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金牛区七下数学试卷和答案

2024金牛区七下数学试卷和答案

首页数学更新时间:2025-02-10 04:17:44

近年来,成都市金牛区坚持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卫生健康事业投入,多措并举、多维共进,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新时代高水平的健康金牛。

夯实基础 增强医疗卫生机构硬实力

医疗资源布局更趋均衡。成都市金牛区制定《优化医疗设施规划布局三年专项行动方案》,区卫生健康局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全区建成了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和精卫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层级清晰、构成完备的医疗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辖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近三年来,金牛区投入10多亿元建设资金,相继建成区中医医院、区妇幼保健院二期工程,以及西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4家基层医疗机构并投入使用;金牛区府河片区配套医院、四川省老年医院金牛院区和省林业中心医院扩建工程基本形成;区疾控中心及营门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6家基层卫生单位完成提升改造,为辖区居民看病就诊和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良好的服务载体。

设施设备投入更显效果。金牛区根据医疗设施三年规划专项行动方案,推进成都骨伤医院、区中医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和卫生健康系统直属的10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施设备配套建设。全区医疗设备设施购置投入资金2亿多元,购置万元以上医疗设备近2000台(套),为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医疗诊断水平创造基本条件;多渠道筹资支持公立骨干医院更新大型关键设备,推进“5G+健康医疗”远程信息化服务,为满足群众卫生健康需求提供支撑。

健全医疗信息化服务体系。金牛区坚持顶层设计“一张蓝图”、实施落地“三步走”的信息化建设原则,强化全域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信息化支撑与保障,全区基本实现一期形成重点能力、二期形成基本能力、三期形成体系能力的建设目标。

2024年,金牛区骨干医院医疗信息互通共享建设项目如期完成,区人民医院作为成都市首批12家试点医院,率先实现67项检查、71项检验结果数字化互通共享;区妇幼保健院也顺利完成2024年成都市第一批试点建设任务。这两家骨干医院自开通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系统以来,互认检验报告370人次,降低了患者医疗成本,促进全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聚集优势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打造中医传承创新发展载体。成都市金牛区按照三级中医综合医院标准,累计投入6.7亿元完成金牛区中医医院新院区建设,形成以区中医药医教研中心、治未病中心、康复中心、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的“四中心一基地”区域中医载体。2024年,区中医医院申报的3个课题获得省级中医药科研专项课题立项、3个培训班纳入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不断提升中医诊疗服务能力。

“我志愿接受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教育,学习传统医道。必当谨遵师命,全面掌握医道理法,养成辨证施治理念,以大医精诚为念,矢志利益苍生。”区中医医院以庄重的拜师仪式继承中医技艺和中医药文化;成都骨伤医院传承的“刘氏中医传统整骨手法”列入成都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强化基础中医药服务阵地。金牛区集结辖区内四川省中医院、成都骨伤医院等中医资源,在区中医医院构建中医医联体,辐射区内医疗机构合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全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有中医馆;“示范中医馆”6家完成提档升级,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也能提供中医药服务,传统中医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扩大。

而今,中医和中医药服务已成为群众治病、治未病和强身健体的香饽饽。金牛区综合医院开设有中医科,提供中医诊疗和康复理疗服务;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作坊式的中医诊室,到处弥漫古典中医文化氛围的中医儿科、中医内科、中医服务长廊的诊疗场景;从街头巷尾的小儿捏饮食,到今天登堂入室的推拿按摩、针灸熏蒸、中药贴敷、中医骨科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正在惠及群众健康需求。

深化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金牛区卫生健康局统筹基层中医药布局,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医疗专家驻点等多种形式的“百千万”活动,全面覆盖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有1名中医类别的高职称中医师驻点帮扶。全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和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覆盖率,基层中医药服务率保持在55%以上。

服务增效 持续提高基层医疗供给能力

提升医疗服务供给能力。成都市金牛区卫生健康局引导医疗机构晋级创建,三年来,建成三级甲等的区妇保院等3家三级以上医院,形成包括驻区医院在内的9家三甲医院;在区内医疗机构重塑“小综合、大专科、强专病”的医疗卫生结构,提升医疗卫生供给能力。

金牛区通过开展重点专科(病)医学科研活动,鼓励医疗机构承接国家及省市科研项目和医学新项目申报,提高医护队伍整体服务能力。2024年,成功创建2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项目、3个市级医学重点专科;完成103项区级以上医学科研课题立项,其中,省市重点项目19项,赋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完善医疗卫生质控体系。金牛区卫生健康局在全区医疗机构院、科两级建设质控体系,已经建成30个区级质控分中心,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日趋完善,辖区卫生机构的医疗质量呈现出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发展的良好态势,诊疗服务能力和医疗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培育“一中心一特色”。金牛区以强基层为目标,坚持特色化医疗卫生服务支撑,实现“一中心一重点科室”,以点带面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整体提升。三年来,金牛区大抓健康小区、健康社区和十五分钟卫生健康圈建设,把覆盖全区的家庭医生团队与街道网格员队伍融合,织密“微网实格”的健康守护网,特别是对65周岁及以上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开展的健康敲门行动,接力守护这个特殊群体的晚年安康;医联体把上级医院的医学专家送到居民家门口,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为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引育并举 增强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实施人才培育工程。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广安门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省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加强骨干医师外送研修培训;实施“渝中学者”选派培养计划,双方首批互派卫生领域优秀人才7人开展跟岗研修,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卫生人才协同发展。

金牛区在卫生健康系统中拓展“继续教育课堂+上级医院跟班进修”的人才培养形式,提升基层骨干医务人员的医技水平和综合素质。坚持以基层医务人员需求为导向,开办区级全科医生临床能力提升培训班50多期,提升基层卫生人才队伍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

实施人才引进工程。近三年来,金牛区招聘急需高端卫生人才200余名。2024年通过“蓉漂人才”招聘高校毕业生12名,还向社会公开招聘137名高端卫生人才、技术骨干和紧缺专业人才。金牛区出台卫生健康系统高级职称人才引进专项补助政策,全区投入上亿元人才建设专项资金;区卫生健康局建立“灵活卫生人才池”,从2024年起按照每年招聘40名卫生专业人才的规模连续招聘5年,缓解全区卫生人才队伍不足的现状。

在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赛道上,成都市金牛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彭岗表示,坚持新质生产力赋能卫生健康工作,以时不我待的赶考精神,把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写进历史的画卷里!

作者:刘清奎、王凯斯

来源: 健康中国观察杂志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