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山东中专考试数学试卷答案及答案详解(1977年山东中专数学试卷及答案)

1994年山东中专考试数学试卷答案及答案详解(1977年山东中专数学试卷及答案)

首页数学更新时间:2024-12-02 03:33:06

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不久,人民的物质生活还不富足,城乡差别还比较大,那时候农民每年还要上交公粮统购,很多农村还没有通电,看电视都要跑很远。而城市虽然也不富足,却很多也已经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了。因此那时农村人梦寐以求的目标就是能进城市成为城市户口,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在当时那个年代,要想跳出农门进城,只有两个途径:第一个,是当兵入伍,立功受奖成功转成志愿军,这种还是很少的。另一种就是读书,通过考取大中专学校进城落户。

九十年代重庆中专学校和在校学生

本人通过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大家分享。我是一九九一年考上重庆的一所中专校而跳出农门的。那时候考中师中专堪比现在的考公务员,我是复读了两年才考上的。 第一年应届毕业,分数离预选线还差得有点多,但成绩总体还算可以,因此老师建议复读一年,自己也有复读的意愿就可以复读了,复读的时候,都要求住校,非常辛苦的,学校又没宿舍,就是老师或自己去找附近街上的居民空出的房子住。在那个年代,居民也不会让学生出租金的,就是三五个学生住一起,自己带铺盖棉絮,一般就晚上去睡个觉,平时学习和吃饭都在教室。第一年复读,也是一九九0年,预选我考了664分(7科700分总成绩),我一起住的另外两个同学,一个考了664.5分,一个考了670分,当校长从县教育局带回成绩和预估的分数线后,我们都很高兴(当时的预估分数是660分),所以我们都有希望,但事实上第二天预选上线分数下来,我们两个落榜了,另一个上了,分数线为665分,我差一分,另一个差0.5分,那时候有三天时间可以到县文教局(现在的教委)查分,于是班主任就带我们来到县文教局,查分地一般人不能靠近,就是教育局在楼上(二楼)掉一根绳子下来,当时查分还要2元一科,把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纸上和钱一起拖上去,等待查完后,再把查询结果放下来,我那一年着重查了语文,因为其他科,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四科只扣了0.5分,政治和生理卫生也在95分以上,唯独语文只考了70分,所以就查语文,班主任还在纸片上特意批注了一下:平时此考生语文成绩很好,请细查。但查询结果总在预料之中,没有错。最终差这么一点点,心总有不甘。于是我和另一个同学只能再复读,等待来年。而考了670分的同学最终考上了重庆机器制造学校,成功上岸。

九十年代重庆中专学和学生数量

又到了九0年九月,我和另一个同学邀约继续复读也是够孤注一掷的一年,因为年龄到了十八岁了,再考不起,就超龄了,就只有回乡务农了,背起铺盖棉絮来到学校最后一搏,随着年龄的增长,压力越来越大,复读班的同学看上去胡子巴茬,老气横秋,在学校已看不出是老师还是学生。复读期间,考上了机制校的同学给我写来一封信,信封是淡黄色的油皮信封,下面是几个红朗朗的重庆机器制造学校几个大字,是学校的专用信封,打开信封,全班大部分同学都围过来看,因为这就是全班所有人的努力目标。信的内容介绍了他在学校的情况:读中专基本上压力很小,每学期只要能及格就行了,考试分为考试科和考察科,考试科统一期末集中考试,60分就合格,考察科不考试,凭平时做的作业以及表现,由任课老师打分,一般都能过。每天晚上可以边看电视边上自习(那时乡镇经常停电,电视机也很少)。各种校园生活也丰富多彩,让人羡慕至极。

很快又到了九一年六月,又要中考了,那一年,我们县的中考预选分实行了四舍五入法,预选分为675分,我考了674.5分,四舍五入刚好上线,当考分和上线分出来时,既高兴又忐忑,因为分数还要公示三天,公示期间,还有很多查分的,一旦查分成功,分数线就会上涨,刚好上线的我就会落榜,经过三天的煎熬等待,还好分数线最终锁定在675分。那一年重庆分配到我们县的预选名额也就一百二十个,一般上了预选线,重庆统一正考基本上问题不大,统考考六科共600分,生理卫生不参加夸试,那一年重庆的省部属中专上线是530分,我考了529分,而市属中专上线是515分,所以上市属中专还是比较稳的。分数下来,第一志愿填了当时还属于沙坪坝区化龙桥龙隐路交龙村的重庆工业学校,顺利被录取,在那里度过了四年的中专学习生活。另一个同学还是差一点点,最后报读了职高位于重庆大渡口的重庆旅游学校。 时光飞逝,转眼间三十多年过去了,明天又要开启一年一度的中考,祝同学们都能考出好成绩。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