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传数学试卷结构又有变化,去年由原来的22题(8单选 4多选 4填空 6解答)改为19题(8单选 3多选 3填空 5解答),今年有可能再次调整,改为20题(8单选 2多选 4填空 6解答,或8单选 3多选 3填空 6解答)。
对于高三备考的师生来说,试卷结构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笔者认为,与试卷结构相比,题型应该更重要,数学无非就是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4类,至于每个题型几道题,真的不重要,不用过于纠结,对备考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高考改革持续进行,关于高考试卷结构的问题,各地均有公布。只要有个确定的题型,大概的数量(不用很确定)就可以了,过度纠结几个选择题,几个填空题,几个综合题(计算题)等,就等同于八股文,除了浪费时间精力外,没有任何好处。
近两年来,高考命题中逐步提倡“因材设题”,重在命题素材的选择,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素材是命题选材的方向,材料适合命成哪种题型就命成哪种题型,不因题型数量的限制而变化。
对于广大师生来说,学好知识、转化能力、提升素养才是备考过程中特别关注的,而不应把精力放在试卷结构的变化上,学的好的同学,随便什么试卷结构都不影响取得好成绩,学的不好的同学,哪怕给他试卷的多维细目表,也不会考好,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为此,强烈建议教育部和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在高考命题中,不但不用拘泥于试卷结构,而且尽可能每年的试卷结构都要有较大幅度的变化,此举要给学校一个信号:试卷结构每年都会变的,如果你过度关注上一年试卷结构,下一年肯定不会还是那样。只有这样,今后各地的教学备考才不会过度关注试卷结构,而把精力集中在知能提升和素养达成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