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子电子版九年级下册(九年级下册生物书人教版电子版)

生物卷子电子版九年级下册(九年级下册生物书人教版电子版)

首页生物更新时间:2024-09-03 11:49:36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1. 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生活中我们发现牵牛花通常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2.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

A.达尔文 B.李时珍 C.钟南山 D.袁隆平

3.大山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使用了10只鼠妇,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小鞍对此实验设计提出了下列修改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A.纸盒上面全都用玻璃板盖住 B.将纸盒放在冰箱冷藏室内

C.纸盒的底部全都铺上细湿土 D.10只鼠妇太多,改成2只

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图中最可能是水稻叶肉细胞的是( )

A.

B.

C.

D.

5.变异现象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以下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韭菜在无光的条件下长成韭黄 B.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虫棉

C.双眼皮夫妇生下单眼皮的孩子 D.杂交技术培育的高产抗倒伏小麦

6.苔藓微景观是用苔藓和蕨类等组合成的新型盆栽。苔藓和蕨类的共同特征是(  )

A.生活在干燥环境 B.有根、茎、叶

C.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D.依靠孢子繁殖

7.如图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农作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运输到植物各处

B.图甲中的①和③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②和③发育而来的

C.图丙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④和⑥发而来的

D.从结构层次上来说,甲、乙、丙、丁属于器官

8.西红柿果实的颜色红色(B)对黄色(b)为显性。现将红色西红柿(Bb)的花粉传授到黄色西红柿的柱头上,则当年黄色西红柿植株所结西红柿的颜色及种子中胚芽的基因组成是(  )

A.红色、bb B.黄色、bb C.红色、Bb或bb D.黄色、Bb或bb

9.豆芽菜具有排毒养颜、缓解便秘的功效,绿豆芽的主要食用部位是由哪种结构发育而来(  )

A.胚芽 B.胚根 C.胚轴 D.子叶

10.某同学将一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取其相同的枝条进行如图处理。把甲、乙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后,分别将装置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与乙对照,可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B.只有乙装置内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经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后,只有取自乙装置中的叶片变蓝色

D.该实验可证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和水

11.下列有关被子植物花的结构和类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下图中所示的传粉方式为自花传粉 B.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

C.精子和卵细胞分别位于花粉和胚珠中 D.受精卵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

12.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如图是桃花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⑥中含有生殖细胞 B.这种花可以进行异花传粉

C.这朵花的主要结构是⑦和⑧ D.花粉从①中散发而落到③上的过程叫受精

13.“人造肉”主要用大豆蛋白制成,富含大量的蛋白质和少量脂肪。“人造肉”的主要营养来源于大豆种子中的( )

A.① B.② C.④ D.⑤

14.俗话说“十月怀胎娘辛苦”。母亲体内孕育胎儿的场所是(  )

A.胎盘 B.卵巢 C.输卵管 D.子宫

15.眼和耳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下列叙述与它们的结构和功能不相符的是( )

A.通过调节眼球中②的曲度,人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B.遇到强光时,眼球中的①会变小以减少对④过强的刺激

C.呼吸道感染时,病菌可能通过⑥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D.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可使鼓膜两侧气压平衡

16.下列选项能体现先天性行为的是(  )

A.邯郸学步 B.望梅止渴 C.东施效颦 D.蜻蜓点水

17.《燕诗示刘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曰:“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它描绘的是母燕的(  )

A.社群行为 B.防御行为 C.争斗行为 D.繁殖行为

18.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最为有效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种质库

C.实施相关法律 D.迁出原地保护

19.与螳螂相比,家蚕个体发育特有的时期是(  )

A.卵 B.蛹 C.幼虫 D.成虫

20.“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一诗句描写夏天的雨后,池塘中雄蛙齐鸣的景象。雄蛙可以通过鸣叫吸引雌蛙前来抱对,以便完成受精。青蛙的受精方式和发育特点分别是(  )

A.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B.体内受精,不完全变态发育

C.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D.体外受精,不完全变态发育

21.农业生产中,使用杀虫剂杀灭害虫,会发现其效果一年不如一年。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

A.杀虫剂促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B.杀虫剂对害虫起到了选择作用

C.害虫产生的变异都为有利变异 D.杀虫剂增强了害虫的繁殖能力

22.生命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家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细胞中,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得到提高。这种技术是(  )

A.克隆技术 B.杂交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组织培养

23.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 )

A.吞噬细胞 B.皮肤和黏膜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D.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4.下列关于安全用药和急救,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自行购买处方药 B.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

C.大静脉出血,需按压近心端止血 D.进行人工呼吸时首先要使病人的呼吸道畅通

25.杜鹃是一种鸟类,杜鹃花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下列关于杜鹃与杜鹃花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精卵发育为杜鹃和杜鹃花是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结果

B.杜鹃由根、茎、叶等器官构成

C.杜鹃花叶表皮属于上皮组织

D.杜鹃比杜鹃花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1. 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绿色开花植物作为生物圈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们不断地生长、发育,并通过生殖繁衍后代,维持着生物圈的勃勃生机。如图是某豆科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和幼苗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花根据花蕊的着生情况来看,属于 花。

(2)豆科植株生长发育的起点是 ,它将来会发育成图丙中的 (填序号)组成的结构。图乙中[B]是由图甲中的[ ] 发育来的。要形成图乙中的7粒种子,则受精时至少需要 个精子。

(3)从甲到乙的过程中,形成果实和种子前必须经过 两个生理过程,此时通常需要追施一次含 较多的肥料,以促进开花结果。

(4)农业生产上,常选用粒大饱满的大豆种子播种,是因为丙图大豆种子的[ ] 内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能保证种子正常萌发所需。依据种子中胚的子叶数目进行分类,大豆属于 植物。

(5)丁图中的[a]是由丙图中的[ ] 发育而来的。

27.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如图分别为镜头、显微镜以及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不同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在里填文字,在[ ]内填字母或数字编号)

(1)乙图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a和b放大倍数的 。甲图中使用目镜镜头②和物镜头③能使物像放大的最大倍数是 倍。

(2)如果在使用乙图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视野中除细胞外还有很多异物,转换物镜和移动装片但异物都不动,那么异物很可能位于 上。

(3)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要转动[ ] ,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此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着[ ] 。

(4)小明在实验中,观察到的效果由①变成④,他应将装片向 移动。

(5)观察效果由③(模糊)到④(清晰),他应调节显微镜的 。

(6)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口腔上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看不清物像。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B.射入光线发生改变

C.显微镜的物镜转换了 D.光圈的大小改变了

(7)无论他怎样努力,都不会看到下列哪组结构( )

A.细胞壁和液泡 B.细胞膜和细胞质 C.细胞质和细胞核 D.细胞核和细胞

(8)要观察到清晰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在实验中常用 进行染色。

28.人体运动的形成需要各个系统的协调配合,下图为人体部分系统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进餐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能被肠液消化的有 。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图一中的 (填序号)。

(2)图二中物质a代表 ,物质b代表 。完成图二中①②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参与该活动的呼吸肌是 和 。

(3)被吸收的营养成分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图三中的 (填序号),此时血液成分的特点是 。

(4)图四中④内的液体中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这是由于[ ] 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29.黑眼兔的标志性特征是虹膜黑色,日本大耳白兔的虹膜无色素沉积呈红色。为研究家兔黑眼性状的遗传机制,进行如图三所示的两组杂交实验(控制眼色的基因用A、a表示,子代数量足够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为其家兔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图谱。兔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则该

兔为 (填“雌兔”或“雄兔”),其产生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

(2)图二表示家兔的生殖过程,甲细胞代表 ,甲和乙细胞可以用下图中的 来表示。

(3)图三中实验一的子代与亲代中黑眼兔的眼色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 。分析实验一可知,家兔的黑眼和红眼是一对 ,其中黑眼为 性状;亲代黑眼兔的基因组成为 。

(4)实验二中,理论上子代黑眼兔和红眼兔的比例为 。若图二中的后代丙和图三实验一中的子代黑眼兔进行交配,则产下一只黑眼兔的概率为 。

30.众所周知,对我国乃至世界历史影响深远的“丝绸之路”,源于小小的家蚕。自从学习了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后,小林就开始养蚕。他发现家蚕所结的茧有时会出现厚薄不均匀的情况。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样的蚕茧叫“薄头茧”,会影响蚕茧的出丝率。为了探究形成“薄头茧”的原因。

小林和几位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将300只同一品种、大小相似的健康蚕宝宝随机平均分为六组,进行了两次平行实验,每次实验用三组进行。除光线外,其他实验条件均保持一效,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处理

光线明亮而不均匀

光线明亮而均匀

光线暗而均匀

第一次实验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薄头茧”所占百分比

15.48%

7.5%

4.92%

第二次实验分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薄头茧”所占百分比

17.17%

8.85%

4.50%

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

(1)家蚕属于 动物,发育过程有 个时期。分析以上实验,你推测小林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其中,第一组与第二组对照,变量是 ;第二组与第三组对照,变量是 。

(2)蚕茧是蚕蛾在发育过程中的 期出现的;与蝗虫相比,蚕的发育过程多了 期,若要保证蚕茧高产,应该在家蚕发育的 期满足食物供应。

(3)同学们进行了两次平行实验,实验结果取两次的平均值,目的是 。

(4)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应如何降低“薄头茧”的发生率呢? 。

生物·参考答案

一、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C

D

A

D

B

D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D

D

A

D

D

A

B

C

21

22

23

24

25

C

C

B

D

D

二、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10分)

【答案】 (1) 两性

(2) 受精卵 1、2、3、4 ④胚珠 14

(3) 传粉和受精 磷

(4) 4子叶 双子叶

(5) 2胚芽

27.(10分)

【答案】【答案】(1) 乘积 400

(2) 目镜

(3) d粗准焦螺旋 b物镜

(4)右下方

(5)细准焦螺旋

(6)B

(7)A

(8)碘液

28.(10分)

【答案】(1) 糖类、脂肪、蛋白质 ②④

(2) 二氧化碳 氧气 呼吸运动 肋间肌 膈肌

(3) ① 含氧量较少、颜色暗红

(4)③肾小球

29.(10分)

【答案】(1) 雌兔 21条 X/X 21条

(2) 精子 ④⑤

(3) 遗传 相对性状 显性 AA

(4) 1:1 75%

30(10分)

(1) 节肢 四 光照的均匀程度和光照强度能影响蚕结出茧的均匀程度吗 光照的均匀程度 光照强度

(2) 蛹 蛹 幼虫

(3) 减少实验误差

(4) 将蚕放在光线暗而均匀的环境中饲养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