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评优课比赛,感觉自己和以往的心态有了很大的改变。确实有准备底气就充足了很多。疫情期间给了我很多自我充电的时间(虽然大部分还是浪费在玩上),在3-4月份之间,我读完了《深度学习》两册书,利用概念图重新整理了《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从理论到实践》这本书,对我准备初赛尤其是撰写教学设计影响非常大。
这本书中教学案例环节里,有很多教学设计。这样我写教学设计就有章可循,可以模仿它的格式和专业的语言组织方式,给自己省了很多力气。
还有教学目标的书写,也已经不能再写成三维目标的格式,而是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四个层面。我已经不记得在哪本书上读过怎么来教学目标,但印象非常深刻,总之我自己总结的格式就是通过_____学习活动,培养、提升(或其他动词)_______的能力(也就是要说清楚你要通过怎样的教学活动达到怎样的核心素养,而且核心素养必须写具体,不能笼统地说培养科学思维,要具体地指明培养分析、归纳、演绎、综合等科学思维)
下面我来总结一下我整体的准备过程:
- 搜集资料
以往我拿到课题都会第一时间去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搜集相关的有趣的内容,但发现这些都是非常零碎的东西,而且很多仅仅只是激发兴趣而已,所以这次我先到知网上去找一些比较好的教学设计,去参考他们的思路和方法。今年拿到的题目是《关注家庭安全——食品保存》,然后文件上的主题竟然是“食品安全”,在苏教版书上食品安全和食品保存是两节单独的内容,我还特意查阅了苏教版的内容,感觉比苏科版将的详细的多。不过最后还是要按照自己的课本要求来,也就是需要有调查活动和探究活动两个内容。
接下来就是把比较好的设计亮点,可以运用的,课堂里可以引申的内容等等用ppt进行一个摘抄,这样可以在二次查阅的时候节省时间。有一些灵感和想法也立马写进去。
这次是模拟授课,但我还是尝试了进行一次真实活动。所以我还提前组织了学生进行调查和探究实验设计活动。花了一节课进行点评。还给他们布置了实验作业,要求拍成视频、图片上交。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材料,但可惜我上课的时候没有用好。
-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设计是重点,我特别尝试了之前向大佬借鉴的一种方法——《故事板演讲术》。
1)学习者分析——明确这节课你的教学目的
它本身是针对演讲者的方法,用于教学的话,还是要进行一定的修改的。比如里面的个别问题就可以省略回答。但大部分的回答还是比较有用的。
2)四象限图分析——明确你要讲的内容
因为家里没那么大的指,所以就把墙当做黑板来用了。哈哈~
3)内容饼状图——说什么,看什么,做什么
没有便利贴,就直接把本子裁了,然后用黑板代表说,绿笔代表看,蓝笔代表做
4) 组织内容
5)内容可视化
因为没有那么大的墙,所以就在床上进行排列,这样也蛮好,一目了然。
上排图片下排讲稿
6)将设计好的流程编辑成ppt框架
最后就是按照ppt的指示,查找图片和需要的资料视频。下面的文字就直接生成了讲稿。这次我直接舍弃了食用fs软件来制作精美课件的想法。通过阅读以后,我越来越觉得教学不应浮于表面追求太过花哨的东西,而是要不断向生物学教学的本质去靠近。
这套流程下来,直接费了我一天时间,但是我感觉效果不是很好,我设计的这套教学流程太普通了,像是一节常态课一样普通。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我没有完全按照他的流程来,他要求文字档是要写得越详细越好的,但我就简单写了点思路。这就导致我最后的生成作品还是要再次去编辑文案(废了我好长时间)。另一方面,因为是第一次使用这套工具,所以不太熟练,几乎是依葫芦画瓢。但是也是有所收获的,我把自己的成稿和初稿进行了对比,也没有差太多,总体的思路是对的,起码没有舍本逐末。也就是这套工具可以让你更加聚焦于主要矛盾,而丢弃一些干扰你注意力的细枝末节,比如“隔夜菜要不要吃”“方便面能不能多吃”“腌制食品多吃了为什么不好”等等,这些都是非常细小的东西,我就把它都丢弃掉了。
2 撰写讲稿和教学设计
讲稿憋了一天多才勉强写完,主要是语言组织和学生模拟对话过程特别难设计。要自己发挥想象的空间,小孩子可能会怎么回答,你要给出怎样的恰当评价。不能总说非常好,很好,好。所以自我感觉这部分是最难把控的。教学设计是我最后一个才写的,其实按正常的备课流程,应该是先有教学设计,再有上课内容。个人感觉前期其实设计存于心中了,哈哈。
3 录制课程
录制课程也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要准备场地,黑板,补光灯,麦克风,板书,单反,架子等等,光是这些就忙碌了一个上午。接着录课那就更折磨了,录到后来舌头牙齿打架,嘴瓢得厉害。每一秒都是一个表情包。大学的时候老师说通过微课可以知道自己明显的体态缺点,确实怎么看自己怎么不顺眼。普通话不标准,老瘪嘴,手势太多关键还特么长得丑。Wish today,看来我的成长空间还很辽阔
一张上课的丑照
4 向前辈请教
以前其实我挺怕师父给我评课的,很大程度上就是从小的“成功教育”让我没办法接受我身上的不好。但现在我明白了,要治病首先要暴露伤口,要进步首先要直面弱点。多听听各种前辈的意见,可以让你看到完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这次其实我对自己的设计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总觉得还是少了点什么,就是少的那么点东西让我对自己的这个课感觉浮于表面,没有实质内容。后来经过师父一指点,我就指点我差在哪里了。
首先,是我设计的四个活动都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做完这个活动,学生没有得到细节性的东西。比如对学生探究实验设计稿的点评,只是提到“大家运用了对照原则”但是没有说明“怎么运用了对照原则来设计”。应该改成:“这位同学用一组苹果放置于低温处保存,一组放置于室温保存,为什么要准备两组实验呢?这就体现出了对照原则。”(要点出来);在评价学生探究实验结果分享的时候,完全可以把一个同学的作品放上去,然后学生评价具体哪里不好,怎么修改,老师再评价。(评价要有具体的内容,指出一些细节性的问题);
其次,活动缺少生成性的内容。让学生实战体验的设计,可以把小组分成水果组、蔬菜组、肉类组、零食组,在学生分配的过程中,就可以动态总结,水果主要采用冷藏,当然像西红柿一些特殊的水果可以常温保存。把肉加盐腌起来是腌渍的方法,这个方法使用的是什么原理呢?薯片薯条使用的是什么原理呢?菜烧好吃不完了怎么办?(要高温加热一遍再放进冰箱)等等。也就是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要有生成性的内容。
最后,以小阳博主的名言来结束今天的总结:“大自然充满魅力,我们永远保持谦虚”,wish to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