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 同步练习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图形的认识主要是通过直观的方式,是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从了解这些图形的特征,能够对这些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
这一章节的学习是大家对数学中几何的初步认识。通过拼,摆,画等各种图形培养大家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从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观察和特征的了解,找到他们之间的共同点,从而建立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接着唐老师带大家一起看一看第四单元都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
1. 立体图形
(1)长方体
长方体是长长的,有6个平平的面,有些面是一样的,有些面是不一样的,长方体相对面相等,用它可以画出长方形。平时见到的火柴盒、文具盒都是长方体。
(2)正方体
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它的边也是直直的。而且它的棱都是一样长,每个面都一样大,无论怎么平放在桌子上,它的高矮都是一样的,用它可以画出正方形。魔方就是正方体。
(3)圆柱体
圆柱就像一根柱子。它有上下两个圆圆的面,而且大小一样,用它可以画出圆形;另一个面是弯曲的,我们把弯曲的面放在桌子上就可以滚动它。
(4)球
圆圆的,可以滚来滚去的就是球。平时玩的皮球、篮球、踢的足球都是篮球。
(5)立体图形的拼组
①用长方体或正方体可以拼组成不同的立体图形。
②用小的圆柱可以拼组成更大的圆柱。
2. 复习加、减法。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数 加数=和如:3 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1)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2)知道以下规律
①加法
• 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 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 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②减法
• 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 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如果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 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得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要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对于所学习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常见图形的特征,我们都是要有初步的了解,并对各个图形特有的特征一定要牢记,这是他们区分的本质区别。
其次,在学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过程当中,他们之间都有哪些联系?比如通过正方体,可以拿来画出正方形。从地球的任意一个方面观察,我们看到的都是圆形。
这些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对于我们了解几何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通过他们之间的相同点,我们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联系在一起。让知识更加的紧密联系,对于几何的认识将更加的深刻。
通过以上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对它们的特征有了最本质区别的了解,那么通过下面的题型,大家可以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考点进行实际的训练操作看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自己对理解上是否存在一定的差异或者是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进行查缺补漏。
写在最后: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了解,可以加深同学们对数学中几何的进一步了解,而且他们之间的联系,让同学们对几何的概念以及观察分析能力的提升,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中学习的难点还是对于图形的观察,通过拼,摆,画等各种形式动手操作,去提升对数学的应用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