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低龄段的学生来说,参加数学竞赛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同时也能通过竞赛的方式,提升解题技巧、拓宽数学思维,以及增强数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敏感度。
如果能够获得奖项,更是可以给予孩子实打实的肯定,给予孩子信心。对于上海小升初的家长来说,一个有竞争力的奖项,更能助力孩子小升初。
那么三大热门低龄竞赛——袋鼠、澳洲AMC、美国AMC8怎么选择呢?澳洲AMC和美国AMC有什么区别?入门竞赛怎么选呢?
三大低龄竞赛介绍
袋鼠竞赛:
袋鼠数学竞赛,是针对1-12年级学生的一项全球规模最大的青少年数学竞赛,每年举办一次,每两个年级划分为一个等级,一共有六个等级。截止到 2019 年,全球已经有超 630 万学生,每年超 3 万人参加该项竞赛。
袋鼠竞赛题目难度适中、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容易激发孩子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获奖率非常高,基本上认真参与就会有所收获。
并且在过去的几年里,越来越多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参与该项竞赛,包括美国、 巴拉 圭、墨西哥、加拿大等,能够为孩子提供机会,与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学生进行能力角逐。
澳洲AMC竞赛:
澳洲AMC,由澳大利亚数学联合会全权主办,适合3-12年级学生。作为一项规模最大的基于学校的数学思维挑战活动,每年有超过30个国家的学生参与。
澳洲AMC与袋鼠比较相似,官方提供中英双语试卷,难度较低,非常适合低年级小朋友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美国AMC8竞赛:
AMC8数学竞赛是美国AMC竞赛(美国数学思维挑战赛)的入门级赛事,针对8年级及以下学生,竞赛内容与美国7、8年级数学大纲相对应,按照历年参赛情况,一般3-8年级学生参赛居多。
AMC8竞赛题型丰富,试题难度相对较高,对于低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目前AMC8数学竞赛热度非常高,每年仅北美地区就有超过30万学生报名参加,称得上是低龄数学竞赛的“天花板”,在三公招生录取中,也是认可度和含金量最高的数学赛事。
AMC8竞赛是AMC系列竞赛中难度最低的,可以为后面参与AMC10/12打下良好基础。
袋鼠、澳洲AMC、美国AMC8对比
难度对比:AMC8>澳洲AMC>袋鼠
AMC8竞赛面向8年级及以下学生,相对考察数学知识更多,包括小学思维数学和部分初中校内知识点。适合想要提升小升初竞争力,或者为将来打高阶比赛奠定基础的同学。
澳洲AMC相对比较简单,相对于袋鼠竞赛来说,试题难度区分较大,更适合一些热爱数学,但目前基础还不是非常扎实的同学参加。
袋鼠竞赛主要以趣味性为主,既扩展课外内容,又可以结合课内知识,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因此很多1、2年级学生报名参与。
含金量对比:AMC8>袋鼠=澳洲AMC
AMC8竞赛难度较高,能获得一定的奖项,是孩子数学思维能力的有力证明。对于上海三公的申请,是公认的面单“敲门砖”。不仅是三公学校,小升初时其他的国际学校也会将AMC8成绩作为参考。
而袋鼠和澳洲AMC竞赛相较于AMC8竞赛来说,试题难度较低,内容更贴近生活,能够激发低年龄段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更适合作为入门级赛事参与,对孩子的能力的证明相较于AMC8较弱。
入门竞赛选袋鼠还是澳洲AMC
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才刚开始正式系统的学习数学知识,这个阶段,重点是数学兴趣的培养,而袋鼠和澳洲AMC同样作为强趣味性、高获奖率、贴近生活的入门级数学竞赛,到底该怎么选呢?
从难度上看,袋鼠竞赛更适合。
袋鼠竞赛试题的难度较为均衡,试卷中基本上没有拔高题或者基础题。澳洲AMC难度区分会较为明显,因此在这两个入门级赛事中,澳洲AMC的难度会更大一些。
从年级规划上来看,兴趣要尽早培养,袋鼠更合适。
袋鼠作为入门级竞赛,趣味性非常强,注重对孩子数学兴趣的培养,非常适合G1-G2的孩子开始学习,获得奖项后,也会激发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而澳洲AMC,相对于袋鼠较难,一般适合G3开始学习。
从规划上来看,对于以三公为学习目的的孩子来说,学习数学最终的目标是要拿到具有竞争力的AMC8分数,如果G1-G2选择了袋鼠,到了G3阶段就可以开始准备AMC8(如果觉得直接学习AMC8具有一定的难度,可以从pre-AMC8开始,更具有衔接性),而不是从G3才开始学习澳洲AMC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