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义务教育招生已经开始,面对铺天而来的招生公告和信息,怎么有针对性的准备,不失机会的准确报名,不误错过学位确认?小编专门整理了2023年绵阳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报名录取指南,力求一目了然,祝家长及孩子们一报而过!
如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报名中有什么困难,可以评论区留言,小编一定帮你解答!
招生学校
1、公办学校
各县市区(园区)范围内所有公办义务阶段学校,详细名单请查看各县市区(园区)招生公告。
2、转公学校
城区:绵阳外国语学校、绵阳中学英才学校、南山中学双语学校、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
江油:江油实验学校
3、民办学校
绵阳东辰学校、绵阳东辰聚星学校、绵阳育才学校
绵阳科艺小学
绵阳富乐学校
安州东辰学校
江油外国语学校
三台博强外国语学校、三台博强蜀东外国语学校
梓潼东辰学校
时间节点
1、报名时间
公办学校
2023年5月20日—6月20日
转公学校、民办学校
2023年5月20日—6月28日
2、资料审核时间
报名时间内各级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会分批次审核报名学生上传的资料是否完整、是否合规、是否满足所报名学校的条件,如果出现上述否的情况,会发短信或在报名平台上反馈审核结果,请家长随时关注。特别注意游仙区等地要求家长带上相关材料到申请报名的学校去线下先审,以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公告为准。
3、录取及结果公布时间
公办学校
2023年7月14日-7月19日
转公学校
2023年7月4日
民办学校
2023年7月11日
4、学位确认时间
不同类型的学校学位确认时间在录取结果公布的第二天。
公办学校
2023年7月20日-7月22日
转公学校
2023年7月5日-7月6日
民办学校
2023年7月12日-7月13日
招生范围
1、公办学校
以区(园区)市县为单位,按学区划片招生。详见各县市区(园区)招生公告。
2、转公学校
城区四所转公学校面向城区范围的区(园区)及科学城招生。即取得涪城区、游仙区、安州区、高新区、经开区、科技城新区、仙海区、科学城中任何一个区域入学资格的学生,就进入转公学校的招生范围内,就有资格参与绵阳外国语学校、绵中英才学校、南山中学双语学校、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四所学校中的一所或多所学校招生。
江油转公学校(江油实验学校)面向江油市招生。
3、民办学校
绵阳东辰学校、绵阳东辰聚星学校、绵阳育才学校、绵阳科艺小学面向涪城区、高新区、经开区、科技城新区招生
绵阳富乐学校面向游仙区、仙海区和科学城招生
安州东辰学校面向安州区招生
江油外国语学校面向江油市招生
三台博强外国语学校、三台博强蜀东外国语学校面向三台县招生
梓潼东辰学校面向梓潼县招生
招生计划
1、公办学校
划片招生,详情见各县市区园区招生公告
2、转公学校
3、民办学校
详情见各县市区园区招生公告
报名条件及所需材料
- 小学一年级:2017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
- 初中一年级:2023年毕业的小学生
1、公办学校
在户籍所在地,按学区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四川省居住证》持有人根据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入学,保障所有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均有一个公办学校学位。
(1)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户籍在招生区域范围内,且与法定监护人户籍及实名所属的房产均在划定片区的即可就读服务辖区内学校。
(2)随迁子女入学
- 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子女入学
户籍在绵阳城区范围以外,需就读公办学校的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子女,根据《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绵阳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2023 年秋季招生入学工作的公告》规定,随迁子女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须同时具备以下三项条件:
①在辖区范围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或游仙区辖区范围内的营业执照;
②截至2023年4月30日,当年在绵阳城区连续依法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满3个月的证明;
③截至2023年4月30日,在辖区居住满6个月及以上的有效居住证明。
- 居住证持有人入学
2023年5月1日前取得辖区范围内《四川省居住证》,需就读辖区公办学校的适龄儿童少年,根据《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做好居住证持有人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居住证持有人入学须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①经公安机关签发的辖区范围内的《四川省居住证》;
②以下三项材料之一:
Ⅰ.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辖区范围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
Ⅱ.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辖区范围内的工商营业执照;
Ⅲ.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辖区范围内实际居住具有合法所有权的房屋或在房管部门办理租赁登记备案的房屋或用人单位提供的宿舍等证明材料。
(3)辖区购房者入学
在辖区购房,但是孩子的户口没有转来,视为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以进行入学申请。为了简化手续,家长只需提供户口簿、房产证或购房合同即可。
(4)符合各类优待政策人员子女
符合条件的烈士、现役军人、公安英模、消防救援人员、高层次人才、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进藏干部职工及其他各类符合政策的优抚对象子女入学,先按照所属类别(辖区内户籍或随迁子女)进行网上申报,然后在5月20日—6月20日向辖区教体局基教股提交申请并提供各优待类别的佐证材料(服务绿卡持有人按照市局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向市局基教科申请)。审核合格后,由辖区教体局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好教育优待政策。
2、转公学校
(1)先提交辖区公办学校入学申请,并上传相关证明资料。
(2)资料审核过后(一般会发送短信,也可直接关注报名平台查询),取得辖区公办学校入学资格后,转公学校的报名才有效。
3、民办学校
(1)先提交辖区公办学校入学申请,并上传相关证明资料。
(2)资料审核过后(一般会发送短信,也可直接关注报名平台查询),取得辖区公办学校入学资格后,招生范围内的民办学校报名才有效。
报名方法
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须通过“四川省基础教育招生升学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简称“全省系统”)进行线上报名登记。家长可通过“川教通”APP、“川教通”微信公众号或“一网通办”,进入“全省系统”为学生报名。具体方法如下:
方法一:微信公众号报名
1.手机微信搜索并关注“川教通”公众号。进入”川教通”公众号。
2.进入“川教通”微信公众号,看页面下方或点击页面“服务”链接,找到“小学入学”和“初中入学”等,根据学生应就读学段,选择点击“小学入学”或“初中入学”进行报名。学生及家长无需注册账号,直接点击对应的升招报名系统即可进入报名。
方法二:“川教通”APP上报名
1.手机应用市场下载“川教通”APP。
2.进入“川教通”APP,根据学生应就读学段,在“服务”处选择“小学入学报名”或“初中入学报名”进行报名。学生及家长无需注册账号,直接点击对应的升招报名系统即可进入报名。
方法三:电脑端报名
1.使用电脑端登录www.sczwfw.gov.cn(“一网通办”)。
2.选择“一件事服务”→“个人服务”→“学习”,再根据学生应就读学段,选择“小学入学一件事”或“初中入学一件事”进行报名。须先用学生的身份证号实名注册,注册时须输入学生的身份证有效期,如果学生未办理居民身份证,请使用“川教通”APP或“川教通”微信公众号报名。
录取及结果公布
各类学校根据规则录取后,会在录取当天公布录取结果,家长可以在“川教育通”平台上查询,也可到其它发布的网址查询,我们会及时发布,敬请关注。
1、公办学校
未被转公学校和民办学校招录的适龄儿童少年,申请在户籍地辖区学校入学且审核符合条件的直接录取到辖区学校;申请随迁子女入学且审核符合条件的由县市区(园区)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学位。
2、转公学校
①新生招录。填报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的,采取电脑摇号方式确定学位;填报人数不足学校招生计划的全部录取,剩余招生名额由区教体局统筹安排。
②直升招录。已经在转公学校就读且2023年毕业的小学生,凡申请直升本校初中的,必须符合在绵就读公办学校的报名条件。符合条件的学生,由市教育和体育局会同相关单位组织直升招录。直升人数少于招生计划的全部录取,直升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采取电脑摇号方式确定学位。申请并通过直升招录取得学位的学生,不得参加其他转公学校或民办学校的摇号。自愿放弃小升初直升的学生,原就读的转公学校不再为其保留学位。
3、民办学校
①新生招录。填报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的,采用电脑摇号方式确定学位;填报人数不足学校招生计划的全部录取,剩余招生名额由区教体局统筹安排。
②直升招录。已经在民办学校就读且符合直升条件的2023年小学毕业生,可申请直升本校初中。凡申请直升本校初中的,由区教育和体育局会同相关单位组织直升招录。直升人数少于招生计划的全部录取,直升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采取电脑摇号方式确定学位。申请并通过直升招录取得学位的学生,不得参加转公学校或其他民办学校的摇号。自愿放弃小升初直升的学生,绵阳富乐学校不再为其保留学位。
4、公办学校共享学位
涪城区等地有公办学校共享学位,详情请见各地招生公告。
学校在保障片区学生和按照政策优待人员子女就读的基础上,学校空余学位可以在大学区内共享。凡在我区城区学校取得学位的适龄儿童少年,可以在城区本大学区内选择一所学校作为共享学位。凡在我区乡镇学校取得学位的适龄儿童少年,可以在乡镇本大学区内选择一所学校作为共享学位。当选择共享学位的报名人数超过空余学位数,摇号确定共享学位。当报名人数不足空余学位数,直接录取全部学生。
学位确认其它注意事项
所有取得学位的适龄儿童少年,家长须在规定的时间到被录取学校按要求进行学位确认。学位一经确认,不能更改。在规定时间内未确认学位的视为自动放弃。自动放弃转公学校学位的不得参加民办学校的摇号,只能到取得公办学位的学校就读;自动放弃民办学校学位的也只能到取得公办学位的学校就读。1、每名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只能在一个区(园区)报名,根据本人符合的条件填报属地公办学校,并可填报城区四所转公学校及辖区内的民办学校。
2、符合条件的双胞胎(多胞胎)参加电脑摇号时,家长可自愿申请双胞胎(多胞胎)绑定摇号,摇中一人均可就读;家长如不愿申请双胞胎(多胞胎)绑定摇号,则只能摇中者一人就读。
3、非起始年级转学回户籍地就读的学生,家长可持户口簿和房产证原件到辖区内学校登记,学校报区教体局审核,根据学位情况安排;非起始年级申请转学到县市区就读的随迁子女,家长可参照随迁子女入学条件,到区教体局教育股现场申请登记,经审核合格后统筹安排。
4、因疾病或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的,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相关佐证材料到户籍所在辖区学校提出申请,经相关部门审批后,可延缓入学。延缓期满后,应及时入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