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儿子放学回家后带回一张数学考试试卷,其中有一道题孩子坚持自己做的是正确答案,老师批改试卷时改错了;说第二天要去问下老师,纠正过来。批改后的试卷是临近放学发的,老师还未进行课堂讲解。我也看了这道题,认为孩子确实是做对了,顺手把张试卷以微头条形式发了出去。
今天收到很多网友们的评论,给出了自己对于这道题的见解,当然也有一些不一样的声音,认为是故意制造话题引流量,甚至怀疑孩子的诚实、品行。首先感谢网友们的分享和支持,然后向网友报告后续事情的发展。
今天下午孩子放学回家后很高兴,说他那道题是做对了,加了一分,班上几个同学都加了一分;还说幸好他有个闹钟,知道指针位置。我问他是不是他们去向老师问了这道题,他说没有,本来是要去问的,但是第一节数学课上课时老师第一时间就讲了这道题,还向班上同学道歉了。
儿子还在说,笑的很开心。孩子妈批评他字迹潦草,再这样下去,以后试题做对了,老师看不清楚也会判他错。儿子显然不服气,说他写的够清楚了,还是检查后改正了,特别写好的。孩子妈又在说儿子字写的不方正,作文写不好,要多看点课外读物。
从孩子回家复述完老师的解析可以知道这道题的第二问特别简单直接,就是分针指针从12走到4走过的角度,走了4格,每格30度,所以就是120度,与时针无关。
评论区的留言很精彩,有些不一样的声音在质疑发这条微头条目的,更有些质疑孩子的诚实品性。对此,我想说的是当下确实是一个流量为王的时期,真正掌握了流量密码确实可以带来财富,我们所熟知的大小扬哥、李子柒,还有好多好多的大咖。但那是别人努力的成果,你行你也可以。
我有半年没在任何平台发过东西了,之前失业在家时写过的一些微头条、文章也删了,主要当时心境不好,不太乐观。
再说说孩子,我们家的教育一直都不是唯分数论,不会为了一个分数去责骂孩子,孩子也不会为了一分去说谎,孩子与我们父母之间在这一点上是相互信任的。我们一直是想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习惯,比如主动学习,主动做作业,把字写好等等,但现实情况比较糟糕,预期与现实偏差较大。孩子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拖拉习惯,做作业时的马虎潦草简直一言难尽,说多了都是泪。
但是,儿子昨天能坚持说自己是正确的,要找老师去沟通,让我感到很高兴,某一方面来说孩子有自信心,能坚持,有勇气并为之执行是一件很好的事。如果能够保持这种品性、这种习惯就难能可贵了。
这个时候想起了一个星期前看过的一个电剧叫作《理想照耀中国》。其中有一集讲的是中国在研发第一颗原子弹期间幕后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当时也有一道题,一道足以改变一个国家命运的一道题。当时算是我们老师的苏联专家为了不让中国研究原子弹,阻碍中国发展核武器,故意把临界物质质量的数值标准说成是110。在物质条件落后,没有足够电脑等其它先进设备的处境中邓稼先带领的科研团队依靠手演、算盘等反反复复,前后历经7次演算,每次得到的数值都是52。
这个情况一度让我们的科研人员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灰心失望。但还得算下去。第八次临界质量数值演算结果还是52。
这次之后,我们国家的科研人员终于开始怀疑是苏联专家故意给出错误数值,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把核心技术留给中国,更不想中国有能力研究出自己的原子弹。
于是开始第九次临界质量数值演算。第九次演算结果依然是52。那一刻邓稼先带领的科研团队,我们的英雄们心中无比坚定,就是52,我们是对的。
因为坚持,因为信心,因为敢向权威质疑,所以有突破,有发展,有成功的可能。在当时对于中国的研究的团队来说,苏联的专家就是权威。而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老师给的答案就是权威。孩子昨天的话让我想到这些,我觉得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更多的去鼓励孩子这种敢于质疑,敢于去沟通的行为。
然后还想说到老师。评论区有说老师粗心的,也有说家长没必要发微头条跟老师计较的。这里想澄清一下。当初发这条微头条就是顺手所为,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展现量,会有这么多留言评论。我们家长应该感谢孩子有一位好老师。人都有出错的时候,老师在阅卷时出现疏忽,事后能马上发现问题并就该问题向孩子们道歉,向孩子们详细讲解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是老师有责任心有担当。
好像有点不知所云了。就是时隔半年发了一条微头条,看到这么多网友评论回复,然后把事情始末还原。最后巜理想照耀中国》这部剧还可以,一个星期前刚看完,文中三个插图是刚刚特意把那一集又看一遍后截的,目的让本文不显的太单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