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成绩出来,不少家长埋怨孩子学习没努力,考得差。其实真正原因在于孩子不会自主学习。平时的学,只是假学,不是真学,他是在听着学,看着学,浅层地学习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
真正的自主学习必须过十关:自律关、知识关、例题关、习题关、纠错关、熟练关、顿悟关、规范关、检测关、记牢关。
下面再次以自主学习中的实例说明怎样过知识关,告诉你考试中失分的根本原因。
初高中知识深浅不同,但学习方法应是相同的,所运用的思维方法是相同的。
昨天一位初中九年级的学生给我打电话说,他前几天物理考试了,考了三十多分,满分七十分。
因为他属于回读生,想打好基础上高中。我问他去年物理考多少分。他告诉我,一般是十几分。我鼓励他,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得分已翻了一番,很了不起。但进步空间还很大。
我问他有什么问题?他说,物理试卷后面的大题不会做。我问他是属于哪部分知识?他说,是电学部分的。
我又问他,电学的概念、公式都会吗?他说都会。
我对他抽查了一下。结果发现,欧姆定律公式、电功公式、电功率公式、并连电组公式、电热公式等,这些公式记得不牢固,容易弄混。同时,不会判断电阻串并连关系。其原因还是只侧重运用了机械记忆,而对理解记忆运用较少,所以记忆不牢。
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二者密切相关又不同。机械记忆是对文字、符号、图表、公式等浅层信息,简单直接重复记背。形式以反复诵读、抄写。
理解记忆首先是要从理解每个概念、符号内涵,并从这些概念、符号间的逻辑关系,绘成图表或公式,这里主要运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归纳推理、演绎推理。
比如对“匀速直线运动”的形象思维理解,有的学生只有一维空间思维,没有三维空间或四维空间的概念。即:前后上下、左右和时间的四个维度。一辆汽车,忽快忽慢,不是匀速。拐弯时,忽左忽右,颠簸时,忽上忽下,掉头时,忽前忽后。都不属于匀速直线运动。
再如,初中生初次接触功、功率,对“功”、“率”的内涵不理解。什么叫做功?电在电路中做功,为什么用电流、电压、时间去计算?数学里的概率与物理的效率,怎么理解?“率”在语文上的读音有几个?词义有几个?仅仅靠死硬背解决不了自主学习的根本问题,详情不再赘述。
记背电学部分公式时,首先把初中电学的所有符号、概念罗列出来。然后,把有公式也一一罗列。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形象、抽象、概括、演绎、推理、论证的逻辑思维学习方法,反复推导这些公式的关系。这里不详细阐述。
其内涵思维规律是:道。“道”是什么?“道”就是,某事某物是什么?有哪些要素构成?要素关系如何?要素构成的系统特征怎样?系统要素运行的机制是什么?最终发生了什么结果?
学数学也是如此。过审题关、例题关、分析解题思路、自己研究答案的方法都是这样。
此外,记忆又分瞬间记忆、暂时记忆、永久记忆。良好记忆要具有准确性、敏捷性、持久性、准备性。再加上艾宾浩斯遗忘规律,从中可以找到记忆不牢固的原因,由此可以找到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
希望想要真正学会自主学习的同学,反复领会我讲的上述意思,这样才能达到真正过知识关。
分享至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