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试卷整体评价(一年级数学素养综合评价试卷)

一年级数学试卷整体评价(一年级数学素养综合评价试卷)

首页数学更新时间:2024-07-20 12:13:58

又是一年高考终,几家欢喜几家愁。科场争霸,原本就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而今年的数学考场,更是显得硝烟弥漫。

一方面,场外的看客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各种段子满天飞,还有爆炒用高等数学方法解题的“妙招”。

然而,段子终究只是段子,它不可能代表事情的全部真相,拨开迷雾,终究只有那身处其中的学子,才能真切体会考场上争分夺秒的焦虑与忐忑,留下自己一生最重要的记忆之一。

关于全国乙卷的段子,当真你就输了,哈哈

另一方面,作为教育部亲自操刀的新课改全国1卷,无疑代表了上面对数学基础教育的最新理解,其中所透露出的风向标,无疑值得一线教师反复揣摩,深思和总结,最终指导自己未来的教学。

总体上,从试题本身的水平来说,我个人觉得这张试卷出得好极了,但是,对参与其中的广大学子来说,确实不友好,准确来说,是非常不友好。不过,相比于年轻人在未来十年所要经受的挑战,这点难度又算得了什么呢?

再换个角度,如果从高考试卷难度系数的稳定性、考试本身的区分度以及期望分数能够正太分布而言,这张卷子估计难以算上是一份好卷,如果官方不想最后的场面太难看,恐怕在阅卷标准上还得自我把握一下了。

下面抛砖引玉,谈谈我对今年全国1卷的理解。

首先强调一点,这份卷子没有超纲!所有的问题基于高中数学的知识点和方法都能解决,没必要拿高等数学知识出来装x。

其次,这张卷子确实挺难的,难在相比以往,除了几道送分题以外,其他每道题都在提升难度,具体来说:

知识点复合交叉考查的情况非常多,很多题目跨章节,大量的弯弯绕绕,很容易让中等考生及其以下做着做着做迷糊了,甚至心态崩了的话,出现解答题大面积白卷的情况。

计算量非常大!大到让很多一线教师上手的话,也会算到自我怀疑的,而且算的时候还会想,自己的弟子能hold住吗?

问题是各种类型的计算,不是说只体现在几道题里,计算量大是体现在全卷当中,可能有的题目虽然考生在方法层面没有问题,但算不出来也很尴尬。

计算的基本功还会影响一个重要的考试因素,就是时间,一些考生会有坏习惯,有时候会在单题的计算上牵扯过多时间,且算不出来很影响心态,另外就是算出的数字不太整,也会让自己产生怀疑。

剑走偏锋,拒绝套路。这张试卷一出,估计要彻底打破高中数学在教学上的很多惯性想法。

就比如说选择第4题考了棱台体积公式,这个公式在一般的教学中不会重点强调,正常情况下出现在大型考试中的概率很小,但它就是考了,而且还涉及到比较陌生的单位换算(平方公里),计算的时候要开方和四舍五入等等,而且序号是4,对很多考生来说应该是当头一棒了。

这个事情也告诉我们,高中数学教材上的知识点没有禁区,只要不超纲,都可以拿来考。

第18题考三角,出题人水平是高,方法都是常规方法,恒等变换、根据角的范围得出角的关系、正弦定理实现边角互化、最后用函数知识或者结合均值不等式去解决最值问题,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但形式也是很新颖。靠机械刷题,不求甚解的同学想做对该题,概率很小,而且序号是第2个大题,容易崩心态的。

强化趋势,突出为高等教育铺路的作用。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归根结底是为高等教育选出合适的人才。那么引导高中数学教学更加迎合高等教育的需求就成为此轮课改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本卷体现非常明显的一点是,导数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在以往卷子里也会有压轴题和小题的考查,但是在这份卷子上,需要用到导数计算的地方感觉特别多,初步统计共涉及到7道题,将近40分,几乎凡是函数问题,都要牵扯到导数,充分体现了上面对该板块的重视,也体现了导数作为微积分基础工具之一的重要性。

最后说几句。

明年高考会不会这么难,这是一个没法预测的问题,也希望准高三的学生不要去预测,同时不要去听信任何人的预测。

历史经验已经告诉我们,高考题是不可预测的。但它的风格也越来越明显,就是反套路,重分析。

只有踏踏实实地把基础搞扎实,把该做的题目刷到位,把常考结论、常见方法和思路积累全面,才可能取得高分。

同时不要迷信大招,特别是一些华而不实,且适用情况很有限的二级结论。

乾坤未定,未来可期,加油!

附:2022年全国新高考数学1卷(参考答案自己网上搜哈)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