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期期终阶段性文化素质监测七年级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1)①cuì ②chénɡ ③zhēn ④pénɡ (4分)
(2)①稽 ②诞 (2分)
2. A (3分)
3. ①潮平两岸阔 ②秋风萧瑟 ③枯藤老树昏鸦 ④影入平羌江水流 ⑤自古逢秋悲寂寥 ⑥我言秋日胜春朝 ⑦何当共剪西窗烛 ⑧却话巴山夜雨时
(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
4.(1)书是路标,指引我们奔向广阔无垠的生活草原。(2分)
(2)问题一:绝大多数中学生整本书阅读缺乏整体的计划,随意性比较强。(1分)
问题二:绝大多数中学生不做读书笔记,缺少阅读积累和思考的习惯。(1分)
(3)我选择④(1分)读书要注重独立思考。在阅读时,不能一味相信书中的内容,而要结合生活实际和自己的阅读体验,辩证地吸收书中的知识(2分)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一)(16分)
5.①生计 ②休闲 ③ 健康 ④不让子女挂念(4分)
6.示例一:动作描写,(1分)通过“靠”“垫”“系”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受伤时还在刷微信步数的情形,表现了母亲不愿让孩子牵挂与担心。(1分)
示例二:语言描写,(1分)“1301”“1302”数数让人联想到母亲一直以来的坚持与乐观,让人感动。(1分)
7.第一处“爽朗的笑声”表现出母亲腿受伤,不想麻烦孩子,影响工作,所以“我”得笑的爽朗,让孩子们放心,也表现出母亲的乐观。(2分)
第二处“尴尬地笑”则是因为自己隐瞒伤情被女儿发现的掩饰心理,也表现出母亲的可爱,和女儿对母亲的关心。(2分)
8.作者借小萌之口得知母亲摔伤的事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曲折),也更能衬托女儿对母亲照顾不够时的愧疚心情,突出表现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敬意与赞美。(2分)
9.示例:这句话的意思是对母亲要呵护,任何时候都不能被减少与忽略。作为子女我们对父母的关心不能仅停留在口头,应当常回家看看,给父母适当的照顾;不能忽略父母的身体健康,应当陪伴父母锻炼身体或者及时带父母看病;不能忽略父母的心灵健康,应当经常和父母聊天,宽慰父母的心灵。应当努力学习工作,以优异成绩回报父母的恩情。(意思对即可,4分)
(二)(11分)
10.①第二年春 ②开始讨厌它(不胜其烦) ③思念、懊悔(愧疚) (3分)
11.黑豹为主人不理解它的叫声并要抛弃它而难过,更是为主人的居住环境、生命安全而担忧。(2分)
12.不能删。(1分)这两段写了干洗店小而简陋的密闭空间,设备也落后,用燃烧煤球的大炉子代替烘干机,这样的环境容易中毒;(1分)也为下文第⑥段黑豹不肯在店里睡并时刻吵着不让我睡的情节作铺垫(为第⑦段我睡觉浑身发软、头晕目眩差点中毒埋伏笔,这才有黑豹舍命救主);这两段都与黑豹有关。(1分)
13. ①作者内心充满了懊悔,懊悔自己曾奴役过黑豹,没有平等善待黑豹,(1分)更充满了愧疚,黑豹对自己有救命之恩,我却丝毫不理解,还恩将仇报,斥责它,抛弃它。(1分)这种负罪感,伤害了自己,伤害了弱小生命,永远欠着一个道歉,让她下决心不再养狗。 (1分)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14.①疾行,指迅速逝去 ②④ ③增长 ④离开(4分)
15.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2分)
16.①俭 ②竟日默默在此(2分)
17.诸葛亮是一位慈爱又不乏严厉,对儿子有着深切期望的父亲,教导儿子时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寓谆谆教诲于恳切的言辞中。(意对即可,2分)
18.①借“杨花”“子规”两种意象,点明暮春时令;②杨花飘零,子规悲啼,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寄寓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境。 (2分)
19.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它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友好使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2分)
四、名著阅读(5分)
20.(1)示例一:衍太太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她怂恿孩子们冬天吃冰,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所以作者很厌恶她,在文中批判了她的虚伪和丑陋。(5分)
示例二:范爱农是一个普通的进步知识分子。他倔强耿直,愤世嫉俗,不满封建社会的丑恶现象,为革命的成功而兴奋,但在革命失败后又备受打击,穷困潦倒。作者对他充满了同情和惋惜。(5分)
(2)示例一:我认为最难缠的妖怪是白骨精。此妖怪诡计多端,先后变为村姑、老妇人、老公公,三次欺骗唐僧,虽均被孙悟空识破,但唐僧人妖不分,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走。(5分)
示例二:我认为最厉害的宝物是如意金箍棒。它原是龙宫的定海神针,孙悟空用它作武器,随心意收放自如,变化无穷。每次师徒遇险,孙悟空都用它来大显神通,降妖伏魔,力保师父平安。(5分)
五、作文(50分)
21.请参考2024年河南省初中语文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