拿到一道题,上来就开始算,难免偶尔出现计算错误。

针对这些计算题,无论结果对错,我和孩子都一起共同讨论,看看是否有其他计算方法,哪种计算方法更简便? 我们坚持讨论了几次,我发现孩子的计算题再也不错了。

还有一个事情,就是针对朝阳区特别的说理题题型,Thomas一直也很头疼,最后期末复习时候,老师让做了几套区里前几年的卷子,每次这块都扣一些分。

让他重新讲,感觉他每次都把老师的答案重复一遍。可是重新做一道说理题,还是有问题。针对这种题型,我就和他一块分析,最后帮他总结做说理题的方法,他听后很认同这个方案,最后考试时候,这个题型也确实没有在这块丢分。

通过这些事情,我想说的是,父母不是拿个小猿口算,扫一下孩子的卷子就算完成任务;也不是整理一下错题,重新做一遍就万事大吉。需要的是及时掌握问题,帮助孩子一起深入分析问题原因,这样才是合格的陪伴。

最后想说的

小高班的数学有一定的难度,针对数学普娃,要想保证不掉队,做到上面几点,完全可以轻松应付校内数学。

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小升初、中考和高考实际上是信息差、资源差的竞争,父母对于信息收集能力、执行能力和对孩子的陪伴,决定了孩子的高度。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家长和孩子在日益巨卷中,承受了太多压力,但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现如今网络信息这么发达,只要用心都可以享受到免费的好资源。

最好的教育,不是学区房,不是一对一辅导课,而是“拼爹拼妈”,比拼的场所在家庭。优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来的,所有父母都要知道这一点。

做到有路线,有规划,有执行,有陪伴,你的娃不管是数学还是语文,还是英语,都会一路开挂。

希望以上的路线和资源信息,对各位妈妈有帮助。如果还有不明白地方,或者需要哪类资源,请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