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加法》这节的内容,主要目标是理解加法的含义,明白同样的一个算式可以表示不同情境中的类似数量关系,建立模型意识。其次是学习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直观的摆小正方体,数数的方式得出计算结果,再到在数轴上通过画弧线来表示加法算式的计算过程。
2024版苏教版教材的安排是把5以内的加法和认识加法的含义融合在一起讲的。
(1)理解加法含义
这节课中加法的含义主要是“添上”,这里需要同学注意的是一些表示“添上”的具体词汇和过程。
我在处理此内容时着重引导孩子感受已知的一部分,在发生了一些事情之后,在原来的量的基础上是增加的。
比如:又摘了、又游来了、又来了、飞来了,求一共有多少。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核心素养既要要求学生能够用数学眼光去看、数学思维思考,更要会用数学语言去表达。所以,在课堂上处理内容时要多给学生说的时间。这时候不仅要学生能够说出来,更要引导学生语言组织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故用了“三句话”的形式给学生示范:原来……又…… ,现在一共……。
(2)在数轴上表示接着数计算加法和的过程。
需要注意三点:
①明确箭头方向:向右(向后)
②一个小箭头表示添上一个数量“1”
③箭头开始的地方表示的是加法算式中的第一个加数,最后一个箭头停止的地方,所对应的数字是所求加法算式的“和”。
孩子们需要掌握的是能够根据加法算式画箭头,反过来能够根据数轴上的箭头写出算式。
根据后面孩子练习反馈看,孩子们能够快速的掌握根据数轴上的箭头写出算式。而对于根据算式画箭头容易出错,此处需要重点关注。
本节内容设计围绕学生数感、量感、计算能力、模型意识、抽象能力等多个核心素养点,故此节内容讲好,学生学扎实,也能够给后面学习减法垫就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