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成绩出现参差,与其说是学生的学习天赋不一,不如说是因为学习习惯、思维惯性导致的结果不同。义务教育阶段如果要求考满分,那么需要一定的智商天赋,而如果想要拿到80%的分数,其实往往可以从后天来进行弥补。
数学不及格的原因有很多,在数学组的年级组长李芒看来,数学成绩不够理想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并不是天赋起决定性的作用,要想提高成绩,不如先反思自己是不是有3点问题,只要把问题解决、走出误区,那么才能减少试错成绩,然后进入到提高成绩中的正循环。
1、公式能不能推导得出结论在学数学的过程中,公式定理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李芒看来,相当一部分学生其实都是在死记硬背,而不是把推导过程理解背诵之后,能够灵活运用。
李芒建议,想要检验自己学习得是否扎实,可以进行自我检测,拿当下学习的章节知识点为考察范围,看看自己能不能把那些简简单单的公式,按照老师讲解的推导过程,完整的复述出来,如果不能那说明这个知识点掌握得不够牢固,需要再次捋顺推导过程,然后进一步的学习巩固。
李芒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数学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与其说是记不住单个的知识点,不如说是,对整个的学习逻辑、知识框架都缺乏一定的了解与学习。
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不仅仅是看自己又做了多少套卷子,可以从考验自己能不能把这一个章节的学习顺序准确无误的复述出来。在李芒看来,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检验学生把灌输的知识点,转化为自我学习体系的重要一环,如果做不到,那么想要只靠着一套卷子或者是重点学下一个知识点,来提高整体的成绩,毫无疑问难度很大。
3、对错题的复习前后顺序很多学生对待错题的态度上,更多的表现的是敷衍、照搬,而缺乏重复性、自发性的学习行为,这一点成为导致很多错误无法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在对待错题的时候,不仅是要把错题全都整理到错题本上,还要有一定的复习顺序以及复习次数,在不断地巩固、分析、总结的过程中,去吸取经验,避免重复性的付错,是提高成绩的重要基础。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