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共3个信息窗和1个智慧广场。通过实际教学,我想从关注学生已有经验方面反思我的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也要时刻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前,根据学生已有经验,我们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100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那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就是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因为我们在读数和写数时都要综合应用到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等重要概念。
从教学效果来看,孩子们从1数到100难度不是很大,只是有个别孩子数完20后,把21、22、23……读作二一、二二、二三……。课堂上订正过来后,孩子们就知道应该读作二十一、二十、二十三……。在我们的课后练习和考试题中有把数的读法和写法写出来的题目,当堂练习时,孩子们能够写对,但是当学完第3单元再考试时,就有学生出现写反了的情况。我想原因可能是孩子们在学生20以内数的认识时没有接触过数的数的读法写出来的情况,我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也没有特别强调,只是觉得孩子们会读了,也会写了就可以了。没想到,我们的孩子分不清读作要用汉字写,写作要用阿拉伯数字写。这就是我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教学时没有着重讲,使得这部分知识学生掌握不牢固,还要再花时间再讲。
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后,我问学生:知道100有多大吗?有个孩子接着说:很大。我说:很大是多少?就没有孩子说了。这一点,我提前考虑到了,虽然孩子们会数数,但是100有多大,就比较抽象了,孩子们还真不好说。我就先给孩子们举了一个例子:我们现在一年级一个班有45人,两个班就是90人,再加上10人就是100人了。我们做操时每个班站两队,四队再加上一队的一小半就大约有100人了。为了让孩子们对100有更形象的认识,我把班里的作业本数出100本,放在一起让孩子们看,这时就听到有孩子发出哇的声音。还有孩子激动的说:这么多呀!我就趁机跟孩子们说:100可以这么多还可以这么少。说着拿出准备好的100粒大米放在手中展示给学生看。孩子们看到放在我手中的大米后,就有孩子情不自禁地说:这么点儿呀!因为这节环节,我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经验,并借助学生已有生活经验,通过形象的方法让学生对100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等因素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可见学生的已有经验对即将进行的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也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