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大语文”很火,
我带着淘淘在探索“大语文”的道路上,摸爬滚打折腾了两年
各种课试了七八种,最终都退出了。
这是某节课的板书笔记,从一道题,老师给扩展的。
反正我是啥也没记住。
我就不信了,我儿能记住?
我算弄懂了“大语文”课的一个真谛。
“考的不学,学的不考”
你可能觉得不可思议,按我这个说法,
哪个家长还花钱送孩子去学“大语文”?
别着急,今儿我就好好说说“大语文”和“小语文”怎么齐头并进。
这是一篇小学语文“攻略”!
我不收学费大公开,
搬板凳,做好笔记!
小语文是怎么个“小”?
我把大语文比做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小语文就是树干。
没有树干,再有叶子,那也是“狗尾巴草”
什么是“小语文”呢?
就是练习册里出的,期末考试考的,简称校内语文。
简单说:
一二年级——学透教材。
三四年级——阅读理解和作文方法。
五六年级——这时候大语文的效果慢慢显现出来
现在的教材有点玄学,
除了生字和背诵课文以外,不会明确告诉你哪些必背,有点靠自觉。
一年级第一学期我只让淘淘学好拼音和生字,然后他考得并不好。
看完考卷,我顿悟了。
语文教材要掌握的:一类字听说读写,课文背诵、课后习题、语文园地。
给你们看看题目?
这些题都是源自书中,又高于书本。
有些题目要知识 做题方法。
怎么办?
生字:
一类字听说读写,会了不够,要熟。
写到能把生字表默写出来的程度。
为什么?因为有些题,要靠迅速的反应,例如,给偏旁写词语。
本来会写的字就少,真想不起来啊。
(就这一个题型,我都能写一篇稿子了,这可是重灾区。)
组词:每个生字组三个会写的词,
考试有可能让写两个词,就算忘掉了一个,还有俩能用。
课后习题:
这些词汇要懂意思,会背
例如下面这道阅读理解题:(今年西城区某小学的二年级期末题)
请从文中找出与下面句子意思相同的四字词语。
形容生命力旺盛,充满了活力。( )
从文中找,就解决了不会写的字,但词义懂不懂就靠你语文书的知识有没有吃透。
请看,二下22课小毛虫的课后练习:
考的就是这个词呀!
如果你家娃抄都能抄错,这道题也许找到了也不得分,
所以高要求的标准应该是语文书课后出现的字都要会写。(嘘!)
语文园地
这可是出题的大题库,能力题、知识题都在这儿。
形声字、特殊字笔顺、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名言警句……都是从这儿来的。
还是那张卷子的阅读理解题:
小刺猬的行为让我想到了( )
A.小信成则大信立。
B.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C.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这几个选项,全是语文园地里的,不同的单元而已。
语文园地知道怎么用了吧?
至于课文,上课只要听讲,孩子一定能知道里面的内容,这个不用在家占用太多时间。
考卷上也很少考到。
卷面分析到此结束,请叫我语文老师,谢谢!
三四年级,淘还没上,但是在二下我已经感觉到了阅读理解和作文的下一步要求了。
顺便说说想法。
很多人说,要多读书,多阅读,同意!
但读得多,题还是不能做对。
郑渊洁老爷爷是这么说的:
阅读理解是有题型套路的。
具体哪些套路,我们可以单写一篇,
先说怎么找到这些资料。
很多人买过的《孟建平高阶阅读》、 《黑马阅读》我也给娃买了,但我又转二手卖了
,因为我觉得淘淘做了几篇,做了个寂寞……
然后我找到了这个分题型的资料。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这个太全,离我儿有点远。
简单概括一下,低年级的有这么几大类:
细节题怎么找,
总结段落大意怎么找,
文章结构问题,
总结文章中心思想,
谈自己的想法。
因为是版权资料,我不能分享给大家,等我抽空用自己的话整理总结出来,再分享给你们。
助你们攻克阅读理解这个题型
一二年级其实题型并不复杂,大部分细节题答案在文中,最后一个考自己的想法,言之有理即可。
大家完全可以随便拿一套单元测试卷给孩子做一做,基本够用了。
细节题——回到上下文。
自己的想法——写成句的话,和文章主题一致,没有错别字。
三四年级——等我总结阅读理解题型方法吧 哈哈哈
如果你不差钱,也不想等我,又是4-6年级,可以考虑“快解阅读”小程序, 它家是市面上为数不多按题型练习的。
低年级还是不太适合,有的内容理解不了,学不透。
关于作文。
三四年级作文比一二年级的一大特点就是更多命题作文,要有话可写,还不能太多废话。
一方面来源于积累,另一方面要靠练笔,怎么解决无话可说我在文章中写过,这次不多说。
戳这里:试过了豆神、云舒写、博新等七八家作文课,我总结出好作文的7大妙招
今天主要说说怎么把文章写好。
小学中年级很多孩子有话可说,但废话太多。
前些天给淘留了一篇作文“两朵打架的云”。
他是思路是这样的,俩云生气了约打架,然后决定用相互考数学题的方式解决,最后没打起来。
中间的数学题是他照着新买的“李毓佩数学故事”里的题抄的。
思路可以,但题抄了一大页,成了一篇名副其实的“数学题”。
行文结构的问题暴露无遗。
怎么办?改。
好作文一定是改出来的,改个两稿三稿都别嫌麻烦。
淘妈有话说:
五六年级我不是很了解,不敢随便指挥。
我的原则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再总结一下:想学好课内语文
小低年级,重视课本中出现过的一切基础知识。
小中年级,阅读理解和作文技巧上要下点功夫。
你可能看懂了,我眼里的“小语文”就是“应试”,显然不够“素质教育”。
这些做好顶多是个临时的高分段,目光不够长远,
戳这里:看了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我才懂了清华学霸的“降维打击”论
我没有提到古诗、文言文。
校内暂时不考的,我都归为大语文。
下篇我就写写这些“暂时不考”又“必须得学”的大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