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已经开启,为了服务全市初中师生和家长,让他们对今年中考以及八年级各科试题重难点有更深入的理解,西安市教科院联合西安发布、西安日报、西安教育电视台特组织名师,及时对中考各学科试题进行重难点分析与点评。
2021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学科试卷分析
乌婷婷
陕师大附中,初中生物学科组长,西安市教学能手,全国优秀创客教师。
2021年生物试题与前两年的试题相比,试题结构与分值无变化,试题难度略有提高且灵活度增加,试题考查概念全面,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了对识图辨认能力,实验能力及分析探究能力等科学素养的考查,更加侧重生物学原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突出社会时事热点的考查。下面从几个方面总结一下我对“2021陕西生物学考”试题特点的感受:
一、立足基础,关注生物学核心概念:
试题围绕核心概念,着重考查主干知识,但减少了对单纯机械记忆的考查,如第4题,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通过生产实践与现实生活联系考查基础概念和基本原理,比如20题在考查“植物根吸收水的部位是成熟区的根毛”这一概念时,换做将题目设计为根毛数量与根吸收能力强弱关系的判断,第22题在考查“神经元的结构”的同时,将神经元与神经系统、神经调节联系在一起,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思考,探寻知识间的联系。
二、突出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图文转化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
全套试题36道题,涉及图画和图表的题目数量高达20道。如第8题对“细胞结构及功能的考查”、第9题对“植物的生殖方式”、第10题对“病毒无细胞的特点”的考查、第14题对“细胞分裂”的考查等需要图文转换能力。第16题对“克隆技术”的考查,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如第3题、26题,对”显微镜的正确使用”、第28题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将实验对象换做为银边天竺葵等,以图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分析能力。如第29题,以不同体色桦尺蛾数量变化的事例为背景,用数据统计图分析表面现象,由表及里考查学生探索生物进化原因的思维过程。第36题,以“是否使用公筷”为背景,进行探究实验,题目提供实验数据,考查学生对实验基本原理步骤的掌握、实验结果的分析以及获取信息提出新问题等实验探究能力。
三、贴近生活,突出生物学知识的应用迁移:
今年考题有很多题以学生切身实践经验为出发点,在真实情境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第5题,将“小胖墩”与“营养过剩”的社会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合理营养”的内涵,如34题,将“全运会”与“人体生理结构”的真实情境联系起来,综合考查学生对人体结构与功能知识的掌握,如32题,通过不同动物“粪便中的残留物”灵活且综合的考查了食物链的形成及书写、食物链的数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问题。这些都体现了生物学科知识与生活、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出生物学知识的应用迁移。
四、关注热点,弘扬社会责任感:
第1题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认知与认可、第35题以“秦岭四宝”为资料联系了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第36题将“使用公筷”与“新冠肺炎”疫情等社会时政热点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社会问题,承担社会责任。增强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节约粮食、可持续发展理念、环境保护意识等。
通过这次试题分析,我们发现试题的命制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以及各种能力和运用与思维过程的考查,因此,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更多的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形成思维过程,从而实现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改变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减少死记硬背,强调理解记忆、在情境中记忆,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与探究;加强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的形成,注重将生物学科思想、生命观念渗透到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重视基础与能力,落实知识与素养
李静
西安汇知中学,西安市新城区教学能手,多次荣获陕西省二等奖、西安市二等奖、新城区一等奖等。
2021年学考试题紧扣教材,注重基础,覆盖面广,注重能力,注重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与往年相比,试题减少依靠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得分的现象,情境更加真实,综合性试题增多,真正考查了学生知识的灵活掌握与应用能力;在考查实验时,紧密联系生活,除了要知道实验现象,了解实验过程,得出结论并表达,重在考查实验探究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分析今年的试题,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试题紧扣教材,注重基础,考查全面。十大主题均有涉及,从对概念的建构、理解、辨析与应用等角度进行考查,引导学生以重要概念构建知识框架,深刻理解和应用生物学重要概念,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例如第8、10、30、31、32、33题。
2、紧密联系生活,重视实验探究。试题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设置对照实验、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为主,训练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例如第3、26、28、30题,36题使用公筷减少细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体验生物学学科价值。
3、从图表分析、情境体验等过程中有效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能力、图文转换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生物学思维。例如34、35、36题。
4、从生活情境唤起学生记忆,体现过程性和思考性,弱化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强化对信息的提取和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31题(5),同时关注社会热点,例如第1题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6题的转基因技术,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落实国家立德树人、全面育人的要求。
总之,2021年学考试题注重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落实国家立德树人、全面育人的要求,极具规范性、科学性、导向性、立德树人育人性。
今后教学启示:
1. 研究试题导向,明确备考方向,同时要备学生,识学情,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
2、回归教材,梳理基础知识,重视知识运用,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3、重实验,重方法,重过程,重思维,重能力,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喜迎十四运
左右滑动浏览海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