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注重学科素养考查……兰州中考“一诊”进入第二天
4月19 日,我市中考一诊进入第二天。本报继续邀请兰州市第三十五中学教师对数学、道德与法治、历史进行解析。
数学
加大了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的力度
兰州市第三十五中学数学教师、高级教师 王有虹
试题继续沿用了2021年中考试题的基本结构和模式。该套试题知识领域分布合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以小题小综合,大题大综合的模式突出了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既依据课程标准,又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难易程度设置合理。本次一诊较往年试题突出的3个新特点,首先是试题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其次,注重数学概念的理解,构建知识网络,加强基础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和灵活应用,提高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注重学生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加工的能力,会建立数学模型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延伸,归纳分析,提高综合能力。
备考建议:
回归课本,加强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理解。依标扣本,建议学生在复习阶段,要回归课本,注重概念的理解,构建知识网络,加强基础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和灵活应用。强化审题能力,学会信息加工处理。复习中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并进行简单加工信息的能力。会建立数学模型,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延伸,归纳分析,明确了解其出现的目的,提高综合能力。在“双减”政策引领下,复习要避免题海战术,结合历年兰州市中考真题的命题特点,力求抓住重点、难点和核心考点,对典型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对具有可变性的题目进行变式训练,总结各种解题规律,理解数学试题中的通性通法。中考前为减轻学生负担,练习要精挑细选并加强模拟训练,使学生掌握应试技巧和方法,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最佳的心态参加中考。
道德与法治
试题中出现多个热点实事
兰州市第三十五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高级教师 李军梅
本次诊断试卷抓住课标,紧扣时政,材料新颖,突出了道德与法治课的鲜明特色。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王亚平的出舱,疫情期间的居家学习,国家安全,文化自信都出现在本次试卷中,鲜活,生动,极富教育意义。试卷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考查角度新,覆盖面广,题目灵活新颖,对学生解读题目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备考建议:
有效利用思维导图,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框架,理清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树,将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对于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常看常记,做套题时要重质,把每套题做透,对题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举一反三。材料分析题,要审清题意,明确考查内容和考查方向,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结合材料,利用所学知识,有的放矢进行回答。
另外,道德与法治试卷有3分时政题和2分禁毒知识,建议同学们做好计划,将老师整理的时政资料和禁毒知识,利用边角料时间每天阅读数条,争取不丢分。
历史
考生要注意系统的复习
兰州市第三十五中学 历史组长、高级教师 张雪梅
据介绍,历史诊断试题注重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充分体现历史课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社会现实、紧扣时代脉搏。从知识考查范围上看,对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考查力度最大,其次是对中国现代史的考查,符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时代要求。
从试题难度上看,选择题有给学生“送分”的基础题,而更多的则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材料解析题中的材料内容详实,设问方式灵活,引导学生在关注社会问题的同时,深化对时代特征的整体理解。
从能力考查角度上看,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考查,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系统理解和运用能力,又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同时还注重考查学生历史思维以及对知识的整合能力等。
备考建议:
考生要注意系统的复习。历史中考考查的范围很广,知识点繁杂,系统复习不但能建立起知识点间的联系,而且不易顾此失彼。其次,把握听课的质量。既能有助于对知识点的掌握,也可领会解题思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掌握答题的技巧。
如对材料解析题的解答,要遵循三个步骤:读问题、读材料、再作答,这样可以有针对的读材料,找到关键信息,进行整合作答。
英语政治试卷出现冬奥主题内容、理综试题偏向综合性……兰州市高考“一诊”结束
4月19日,我市高考一诊进入第二天。当日进行了文综理综以及英语考试。英语、政治试卷中出现了冬奥主题内容。
英语
冬奥会的一个镜头出现在试题中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 备课组长 李静
据介绍,2022年兰州市一诊英语试卷命题进一步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全面考查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难度适中,取材广泛、体裁多样,选用素材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且语言地道。
阅读理解A篇介绍了几种帮助学习语言的应用程序,旨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B篇记叙文讲述的故事令人深思,烹饪学校甜点课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启发考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深入思考文章主题和思想内涵。C篇题目很有时代性,冬奥生涯画上休止符,离奖牌一步之遥,肖恩·怀特摘下护目镜,泪光闪烁。文章结尾处肖恩的话让人沸腾,引导学生养成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D篇关注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该如何更好的解决呢?
七选五展现了家庭关系的质量比家庭结构更重要,健康的家庭关系是幸福家庭的基础。高考英语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均在语篇层次上进行,重视对语篇的精细阅读,尤其强调对文章整体结构和关键信息的理解。
书面表达题目设置让人眼前一亮。更新了试题呈现形式,设置了更加贴近真实生活的英语交际任务情境,增强了试题开放性和灵活性。
化学
精选试题情境,注重关键能力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长 高级教师王锴老师
兰州市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命题,整套试题题目形式与近几年高考相似,题量及难易程度适中。
试卷结构合理,保持稳定性和亲和性。注重必备知识,考查主干知识,既保障基础性,又增强了灵活性,也引导学生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充分发挥高考复习的导向作用。选择题的考查点与试题风格与以往高考相似,主要围绕化学语生活,化学计量和化学术语,实验基础知识,必修有机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电化学、物质在水溶液的行为进行命题。
物理
需要借助数学运算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物理备课组长 高级教师 柳勤老师
本次试题遵循物理学科规律,依托“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理念,以核心价值为统领,以物理学科素养为导向,以必备知识为基础,通过创新试题情境设计,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关键能力考查。试题难度更加贴近全国乙卷,第Ⅰ卷选择题难度较大,区分度较好。试题遵循课程标准要求,从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五个方面对物理学科的必备知识进行考查,引导考生夯实基础知识,突出考查考生运用基本物理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考生学科素养的提升。一部分试题需要综合运用学科内多部分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同时还需借助一定的数学运算。试题注重利用图像呈现丰富的信息,增强试题的综合性。
生物
掌握理性的思维和推理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生物备课组长 正高级教师 陈宗英老师
2022年兰州市高三诊断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体现了高考内容改革的总体要求,聚焦核心素养,突出关键能力考查,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科学选拔功能和育人导向作用。试题突出生物学科的本质,重视理性思维,坚持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的命题原则。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关注社会热点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设计真实问题情境,体现了生物学科的应用价值。试题稳步推进改革,科学把握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的关系,科学把握试题的开放性与思维的开放性,稳中求新,全面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考生要注重教材细节知识和核心概念的梳理归纳,熟读教材并对核心概念的重点语句、示例进行标记并记忆,不要遗漏教材中的任何一个角落,要做到教材知识无死角。注重利用熟悉的生物学现象或事实作为试题的情境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关注生物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政治
洋溢时代气息重视价值引领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长 高级教师 令润岗
2022年兰州市一诊的文科综合政治试题,从题型设计、难易度、考点分布、模块分值等方面,都比较贴近2021年全国乙卷文综政治试题,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要求。试题聚焦社会热点,洋溢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特色、学科特色、地方特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生活是政治学科的重要特点。试题素材的选取,既有全球瞩目的北京冬奥盛会、中俄《联合声明》等,也有全国关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2021年第130届广交会,还有就在考生身边的兰州人红色经典阅读马拉松活动等,给考生倍感亲切轻松的感觉。
凸显核心素养,重视价值引领。试题围绕社会生活中的重大、典型时政热点,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综合提升四项能力。对“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四项能力进行综合考查,要求考生在熟练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准确、完整获取设问与材料信息,并准确运用学科术语、时政术语组织答案。
历史
注重主干考点,彰显核心功能
西北师大附中高三历史备课组组长、高级教师 司利芝
本次试题在内容上贴近高中历史教学实际,既注重主干知识的覆盖,强调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察,试题强调学生对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程度,使基础扎实的学生更有学习的获得感。本次试题延续了历史试题综合性强的特征,呈现出“小切口,大综合”的特点,要求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如24题以先秦青铜纹饰的变化(经济文化)创设情境考查先秦的政治发展趋势,体现出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方面的考查。试题彰显“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如41题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及其文物经历曲折的原因分析,让学生了解“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树立“努力让更多文物回家”的家国情怀。尤其是开放型的试题42题让学生就中国古代社会某一阶段的特征,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题型相对比较平和,但历史情怀浓郁。一方面鲜明的体现历史考纲的发现问题、论证问题、独立提出观点的考试要求,另一方面,试题内容更加体现了历史学科本身的情怀,对学生进行一次如何对待本国历史的深刻教育。
地理
探究地理事象与社会发展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 王丹
据介绍,本次试题整体以稳为主,紧扣主干知识,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突出关键能力的考查,给考生以熟悉感和亲切感,有利于稳定心态,正常发挥。题目的设计,均围绕考生较熟悉的必备知识提供材料,着重考察主干知识,既不偏离考生的生活经验,也不超出考生应达到的认知水平。考查的知识点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发展、资源与环境、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涉及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学习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试题继续坚持选取“生活中的地理”素材,意在激发考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对地理学应用价值的认知,培养考生的地理素养。试题通过设置探究性问题,强化考生对地理学习方法重要性的认识,凸显地理学科特有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亚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丨包学枫