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期中考试没上90情况很严重,压轴题不会做,简单题做不对。
苏源弢老师。
昨天说了初二的孩子如果这次数学没有上90该怎么办?今天就有家长说:老师,我家是初一,这次也没有上90。初一下学期是一个孩子刚刚进入初中的第二次期中考试,本来其实应该是比较简单的,毕竟初一是不分上下的,在初一的时候想考一个90还是比较容易的。
这次初二的期中考试压轴题就难题有7分,初一有几分?来盘点一下。首先15题可以算是一个难题,它是3分,一个填空题。接下来再往后会发现没有了,都是简单题,充其量就是一个中档题。一直到最后一题,23题的最后一问,这个题是4分,这个题是比较难的,4分加前面的3分也就7分。
但是又会发现最后一问是两个答案,其中的第一个答案可以仿照第二问写下来,也就是难题只剩下了5分了。所以一个忧伤在这次期中考试里边必须要考到95,稍微再弱一些的也得考到90。
如果孩子没有考到90说明什么?说明那些简单题错了,那些不该错的错了,可能选择填空有问题,或者证明题的过程出现了问题。这个该怎么办?
·首先发现这些初一期中考试数学没有上90的学生的家长,他们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上来先说老师,孩子小学时候挺好的,已经初一了,初一都快结束了,为什么还会说小学?小学有几个孩子数学上不了90,所以反应的问题就是他的认识还没有转化过来。
从小学六年级升到初一最大的变化不是孩子年龄、学校、年级的变化,而是整套系统的变化。初中的知识比小学的知识密度大多了,一节初中的数学课和小学一节数学课的知识量完全不一样。
·第二点变化就是考试也不一样,在小学考个100、90多非常容易。可以想一想,在小学的时候全班50多号人有几个会下90?考个满分也是相当容易的。但是在初中要考个满分其实寥寥无几。每年的太原中考有四五万的学生参加中考,有几个孩子能考满分?很少的。
在小学基本上会发现考试学什么就考什么,但在初中很多开放性的试题,很多创新思维性的试题加辅助线去设计、去阅读材料,应用这种题很多,不可能再像小学那样学什么就考什么了。
所以前两个知识密度和考试就对提出下一个要求,孩子的学习方法、习惯、态度要转变过来。在小学可能粗糙一些,马马虎虎,成绩还能维持在90以上。但是在初中可能就不行了。
为什么没有上九十?不就是因为那些简单题、中档题错了吗?为什么简单题和中难题错了?无非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过程是不是有错的?证明题过程扣一分,扣一分扣下来三五分就没了。
·选择题还有填空题是不是错了一两个?为什么错?因为正确率不高。
所以家长们和学生们要转变认识,一份卷子一百分,不是说一百分全都是知识和方法上的,而是有三个板块构成。
·第一个板块知识和方法。
·第二板块还有个规范性和标准性的分数,能不能规范性标准性的答题。
·第三个板块孩子正确率,答题的稳定性能否保持在一定的状态。
这三个板块就对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
·首先就是要端正态度和习惯,不能再像小学那样粗糙一些,马马虎虎,只中结果不中过程,这些在初中玩不转了,不能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最后就是把习惯一定要保持好,如果还是这样写字很潦草,上课粗糙随意,很快到初二很可能就上不了八十分了。
各位吸取这次教训,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