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试卷解决问题分析与反思

三年级数学试卷解决问题分析与反思

首页数学更新时间:2024-12-30 01:48:19

1教学目标评论

1. 经历在现实的情境中收集信息的过程,初步学会用“画示意图”的策略理解题意、发现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数量关系,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悟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和方法,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识,获得运用整理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创新意识。

2学情分析评论

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法、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对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

3重点难点评论

理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情境引入,引出课题评论

1.课件创设小红逛超市的情景,出示信息:“妈妈买了3个碗用了18元”。

2.学生寻找数学信息。

3.根据这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提出数学问题。

4.教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小红逛超市“情景,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活动2【讲授】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评论

1.整理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信息。

(2)课件展示学生作品。

预设1:文字整理数学信息。

预设2:画实物图整理数学信息。

预设3:画示意图整理数学信息。

(3)交流你喜欢哪种整理方法?为什么?

(4)教师小结:画图时我们可以选择比较简单的符号来表示题意,这样既清楚又简单。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喜欢方式整理信息,初步形成画图的技能,为学生更好地理解例题的题意起到辅助作用,为顺利地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借助图示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2.分析

(1)学生观察示意图独立思考解题思路。

(2)学生借助示意图交流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数形结合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理清解题思路。

3.解答

(1)学生独立解答。

(2)指名板演。

(3)学生借助示意图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算式、信息、图示三者的结合,帮助学生沟通三者之间的联系,理解算式的每一步是根据什么信息得到的,以及每一步算式所解决的问题。

4、检验

学生交流检验方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到检验方法的多样性,帮助学生形成检验的习惯。

5、反思

(1)引导学生回顾解题步骤。

(2)教师板书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整理→分析→解答→检验。)

【设计意图】总结解题步骤,养成反思的习惯。

活动3【练习】三、巩固练习、发展提高评论

1.第72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解答,交流订正。

(2)对比质疑,归纳概括。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两道题,让学生感悟解决这两道题都是先求出“每一份“的,进而引出“归一问题“水到渠成。

2.根据场景编题。

(1)师:小红遇到的第三个难题是什么呢 “2盒饼干需要12元,照这样算,—————————— ?

(2)学生补充问题,并解答。

(3)学生根据算式进行分类,交流分类依据。

【设计意图】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感悟到归一问题有正归一和反归一两种类型,进一步帮助学生构建归一问题的模型。

3.填表。

(1)学生独立解答。

(2)汇报交流。

(3)对比概括。

发现:铅笔盒个数越多,花的钱数也越来也多。体会两个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

【设计意图】在巩固新知的同时,通过观察发现铅笔盒个数和花的钱数之间的关系,为后面学习正比例关系打下基础。

活动4【讲授】四、全课小结、畅谈收获评论

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生畅谈自己的收获

活动5【活动】教学反思评论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我力求达成以下教学目标:经历在现实的情境中收集信息的过程,初步学会用“画示意图”的策略理解题意、发现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数量关系,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我所执教的这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经历信息整理的过程,体会画图的价值。
“画图策略”是解决问题中常用的一种数学方法,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老师们经常会应用画图策略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但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应用画图策略来帮助自己解决难题,所以学生对画图策略缺少一定的意识。

我认为本节课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局限于获得具体问题的结论和答案,它的意义更在于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画示意图的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我以“妈妈购买碗”为主题图,让学生说说知道了哪些信息,并把这些信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在对比交流中,体会到画示意图的方法简单明了。
二、利用示意图理解数量关系、分析解题思路。
画示意图是一种策略,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不画图,让学生解答这些两步计算的问题也并非难事,大部分学生画完图后,也会用以往的经验进行列式计算的,这样也就失去了画图整理的价值了。因此教学时,我让学生观看小红画的示意图,说说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体会买的碗数与用去的钱数是紧密联系的数量,体会画示意图整理显示了这些数量的对应关系。

在交流时,让学生看着示意图去分析这个题目,这样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在今后的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画图整理,更好地理解出解题思路、找到问题的解法。
三.反思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我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了“波利亚的四步解题法”的提炼和渗透。我在例题之后的总结中和最后谈自己的收获中都提到了四步做题法:整理→分析→解答→检验。目的是孩子们能自己顺从四步解题法独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四、归纳总结,对比交流中建立模型

完成例8和“想一想”的练习后,我安排学生出这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第一步都是用除法求出每一个碗的价钱;不同点是第二步,求总价要用乘法,求单位数量要用除法。通过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建立此类问题的模型,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节课下来,虽然还算顺利,但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课堂语言不够精练。

2、对学生不够放手,老师讲得多,学生也说得多,但在动手这一方面,学生做得少。

通过这次活动,从中发现了很多不足,有待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认真分析教材,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