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朋友去参加了儿子的家长会,回来之后就向我抱怨,因为儿子的作业问题,老师批评她和其他家长不负责任,让她觉得既生气又委屈。
我问她具体是怎么回事,她说,这学期儿子的作业量并不多,所以从这周开始,她就放手了,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锻炼一下。
在儿子说作业检查好了,并把作业本递给她签字时,出于对儿子的信任,她也没有再检查。没想到孩子这一周的作业错误率太高,连累自己也被老师点名批评了。
朋友不服气地说:“检查作业本来就是老师和孩子的事情,把事情推给家长,老师是轻松了,可孩子又能有多大的收获呢?”
我先是安慰了她,指出老师当面批评家长的做法欠妥,等到她心情平复了,才告诉她,帮孩子检查作业,家长也是受益者。
很多孩子写完作业后不爱检查,或者敷衍似的扫一眼就算完成了,结果导致平时作业错误率高,考试时也经常丢掉冤枉分。
在这种情况下,先陪着孩子一起写作业,甚至是帮助孩子检查作业,能对孩子的整个学习过程都发挥特别大的作用。
想达到这个效果,家长首先要知道,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什么。
把握检查作业的核心与重点,是检查作业前家长必须了解的首先,观察孩子写作业,发现写作业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有些家长认为,帮孩子检查作业,只发生在孩子写完作业之后。这样一来,就很容易错过孩子写作业时的一些关键信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家长可以从孩子做准备工作时,就开始细心观察。
- 比如看看孩子在写作业之前是不是提前喝水、上厕所、洗手、喝水、准备文具、拿出作业等,这些能帮助孩子更加专注于学习,而不是其他杂事。
- 再如看看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读题时是仔细认真,还是快速浏览?下笔时是果敢利落,还是半天写一个字?
这些都能反映孩子的细心程度以及掌握情况,如果写作业时没有发现这些问题,以后也会影响孩子的考试。
其次,检查作业的重点不是找错题,而是发现孩子没掌握的知识点。
很多家长误以为,检查作业就是帮助孩子把错题找出来,让孩子进行改正,保持作业的正确率就可以了。
可实际上,比起这一点来,发现造成孩子错误的原因,找到孩子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更加重要。
通常来说,孩子做错题目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粗心大意造成的,还有一类是对知识点的掌握不熟练造成的。
如果是前者,帮助孩子养成专注力,让孩子认真思考后再下笔,能够减少错误的发生;如果是后者,就要一起看看,掌握不熟练的知识点是什么,是今天学的,还是以前学的,做好记录,并巩固复习一下。
等到作业全部写完之后,还可以鼓励孩子做几道题,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掌握了。
再次,通过孩子写作业的态度及字迹,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常听一些家长说,随着孩子学习难度的增加,自己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越来越不了解了。想和孩子交流这个话题时,孩子也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让家长也不知如何是好。
实际上,我们通过孩子写作业的态度及字迹,也能够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情况。比如,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特别烦躁,或者是写出的字迹潦草,或者错误百出,或者写写涂涂,那么我们基本上就可以断定,孩子学习不在状态。
这种状态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需要我们去和孩子沟通交流,做判断。或者向孩子的老师打听,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还需要知道检查作业的正确方法有不少家长每天帮孩子检查作业,发展到后来,反而让孩子养成了依赖的习惯,不愿意自己检查作业了。
所以在一开始,我们就要权责分明,让孩子认识到,检查作业是孩子和家长共同的事情。但是彼此负责的范围并不相同,孩子需要把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做好。
想要通过检查作业,让孩子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那么需要做这样三步:
第一步,让孩子了解检查作业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对于检查作业的重要性,很多孩子都是知道的,因为眼见为实,作业有没有检查,是认真检查还是马虎应对,反映出来的结果截然不同。
但是,孩子为什么不喜欢检查作业呢?有家长认为是因为孩子懒,而更主要的原因是,孩子并不知道怎么检查作业。
我们可以让孩子做到以下两点:
- 第一,在写作业的时候,如果遇到有疑问的题目,就要把它标记出来,写完作业以后要重点检查一遍。
- 第二,不要等到所有作业写完之后再检查,要写完一道题就去检查一道题,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思路是最清晰的,很容易发现其中的错误。
要知道,记忆是存在遗忘规律的,如果孩子把所有作业都写完了再去检查,就会忘掉大部分与题目相关的信息,检查作业时也会费时费力。
第二步,家长要从大局上把握作业情况,而不是拘泥于错题。
- 家长检查作业,是在孩子写作业前就进行的。
比如写作业之前,检查一下老师对于前一天作业的批改情况,如有需要,可以有针对性地和孩子沟通一下,避免当天继续犯同样的错误。
- 发现错题时,逐步指导孩子自己检查出来。
我们知道,当家长检查出错误时,最不提倡的方法就是直接告诉孩子哪道题错了,或者让孩子直接看答案。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孩子自己找出错在哪里,并且承担起检查作业的责任。
- 这个过程是可以分步进行的,举个例子,孩子做了10道题,错了1道,我们就可以主动降低检查作业的难度,缩小错题范围。
- 开始时,可以告诉孩子,这3道题里有1道做错了。练习过几次后,再逐步扩大范围,比如告诉孩子,这5道题里有1道错题……发展到后来,只告诉孩子有错题,也不指出错题,就让孩子自己检查。
如果孩子自己检查出来了,我们要及时进行鼓励,并用赞赏的语气问孩子是怎么检查出来的,同时,还要启发孩子思考,总结出高效的检查方法。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检查作业也是一项可以提高的能力,而他也能拥有,从而激励他更加认真地检查作业。
第三步,当孩子可以独立检查后,家长可以只进行抽查。
在孩子比较小,学习能力比较弱的时候,家长可以教孩子检查作业的方法,甚至帮孩子进行检查。但是当孩子已经具备了独立检查作业的能力后,家长就要退居二线。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孩子对家长检查作业产生依赖,同时也能够培养孩子更多的责任感,让他一开始就避免做错题。
当家长只进行抽查时,孩子就会意识到,对于家长没有检查到的作业,如果自己错了,会受到老师的责罚。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也会变得更加认真了。
在我们大人看来,检查作业并不是一件难的事。但对孩子来说,任何习惯养成的开始阶段,都不简单,所以需要家长的支持。
只有在平时注意检查作业,才能更认真做题,等到了考试的时候,也能通过正确的检查得到更高的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