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卷子错题感想

数学卷子错题感想

首页数学更新时间:2024-12-22 16:42:55

有一句话叫:“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 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与题斗其乐无穷的特点。在“斗”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错题,如何处理对待这些错题呢?从以下几点与大家交流一下:

1、把错题搞懂,其重要程度比做新的题重要100倍!

能力源自于尝试,在尝试的过程当中难免会有问题或错误。当出现错题的时候是视而不见继续刷题还是先反思整理错题呢?答案当然是后者。一味地刷题不只会让自己很累,还会让我们的学习水过地皮湿,导致见到问题时都觉得知道但又都理解的不深刻。因此搞懂错题优先及为重要。

2、会做的题至少重复做六遍以上,不会的题目务必从自己做一遍开始!

会做的题重复做是在加深问题的理解和熟练程度。而不会做的题目亲身体验是在努力构建自己的思维习惯。做题如旅游,当你没有从A地去过B地时,给你一张地图让你自己去,你是什么感觉?会不会一头雾水,会不会很多担心,担心那个岔路走错了,担心那个地方走超了等等,但是当你自己探索者走一次之后,第二次再去的时候是不是就有一些经验了,那第三次呢?第十次呢?做题也是如此,第一次做就像第一次拿着地图第一次走一样,等到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十次的时候你能否想象出你对这个题认识的程度。其中第一次的尝试尤为关键,很多同学有些问题不会其实就是错在了没有迈出第一步。经常发现很多同学说课上的知识我都听懂了啊!怎么我就是不会做题呢?其实听懂的这一遍只是有人用车把你从A地拉到了B地,本质上根本不是你拿着地图自己去走的一遍。要想真正掌握一个题目就必须学会拿着“地图”(老师的讲解、答案等)亲自去走一走,如果你认识到位并且足够努力走了很多遍的话,对于这个问题你还会觉得难么?

3、你会的题要给别人讲,不会做的题更要讲,而且至少要给别人讲10遍!

学习吸收金字塔告诉我们,会听课吸收率只有5%左右,会尝试实践吸收率只有70%左右,只有会讲授给他人吸收率才能高达90%以上。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和同学结对经常相互讲授题目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作为老师在我们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创设条件设计环节让同学们相互展示共同提高。同时这样也非常有利于互学群学效果的产生。所以学生多讲是高效学习提高生产力的法宝。

4、弄懂错题比急于学习新知识更重要!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计划或计划不切实际,比如: 相对于某些层次的学生进度太快,就极容易前面学的东西还没有引导着将问题全部都暴露出来并改正,就为了完成任务而急于往下学习,吃夹生饭,到了后期复习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可能会重起炉灶,得不偿失。尤其是有时过度依赖联考,与别人进度不一,就会影响教学计划,扰乱教学进度。只有打基础、提能力有进有退、有张有弛,才能实现厚积薄发,实现量产、高产。

5、做错题,接着做相似类型的新题,比做其他新题更重要!

学习语文时大家都知道一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做数学题也是如此,尤其是对于错题就要一遍一遍的做,类似的题目一定要集中在一起做,做的过程就是“读”的过程,“读”多了怎能没有感悟,当然如果能像学习语文一样再写写读书笔记(数学笔记)就更好了。

6、你面对错题的态度,就是你面对学习的态度。

学好数学就要冲破舒适区,进入学习区,与问题作斗争,才能其乐无穷!所谓舒适区就是会听,所谓学习区就是会做,不光会做还要抓住做题过程中发现的“错题”(问题),反复思考、反复磨炼、反复总结升华,直至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从知识到方法、从方法到观念”的螺旋上升过程,是知识从无序到有序、方法从孤立到整体、思想从具体到抽象,并将数学观念反过来作用于问题解决和知识建构的过程,充分认识数学学习中“错题”的重要性是数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学习观与教学观的重要体现。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