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篇说了提升学习状态的方法,概念清晰的方法,这一篇就说说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本文解决四个问题:什么是学习效率;学习效率的影响因素;应试数学学习、决定学习效率的关键环节;提高学习效率的直接操作方法。
什么是学习效率每一天、每个人都会面对下面的场景。问题找上门,要你限时解决 。限定的时间里,问题解决了,将是雨后天晴、风和日丽;问题解决不了,就是阴雨连绵、疾风骤雨。可是,你现在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怎么办?既然没有退路,只能学着解决问题。从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到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此一条路。
任何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有有效期。一个问题可能就是一次人生机遇,有效期过了,再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有什么用!学习的效率就是一个人的命运,一次人生机遇抓住了是一种命运,没抓住是一种命运。
比较学习效率的高低,就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无到有,用了多长时间。学习时间越长,学习效率越低;学习时间越短,学习效率就越高。
例如:一种应用题的解法,小明用了十个小时没学会,小华用了两个小时学会,小军用了十分钟学会。那么,小明在这段时间的学习效率为零,小军的学习效率是小华的十二倍。
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数学学习效率的影响因素众多且复杂,它们相互交织,共同对学习者的效果产生作用。
首先,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正确且适合个人的学习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例如,采用归纳总结法,将相似的数学题型和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有助于形成系统性的知识架构。善于运用有效学习方法的学生,在数学考试中的成绩普遍更优秀,解题思路也更为清晰。
其次,学习环境也不容忽视。一个安静、整洁、充满学习氛围的环境能够让学习者更加专注,减少外界干扰。比如,在图书馆或者专门的学习室中,周围的人都在认真学习,这种氛围会不自觉地促使个体集中精力投入到数学学习中。相反,一个嘈杂、混乱的环境则可能导致学习者分心,降低学习效率。
再者,个人的兴趣和动力对数学学习效率起着关键作用。当对数学充满热爱和探索欲望时,学习者会主动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以韦冬弈为例,他从小就对数学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凭借着这份热情,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数学难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缺乏兴趣和动力的学习者,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精髓。
此外,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是影响数学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一位经验丰富、讲解清晰、善于引导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数学概念。反之,如果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从而影响学习效率。
最后,个人的学习习惯同样不可小觑。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能够帮助学习者巩固知识,加深理解,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而不良的学习习惯,如拖延、不认真听讲等,则会成为提高学习效率的障碍。
综上所述,学习效率受到学习方法、学习环境、个人兴趣和动力、教师教学质量以及个人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应试数学学习、决定学习效率的关键环节应试数学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具备限定时间内正确解答试题的能力。以终为始的考量,解题能力可以分解成四个部分:翻译题目的能力;画图列式的能力;分析求解未知次序的能力;化简并书写解题过程的能力。
比如:一道中考三角函数的应用题,能把题目中的边长、角度写在图上对应的位置,是翻译能力。能从图像中分离出两个直角三角形和线段图,再列出方程组,是画图列式的能力。选择用代入法还是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是分析求解未知次序的能力;将上述分析过程化简后、按答题标准写出来,是化简并书写解题过程的能力。
一道题会不会,指的就是前三种能力。具备了前三种能力,就是会;不具备了前三种能力,就是不会。会做的题,前三步也就一分钟;半会不会的题,前三步可能要磨一个小时、甚至半天;完全不会的题,磨一年也还是不会。
而写解题过程,其实在解题的时候占不了多少时间,一张数学卷子,对着答案抄,半个小时肯定抄完了。
所以,应试数学学习、决定学习效率的关键环节,就是翻译题目、画图列式、找解题思路这三项能力的强弱。这三项能力越强,学习效率就越高。
提升数学学习效率的操作方法兵法有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既然写解题过程对解决问题没有作用,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在于分析问题。那学数学时、提高学习效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解答、只分析。
分析题目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下面的细节:
翻译题目时、要把每句话的意思,逐词逐句地翻译成数学语言。例如:这句话“甲的质量是5kg、乙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多20%。”,翻译过来就是“x-5=5×20%"。乙比甲多,对应x-5,多20%,对应5×20%。
概念清晰才能顺利翻译,任何不清晰的词句,都意味着此处概念有问题。要马上查课本,马上做概念清晰练习。
用这个办法,分析一类数学大题所用的时间,第一次分析可能要一两个小时,然后学习效率急速提升,分析第二道题可能就是一二十分钟,第十道题有望进入两分钟。
下一篇:数学中差生进化到优等生的实操4 数学天赋的系统提升
本系列文章收录在合集《初中学习方法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