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题目是我在2017年暑假研究各地生物中考真题时,从中挑选出来的比较符合我口味的经典题目。虽然这些题目不是我出的,但是我在整理过程中一样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现在免费把它们分享给各位爱知识的朋友。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专题一 认识生物
第一课时 生物的特征
(2017郴州)校园里,树木又发了新芽,开出了花朵。这体现了生物的特征是( )
A.需要营养 B.能进行呼吸
C.能生长繁殖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017新泰)2016年潍坊地区爆发流感时,小红因提前注射相应疫苗而没有感染,2017年春季小红认为自身有了相应抗体,就没有注射流感疫苗,结果却得到了流感,这说明引起流感的生物具有
( )的特性。
A.应激性 B.适应性 C.能够繁殖后代 D.遗传变异
(2017云南)“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所描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A.生活需要营养 B.遗传和变异 C.生长和繁殖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专题二 了解生物圈
第一课时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017桐城)迎春花在春天里绽放,菊花在秋风中盛开。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D.土壤
第二课时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2017威海)下图为小哲同学制作的生态瓶。它是不是生态系统呢?下列从生态系统组成角度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生物种类少,不是生态系统
B.生物数量少,不是生态系统
C.包含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是生态系统
D.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是生态系统
(2017福建)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
A.草→鼠→蛇→鹰 B.阳光→草→鼠→鹰
C.蝗虫→青蛙→蛇→鹰 D.草→蝗虫→青蛙→细菌
(2017呼和浩特)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
B.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该生态系统
C.若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积累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丙
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丙的数量增加
(2017孝感)如图,曲线a、b、c与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可组成一条食物链的三种生物相对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若a是生产者,则c是分解者
B.这条食物链可以写成a→b→c
C.若b灭绝,则c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D.该生态系统由a、b、c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
(2017鄄城)“一山不容二虎”这一谚语用生态的观点可以理解为( )
A.虎的危害性大,多了容易被人发现而遭到射杀
B.虎性情孤独凶猛,不喜欢群居,驱逐了其他个体
C.能量流到高营养级的生物时很少,难以维持太多的个体
D.身体强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相互捕食所致
第三课时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017昆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甲~丁四项事实中,支持这一观点的共有( )
甲:20世纪70年代,在南极的企鹅等动物体内检测到DDT
乙:大气在不停地有规律地环流
丙:蒲公英的果实随风飘散
丁:红嘴鸥每年从西伯利亚迁徙到昆明越冬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