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结合新课标实施,提出了一些新的灵活的适时的数学作业批改方式,目的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及时反馈信息,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
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方式的策略
课堂随机抽改
对于新授课的作业,在课堂上先及时抽改部分,发现问题当堂解决,再采用全批全改的方法。这样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情况,检查本堂课的教学效果,调整下堂课的教学内容。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除了在全班进行讲解,还要在当天的家庭作业中适当布置相应的习题进行练习,加以巩固。个别问题,可以通过学生的书面订正得以解决。
学生自己批改
如常规性的口算练习,我一般采用这种方法,学生完成后,我就安排一个学生口报正确答案,学生自己批改,错题在旁边用铅笔做记号,课后订正,订正后再让教师批改。这种方法有利于教师了解个别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相互批改
互相批改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责任感和评价能力。学生在批改别人的作业时,都特别认真,不放过一点细小错误,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识别判断能力,从别人的作业中接受教训,吸取优点,并指导自己的作业。可是我比较反对同桌互批,因为试过几次后,效果并不是很好。每个学生都有好胜心,非常关注自己的作业情况,校对时不断地看自己的本子,生怕同桌改错,而忽略了自己改的过程。
典型错误共评
教师在批改作业后,及时总结大多数学生典型的错误,在下一堂课始或其他及时的时间将典型的错误写在黑板上,让全班学生批改。通过这样的共评,可以互相启发、互相争论,真正弄清楚错误原因及纠正的方法。通过实践,我发现这种方法深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兴趣非常高。
多次批改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学生难以一次使作业达到较高水平、得到自己满意的等级,我们可以采取多次批改、逐次提高等级的批改策略。当作业发给学生以后,让他们把错误的部分再重新做一遍,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或者正确的和不正确的能补充更好的解题方法,就可以视情况给以提高原有的评判等级。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用简便方法计算的类型。
适时缓批
我们在平时的数学作业批改中不能全部采取相同的方法批改,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是不平衡的,即使是优生也可能有失误的时候。当学生的作业错误过多,为避免学生作业等级太低,心理压力太大,打击学生自信心,以及产生知识上的脱节和恶性循环,可以采取暂不评判等级的批改策略,等学生弄清了错误原因,补充了所欠缺的知识,将作业重做之后,再进行评判。
小学数学作业批改评语的策略
分数和等级相结合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认真习惯,在批改作业中,我把分数与等级有机结合起来。正确率高的学生打“A”,正确率适中的打“B”,书写工整的也可以打“A”,培养学生书写的良好习惯。
结合评语
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批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作用。在作业本和试卷上给学生写评语,可以跟学生多一个接触的机会。
评语指导正确的解题方法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计算、观察、分析的错误时,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性指导,让学生明白正确的解题思路。有时候简单的疑问式的评语会让学生有深刻的理解和记忆。比如,“为什么步骤正确答案错误呢?”“第二步到第三步应该想到什么更好的方法?”……实际是向学生指出了错误的地方,并提出了思考的方法。而后学生根据评语自己找错误、改正错误,真正掌握该类型的题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评语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恰当的评语,不仅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比如,对一些完成较好的作业,写上“作业很好,可要保持”;对一些作业认真但稍有错误的,写上“作业很认真,相信下次不但认真而且更准确”“你肯定是在努力,已经进步很大”。这样带鼓励的评语,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爱,充满幸福感和希望。
评语拓宽学生思路
在批改作业时,如果能在留意学生解题正误的同时,注意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适时以精妙之语给学生以点拔,更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发学生拓展思路、发挥潜能。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批改好学生的作业,对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仔细分析,采取适时、有效的数学作业批改方式,让数学作业发挥其应尽的作用。每位教师要努力从数学作业批改的小事、实事中让学生受益,做到教师应尽的传道、受业、解惑的责任。
(文章源自“中国论文网”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